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草地是紅軍長征中人與自然鬥爭最嚴竣,犧牲最大,同時也是決定紅軍長征成敗的一段艱難征程,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60週年,我特撰寫此文,以緬懷先烈。
(一)過草地之前紅軍遇到的困難
1936年8月,紅三軍團(後改為紅三軍)十一團,由黑水蘆花進到毛兒蓋附近後,就準備過草地。這一段草地長達500餘里,寬達300餘里,而且高原寒冷,空氣稀薄,氣候多變,忽兒狂風大作,忽兒風雨交加,忽兒冰雹...
從貂蟬到秦檜:歷史上那些嚴重的超乎想像的間諜
導讀:古語云「知人知面不知心」。話說你身邊的親密朋友,在關鍵時刻,突然給你致命一擊。這事發生在普通朋友間,只能算小人。如果發生在國家之間,便很有可能是間諜。間諜或是俊男美女,正氣凜然,各種高大上。或是王侯將相,張口閉口愛國愛朝廷。敵國間諜長期潛伏便有亡國危險,這不是一般的嚴重,而是超乎想像的嚴重。 間諜古稱「奸細」、「細作」,俗稱「特務」、「臥底」。或本國人,或敵國人...
八年抗戰中讓人動容的絕命書:十位抗日將領之死
1."彈盡,援絕,人無,城已破。職率師部,扼守一屋,作最後抵抗,誓死為止,並祝勝利。"-------余程萬 1943年常德會戰,74軍57師余程萬將軍率8000官兵與116師團30000日軍鏖戰。戰至最後不足100人,這是余將軍電告孫連仲的電文,最後時刻余將軍率數十人突圍,突圍後在外圍聯繫上一個團,又殺回常德,常德僅淪陷20天被收復。 戰後蔣介石欲以臨陣脫逃罪名殺余程萬,由常德6萬民眾簽名作保,孫連仲、...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官方禁書是什麼?內容是什麼?
說到明清著名小說,大家會想到《水滸傳》《三國演義》,其實當年還有一部《剪燈新話》也是非常有名的。它是在南京寫的,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被官方明文禁毀的小說。而更值得一提的是,後來它在周邊鄰國大量流傳,並對亞洲文學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剪燈新話》是明洪武十一年(1378)寫成的,永樂十九年(1421)重新校訂出版,正統七年(1442)被禁。它之所以會被禁,與當...
東晉名臣溫嶠當臥底救國:上演「虎口脫險記」
導讀:尤其是從王敦眼皮底下逃往建康這齣戲,可稱為「虎口脫險記」,虛實之間,表演得恰到好處,讓人真假難辨。 溫嶠就像三國時的徐庶,身在曹營心在漢。但他比徐庶更有演員天賦,把「臥底」這個角色演繹得淋漓盡致。 尤其是從王敦眼皮底下逃往建康這齣戲,可稱為「虎口脫險記」,虛實之間,表演得恰到好處,讓人真假難辨。 溫嶠得到王敦信任 王敦把溫嶠從司馬紹身邊搶過來後,讓他任左司...
從天使到魔鬼:揭鴉片在中國氾濫成災的歷史真相
到底是什麼因素導致中國人在極短的時間內迷戀上鴉片?難道鴉片真有無窮的法力嗎?為什麼一向嗜好鴉片的印度人以及後來迷上鴉片的北美人沒有繼續迷戀這種東西?為什麼鴉片惟獨給中國人帶來巨大的災難?此前我們往往把這個問題簡單化和政治化,妨礙了我們對歷史真相的認識。 1837年在廣州和澳門出版的一份介紹中國的雜誌上,刊載了一位中國藝術家帶有插圖的文章,此文生動地描述了一個吸食鴉片的富商之子...
岳飛抗金的簡介:帶兵收復河山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岳飛 (公元1103~1142 年) 出生於河南省湯陰縣一個貧苦農家。據說岳飛呱呱墜地的那天傍晚, 剛巧一隻大鳥從屋頂上飛鳴而過。父親岳和便給他取名叫」飛」, 字」鵬舉」。由於家境清貧, 岳飛小小年紀就得打柴割草, 還要幫助父母下地耕作。在艱辛的勞動中, 岳飛練就了一副強健的體魄, 並學得一手好箭法和好武藝。岳飛青年時代, 是在國家內憂外患之中度過的。宋朝統治者縱情享樂; 長期生息在我國東北的女真族...
張學良眼中的日本:沒有普通老百姓 全部是軍人
張學良晚年口述歷史,洋洋百餘萬言,談到了許多國家,如美國軍事上的強大,英國式的民主,義大利法西斯的興起,北歐各國的福利,等等,但談得最多的還是日本。他對日本的看法既富有對歷史回望時散發出的沉重,又充滿著面對現實時因企盼中日友好而萌生的放心不下。由於他對日本的看法來自於他和日本的直接接觸和長期思索,因此,他的回望是有份量的,他的放心不下是值得沉思的。
政治極端:可...
古代也有「限購令」:明清時禁官員在為官地買房
導讀:先說西漢的限購政策。大約在漢高祖劉邦的老婆呂雉當政時,朝廷頒布了如下規定:「欲益買宅,不比其宅,勿許。」(《二年律令·戶律》)這條規定的意思是說,你想買房,可以,但你要買的房子必須緊挨著你現有的房子,中間隔了一家都不行,非緊鄰居民間進行的不動產交易是不被允許的。 要問當時為什麼會出台這樣奇怪的限購政策,概括起來有這麼幾個原因:首先,西漢初年土地私有化還不明顯,居民的宅基由政府統...
日少壯派軍官暗殺首相犬養毅 卓別林也在暗殺名單
導讀:在七七蘆溝橋事變前一年,1936年的2月26日,東京近衛師團的1400多名皇道派青年官兵,突然發動了兵變,佔領首相府、陸軍部、東京警察廳等軍政要地,行刺日本首相,槍殺內大臣,教育總監,大藏大臣,史稱「二·二六兵變」。「二·二六兵變」是一個轉折性的事件,它從根本上改變了日本的權力結構,軍方勢力不可一世,日本也從此走上了法西斯軍國主義之路,直接導致了1937年開始的全面對華戰爭。 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