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紀事 | 陽光歷史

 



清朝的天津教案是怎麼回事?火燒望海樓事件始末

 清朝的天津教案是怎麼回事?火燒望海樓事件始末
  1870年6月21日,在天津,有一夥人一把火燒了一座名叫「望海樓」的法國教堂,並殺死了20名外國傳教士以及僑民,其中主要是法國人,事後,以法國為首的列強大兵壓境,清政府急忙派出曾國藩去調查本案,本案最後以清政府處死16名中國人犯而結案告終——這起事件,就是在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天津教案」,又稱「火燒望海樓事件」。  天津教案的前因後果及其發展經過,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有人要圍攻法...



短暫的張居正改革:為何在明朝改革會如此艱難?

 短暫的張居正改革:為何在明朝改革會如此艱難?
《明史》中有這樣一句話形容某個時期的國情:「中外乂安,海內殷阜」。乍看應是出現在王朝早期的太平恢弘的景象,而事實上,這是描述晚明萬曆年間的一句話。是的,在明末暮氣沉沉的最後生命裡,還有過這麼一段輝煌燦爛的「迴光返照」,讓行將就木的朱明王朝又奇跡般地矍鑠了一把。可惜的是僅僅是迴光返照,並沒有起死回生,這場發生在萬曆年間曇花一現的短暫繁榮,就稱為「萬曆中興」。萬曆年間大明得以這...



古代人才興國的標本:魏文侯治國用不同類型人才

 古代人才興國的標本:魏文侯治國用不同類型人才
  三家分晉之後,魏國成為戰國首個崛起的大國。魏國崛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天時而言,當時的秦國還在沉睡,齊國國君大權旁落,楚國內亂不止,魏國四周無強敵。就地理優勢而言,魏國橫跨黃河南北,主要領地包括今日之山西南部、河南北部,以及河北和陝西的部分地區,都是當時經濟文化最發達的中原區域。但最重要的還是「人和」因素,魏文侯、魏武侯父子兩代國君,在開國之後數十年,積極有為,勵精圖治...



戴笠墓葬與九龍寶劍下落之謎:戴笠墓被毀消失!

 戴笠墓葬與九龍寶劍下落之謎:戴笠墓被毀消失!
  戴笠墓葬與九龍寶劍下落之謎:汪精衛墓有址無墓。在南京,還有一座這樣的墓,這就是國民黨第一特務戴笠墓。  戴笠墓傳奇之處,最大的地方倒不在於墓之本身,而是墓內一件特殊的隨葬品——清朝皇帝乾隆下葬時的隨葬寶物—— 一把「九龍寶劍」。因為這個惹出了許多不可思議的故事,至今真相難清。  1953年2月,毛澤東來南京謁中山陵(詳見本書「陵墓傳奇南京第一墓——中山陵」相關內容)時,特地詢問戴笠墓...



故宮對日受降儀式:在太和殿舉行 儀式僅十幾分鐘

 故宮對日受降儀式:在太和殿舉行 儀式僅十幾分鐘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正式宣佈日本無條件投降。這一天,成為中國抗戰取得勝利的歷史性時刻。9月2日上午9時,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里號上,舉行了日本向同盟國投降的簽降儀式,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陸軍參謀長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國大本營在投降書上簽字。但這還只意味著中美英蘇同盟國集體接受了日本的投降,日本向中國單方面的投降儀式,還要正式在中國境內舉行。 ...



揭秘黃埔軍校招生標準:哪條與舊軍校明顯不同

 揭秘黃埔軍校招生標準:哪條與舊軍校明顯不同
1924年2月10日,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通過了陸軍軍官學校籌備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擬呈的《軍官學校考選學生簡章》,明確提出辦學宗旨為「本校希望對於軍隊有徹底的改良進步,故擬使全國熱心有志堪以造就之青年,得有研求軍事學術之機會,並教以三民主義,俾養成良好有主義之軍人,以為黨軍之下級幹部。」1925年12月1日,《赤心評論》雜誌第12期刊登了黃埔軍校的《招生簡章》: 一、本校為養成革命軍幹部軍...



梁啟超外孫女講述梁門家風 揭母親的坎坷人生

 梁啟超外孫女講述梁門家風 揭母親的坎坷人生
  梁啟超,戊戌維新運動的領袖之一,近代思想家、文學家、學者。他的後代,個個成績斐然。他有9個子女,其中3人是院士,被譽為「一門三院士」。  在北京大學的蔚秀園,《環球人物》雜誌記者採訪了梁啟超的外孫女吳荔明。吳荔明是梁啟超次女梁思莊所生,退休前是北大城市與環境科學系的教授。從兩歲起,她就跟著母親住進了當時的燕京大學,從此一輩子也沒有離開過。吳荔明一再表示:「我真是沒什麼好說...



李煜與小周後的故事:亡國皇后小周後怎麼死的?

 李煜與小周後的故事:亡國皇后小周後怎麼死的?
  南唐滅亡後,後主李煜及小周後被宋軍押解至開封,過著與犯人相差無幾的囚禁生活。李煜與小周後恩愛相親,但小周後卻常常被宋太宗召進宮內,一住就是好多天,李煜的人格受到極大的侮辱。李煜被宋太宗毒死後,小周後帶著纏綿哀怨也離開了人間。  南唐後主李煜18歲那年就結了婚,妻子是南唐開國老臣周宗的長女、19歲的娥皇。李煜不是一個好皇帝,但他善詩詞、精書畫、知音律,十分富有藝術天賦。娥皇鳳...



明朝最大貪污犯是朱元璋?國庫之外私設小金庫

 明朝最大貪污犯是朱元璋?國庫之外私設小金庫
  古代的皇帝是怎樣花錢的?看似這是個無需討論的話題,因為在帝制時代,整個中國都是皇帝一個人的,那麼他當然是想怎麼花,就怎麼花了。但是,為了花的方便,皇帝也需要有一個專門的機構:內庫——也就是區別於國庫的皇帝的私人小金庫。這在歷朝歷代都有,到了明朝,稱之為內承運庫。   明代的內庫,始建於明太祖朱元璋。按照史書的記載,朱元璋對待內庫的態度卻是前後矛盾的。起初,明太祖並不想設...



司馬相如琴挑卓文君愛情還是騙局 為其巨額嫁妝?

 司馬相如琴挑卓文君愛情還是騙局 為其巨額嫁妝?
  司馬相如為何要琴挑卓文君?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故事,在中國戲劇史上是一個傳奇,很多後世的年輕人都把卓文君和司馬相如之間的愛情奉若教科書般的經典愛情。  明代朱元璋的第十七子朱權在《古今雜劇·卓文君私奔相如》特別提到了卓文君為了愛情和司馬相如私奔的情節,讓後世人非常欽佩。而清人舒位《瓶笙館修簫譜》中有《卓女當壚》一劇,說卓文君認可和司馬相如過窮困的生活,承包酒壚,隨夫賣酒,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