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體內有一個「大火爐」,它熊熊燃燒,使我們的體溫維持在37攝氏度。但是,為什麼我們要消耗巨大的能量去維持37攝氏度的體溫?接下來,我們一起探尋動物恆溫的秘密。
如果你從今天開始不吃飯,你可能活不過2個月。但是,鱷魚卻可以在不進食的狀態下存活1年甚至更長時間。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你把吃進去的大部分食物都浪費在產生熱量上。
大多數鳥類和哺乳類動物是恆溫動物,它們體內的熱...
[多圖]英媒公佈加拿大白鯨分娩全過程
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報道 加拿大溫哥華水族館一隻白鯨近日順利產下一頭白鯨幼崽,整個過程歷時3個多小時。整個分娩過程被全程拍攝下來,白鯨新生命誕生過程得以呈現在人們面前。
1.新生的白鯨幼崽是「極光」的第二個幼崽
新生的白鯨幼崽是「極光」的第二個幼崽
新產下的白鯨幼崽的父親是Imaq,它是溫哥華水族館唯一的公白鯨。「極光」還有一個十三歲的女兒Qila,和一歲的外孫女Tiqa。
...
[多圖]澳洲七大最毒的動物
據美國廣播公司網站報道,澳洲作為一個相對獨立、隔絕的大陸,有許多獨特的物種。澳洲同時也是世界上許多最毒動物的家園。美國科學家和探險家布拉迪-巴爾通過深入考察研究,篩選出心目中的澳洲7大最毒動物。
對於為什麼澳洲大陸有許多劇毒動物,布拉迪-巴爾表示一種假設認為澳洲是一個隔絕的大陸,生存條件惡劣。物種想要生存下去必須變得殘酷,而劇毒也許就是殘酷的一種表現。
1. 石魚
...
[多圖]英國絕跡多年大藍蝶重新出現
英國絕跡多年大藍蝶重新出現
據美國媒體報道,在當今世界許多物種面臨滅絕危險的情況下,英國傳來令人振奮的消息:絕跡多年的大藍蝶又開始出現了。
大藍蝶曾經在英國廣泛存在,但是在1970年代開始絕跡。牛津大學生態學家傑雷米-托馬斯對英國殘存的最後的大藍蝶進行了觀察研究,之後人們就再也沒有在英國發現過大藍蝶。
此前,大藍蝶古怪的生命循環過程令科學家們匪夷所思。大藍蝶幼蟲...
[多圖]南美洲大陸再次發現新物種
新發現的箭毒蛙
這種生活在孔多爾山脈2000米高處的短翼圈足樹螽是另一新物種。
包括傑西卡·迪克曼在內的科學家在上納格裡扎河盆地度過數月進行考察,就地理而言,這裡與該區的其他部分相隔離,這也使得新物種的發現更有可能。
這只樹螽是因為其獨特的聲音被發現的,它帶有一長串顫音。「保護國際」組織的科學家相信它也是新物種。
&nbs...
[圖文]雲南猛海巨蟒一夜偷吃42隻雞
打洛金花巨蟒
大餐之後,巨蟒一口氣喝了兩盆水。
一條腹圍達55厘米的國家一類保護動物金花大蟒,深夜潛入位於中緬邊境打洛鎮的一戶村民家中,將主人飼養的46隻雞吃下了42只後,才被主人發現,昨日下午2點50分,這條吃得腰身如同水桶一般粗的金花大蟒,被送到了景洪的熱帶動物園內靜養,待其消化了暴食的「大餐」後,將被放生。
村民餵食遭遇偷雞巨蟒
15日上午8點,下了一整夜的暴風雨剛剛停歇,猛海縣...
[多圖]世界上最大的節肢動物
盤點全球異形怪蟹
中文名稱:椰子蟹
拉丁學文:Birgus latro (Linnaeus, 1766)
英文名稱:coconut crab
別名:強盜蟹(robber crab)、八卦蟹、山霸
這種蟹廣泛分佈於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熱帶地區。據記載,其中在印度洋的聖誕島以及馬來群島、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澳洲以及我國南海和台灣省都有分佈。
體很大,頭胸甲長度可達16厘米以上。體軀和附肢甲殼鈣化,堅厚,...
[多圖]能改善人類健康的神奇動物
據國外媒體報道,提到「藥物開發」一詞,我們或許立刻就會想到穿著白大褂的科學家站在工作台前,用各種試管和培養皿做實驗。但實際上許多動物也為藥物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下面就是其中的11種動物:
1.青蛙皮抗生素
青蛙皮抗生素
1929年,亞歷山大·弗雷明( Alexander Fleming)在一次事故中偶然發現青黴素,這項發現標誌著醫學新時代的開始,這個時期出現的很多抗菌藥物為肺炎、猩紅熱...
[多圖]地球極端條件下的生命
據美國《連線》雜誌報道,曾經何時,科學家經常在一些被打上「不可能」標籤的地區發現生命存在。但這扇發現之門已經很久沒有被打開過,其中的原因並不在於發現速度趨於緩慢。如果非要給出一個理由的話,那只能是科學家此前的發現步伐太快,以致沒有新發現浮出水面。時至今日,科學家已經可以確定一點,地球上幾乎任何一個地區都有生命存在。
經過長達30億年的進化,生命的觸角已經延伸到地球的每一個角...
[多圖]探秘遠古十三大怪異動物
據國外媒體報道,一提起曾經在地球上繁衍生存過的遠古生物,可能首先進入腦海的是6500萬年前統治地球的各種恐龍。但事實上,在地球物種的演化過程中,出現了許多比恐龍更怪異的遠古動物,因為較少出現在影視作品中,可能並沒有像恐龍那樣名氣大。以下是比恐龍更怪異的的十三大神奇遠古動物:
1、歐巴賓海蠍(Opabinia)
歐巴賓海蠍(Opabinia)藝術圖
1 在美國華盛頓史密森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