大禹治水的傳說,算是最早見諸冊籍的成功典範。為了治水除患,我國歷代相繼設置水官。
《國語·魯語》載,冥某為夏朝水官,為防汛治水而殉職。從秦漢時期開始,先後設置都水使者、河堤謁者、大舟卿、都水台、都水監、都水司等官屬。明代設總河都御史,清代設河道總管,專司水政。
《管子·度地篇》:「除五害之說,以水為始……令習水者為吏。」提出水官必須通曉水性。
據《後漢書》載,東...
劉伯溫的神奇預言有哪些?揭秘劉伯溫死因之謎
劉伯溫曾預言未來中國?明代劉伯溫的預言確實用隱喻的方式預言了今後數千年發生的重大事件,就是著名的劉伯溫《燒餅歌》。 公元1368年某一日的早上,明太祖朱元璋某日早上在內殿吃燒餅,才剛咬下一口時,宮內太監火速緊急來報,說護國軍師劉伯溫晉見。這時明太祖朱元璋突然想 起:「自元朝順帝十九年,劉伯溫助我一臂之力以來,一直到收復漢室江山為止,共九載寒暑,大小戰役無數,尤其五年前與陳友...
揭秘清朝皇子每天的課表:清朝皇帝接班人教育
據說,清朝的皇族教育模式為歷朝最好。但是:如果今天,我們的學生按清朝皇子的教育訓練模式,不知道能堅持下來的有幾個? 從一張課表看皇帝接班人教育——滿清皇族教育 1.一天的課表 《康熙起居註冊》等書記載: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六月初十日,皇子一天讀書的情狀: 寅時(3~5時),皇子在書房讀書,複習前一天的功課,準備師傅到來上課。 卯時(5~7時),滿文師傅達哈塔、漢文師傅湯斌和...
日軍膽寒 二十九軍大刀隊獨有的「無極刀」刀法!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二十九軍的弟兄們,抗戰的一天來到,抗戰的一天來到了。前面有東北的義勇軍,後面有全國的老百姓。咱二十九軍不是孤軍,看準那敵人。把他消滅!把他消滅!衝啊!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殺!」 這首歌最初的詞句,是以二十九軍在長城喜峰口夜襲日軍的事跡鼓舞該部抗戰,後來,隨著它雄壯的旋律響徹全國軍隊和民眾之中,「二十九軍的弟兄們」便改為「全國武裝的弟兄們」...
金庸筆下十大最極品的男人排行:上榜理由大盤點
導讀:金庸筆下的武俠小說中,有許許多多的極品男子,接下來我們就來列舉都是哪些人呢? 金庸武俠十大極品——韋小寶 上榜理由:最大的奇遇是用奇遇過人生 極品指數:★★★★★ 忘了是誰說過這樣一句話:韋小寶這樣的人物,以前未曾在任何小說中出現過,以後只怕也不會有了。暫且不論這句話的對錯,縱觀整個金庸武俠世界,韋小寶絕對算是一個最獨特的人。他的故事從揚州的一個妓院開始,一個年華...
火鍋的來歷起源:古稱「撥霞供」發源於山間
在中國飲食史上,兩宋是一個歷史性的轉折期,中國人的食物開始從匱乏向豐盛過渡。良種水稻的引進、農田的開發、精心的育種,以及深耕細作技術的推廣,讓人們從大自然獲得了更豐厚的饋贈。在北迴歸線溫暖的陽光下,農作物創造出更豐富的食材,並通過發達的市場網絡輸送到各地。平民的飲食習慣在這個時期從二餐制演變成三餐制。 擺脫了餓狼威脅的人們有了更閒適的時間、更從容的心思來琢磨飲食,研究...
基督教何時傳入中國:基督宗教傳入中國的歷史
基督宗教在中國有四次傳入的曲折經歷,展示了基督宗教與中國文化相互接觸、交流、碰撞、融合的漫長歷史和獨特意義。其長達1300多年的在華傳播構成了基督宗教在中國存在與發展的複雜圖景。就基督宗教四傳中國的歷史而言,在前兩次傳播過程中,作為西方基督宗教近代歷史上宗教改革運動之產物的基督教(新教)尚不存在;而基督宗教第三次傳入中國則以天主教各修會為主,特別是耶穌會的作用和影響極為突出。但...
劉裕北伐的歷史評價:東晉最成功的一次收復失地
劉裕所策動的北伐,尤其是北伐後秦之戰,是東晉北伐歷史上最成功的,也是影響最深遠的。雖然劉裕北伐,還抱有個人或集團的目的,但它並不能影響我們對其歷史作用進行客觀的評價。 司馬光敘述劉裕北伐成功後匆忙東歸,關中復失時,大發感歎:「惜乎,百年之寇,千里之土,得之艱難,失之造次,使豐、鄗之都復輸寇手。荀子曰:『兼併易能也,堅凝之難。』信哉『。不像司馬光只是大發感歎,王夫之一言...
揭秘:袁世凱如何脅迫熊希齡簽名同意解散國民黨
北洋時代號稱「武夫當國」,其實,當時有實力的各路軍閥整天忙的卻是組閣。只是在山頭林立的情況下,想要組成一屆讓各方都滿意的內閣並不容易,所以,北洋時期的內閣新陳代謝非常快,短短16個月竟然有31屆內閣登場。 北洋時期的內閣總理以文人居多,但是基本上幹不長。朱啟鈐只做了3天的代理總理,顏惠慶做了7天,汪大燮幹得稍長點兒,9天。 在眾多的內閣總理中,熊希齡的名字屢被後人提起。究其...
史上民國之花:上海美專女模特們的罕見寫生照
導讀:上海美專,即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成立於1912年,建校發展四十年,在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時,與蘇州美專、山東大學藝術系合併在無錫成立華東藝術專科學校,至此宣告結束。在40年的辦學歷史中,學校完整經歷了北洋政府、國民政府時期,收尾於新中國初期,為了謀求生存與發展,數度遷址擴建,屢次改制、更換校名,在艱難時世中跋涉拓展,形成了中國現代美術學校的教學模式與行政運作機制,培養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