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少壯派軍官暗殺首相犬養毅 卓別林也在暗殺名單 | 陽光歷史

 

A-A+

日少壯派軍官暗殺首相犬養毅 卓別林也在暗殺名單

2017年09月15日 歷史紀事 暫無評論 閱讀 245 次

  導讀:在七七蘆溝橋事變前一年,1936年的2月26日,東京近衛師團的1400多名皇道派青年官兵,突然發動了兵變,佔領首相府、陸軍部、東京警察廳等軍政要地,行刺日本首相,槍殺內大臣,教育總監,大藏大臣,史稱「二·二六兵變」。「二·二六兵變」是一個轉折性的事件,它從根本上改變了日本的權力結構,軍方勢力不可一世,日本也從此走上了法西斯軍國主義之路,直接導致了1937年開始的全面對華戰爭。

  陳曉楠:1937年7月7號,蘆溝橋事變爆發,中國與日本之間,開始了長達八年的全面戰爭,就在七七蘆溝橋事變前一年,1936年的2月26日,東京近衛師團的1400多名皇道派青年官兵,突然發動了兵變,佔領首相府、陸軍部、東京警察廳等軍政要地,行刺日本首相,槍殺內大臣,教育總監,大藏大臣,史稱「二·二六兵變」。「二·二六兵變」是一個轉折性的事件,它從根本上改變了日本的權力結構,軍方勢力不可一世,日本也從此走上了法西斯軍國主義之路,直接導致了1937年開始的全面對華戰爭。從今天起,我們用五集的篇幅講述日本全面對華戰爭的前夜,「二.二六兵變」的來龍去脈。

  二-二六兵變改變日本權力結構 法西斯上台

  解說:1937年7月7日的北平郊區,宛平城之夜,天氣酷熱,這天夜裡,日軍在蘆溝橋附近進行軍事演習,演習中,一個名叫志村菊次郎的新兵忽然「失蹤」,日軍憑此借口,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的拒絕,雙方發生摩擦。20分鐘後,這個去解手的新兵已自行歸隊,但日軍聯隊長牟田口廉也,仍下達命令,炮擊宛平城,雙方軍隊交火,中日戰爭全面爆發。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人們不禁問,蘆溝橋事變前的日本究竟發生了什麼?日本為何在侵略擴張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1931年9月18日,以作戰參謀石原莞爾和板垣征四郎為主謀,關東軍將校,在日本控制下的南滿鐵路瀋陽以北的柳條湖製造了爆炸事件,然後嫁禍於張學良的軍隊,炮擊北大營。

  9月19日,日本關東軍按照精心部署的計畫,在24小時內控制了鐵路沿線的戰略據點,並做好了佔領東北的準備。日本政府對關東軍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也十分吃驚。首相若槻禮次郎在他的回憶錄中寫到,九月十九日一早,我突然接到陸軍大臣南次郎的電話,說昨晚九點,關東軍遭到中國軍隊的進攻,關東軍進行了反擊,現已佔領奉天城,戰鬥仍在進行中。

  蔣豐是日本新華僑報總編,旅居日本26年,他對1930年代日本軍隊與日本政府的關係有過研究。

  蔣豐(日本新華僑報總編輯):若槻內閣做出來的這個決定呢,是不把戰爭擴大,當時日本已經駐紮在滿洲的關東軍的司令官,以及當時的參謀石原莞爾,像這樣的三個主要的當時的軍官,他是根本就不理睬這一套的。所以在這件事情應該說什麼呢?已經突出出來了,軍部從這個時候開始,已經就漸漸地在擺脫天皇,在擺脫內閣的一個控制。

  日本駐朝司令繞過天皇 直接出兵中國東北

  解說:此時,關東軍請求派兵增援,朝鮮軍司令管林銑十郎向東京的參謀本部請戰,要求越過鴨綠江進入東北。首相若槻禮次郎說,本來向外國派兵這樣的重大事件,是要經過天皇和內閣批准的,但在內閣會議還未做出決定的時候,林銑十郎司令官就獨斷派出了軍隊。

  楊寧一(《日本法西斯奪取政權之路》作者):他沒有得到天皇的命令,直接就把朝鮮的日本軍隊調動進入到中國東北。

  解說:中方馬上訴諸國聯,要求國際社會督促日本恢復原狀。國聯的李頓調查團報告發表後,日本受到國際輿論的廣泛譴責,因而一怒之下退出了國聯,而使自己在國際上陷入孤立狀態。

  蔣豐:外相松岡在國聯宣佈脫離了以後,以為回國會被人家拿板磚砸死,沒有想到到了橫濱以後,受到了萬眾的歡呼。就是日本跟國際社會的脫離,其實它是越來越遠。

  解說:日本東京大學教授宮內雄史,多年行走日本與中國兩地,近距離觀察和研究中日關係及其歷史。他認為,三十年代的日本國內已經充滿戰爭氣氛。

  宮內雄史(日本東京大學教授):甲午戰爭開始,戰爭的原因如何?戰爭結果是打贏擴大勢力,普遍地受到,而且瘋狂地受到歡迎,所以「九·一八」通過操縱媒體,擴大勢力,已經在日本國內是很少有批評的聲音。

犬養毅

  解說:「九·一八」事變,如同一個連鎖反應裝置的開關,一經按動,便引發一連串的國際反應和國內危機,他們相互作用,從根本上改變了日本的國家命運。若槻的立憲民政黨內閣事後認可了關東軍佔領東三省的既成事實,但試圖重新組成聯合政府,以多黨的力量遏制軍方的獨斷專行,然而以失敗告終。在當年年底辭職,繼任若槻的就是犬養毅首相。犬養毅是日本近代政黨立憲政友會的第6任總裁。

  楊寧一:犬養毅呢,實際上他是主張憲政的,一直是從事推動日本這個憲政工作,而且參加政黨的活動。

  解說:1931年12月,立憲民政黨的若槻禮次郎內閣因「九·一八」事件而倒台,77歲的犬養毅總裁被授命組閣,出任日本第29任首相。

  宋志勇(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原二等秘書):實際上到了犬養毅首相的時候,日本的政黨政治已經走到窮途末路了。這個政黨政治已經很難進行下去了,主要在軍部的打壓下吧,實際上行政已經非常困難。

  解說:犬養毅之所以成為西園寺公望及黨內多數人推薦的對象,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由於犬養毅與中國特殊的關係。

  蔣豐是日本新華僑報總編,旅居日本26年,他對1930年代日本軍隊與日本政府的關係有過研究。

  蔣豐(日本新華僑報總編輯):若槻內閣做出來的這個決定呢,是不把戰爭擴大,當時日本已經駐紮在滿洲的關東軍的司令官,以及當時的參謀石原莞爾,像這樣的三個主要的當時的軍官,他是根本就不理睬這一套的。所以在這件事情應該說什麼呢?已經突出出來了,軍部從這個時候開始,已經就漸漸地在擺脫天皇,在擺脫內閣的一個控制。

  日本駐朝司令繞過天皇 直接出兵中國東北

  解說:此時,關東軍請求派兵增援,朝鮮軍司令管林銑十郎向東京的參謀本部請戰,要求越過鴨綠江進入東北。首相若槻禮次郎說,本來向外國派兵這樣的重大事件,是要經過天皇和內閣批准的,但在內閣會議還未做出決定的時候,林銑十郎司令官就獨斷派出了軍隊。

  楊寧一(《日本法西斯奪取政權之路》作者):他沒有得到天皇的命令,直接就把朝鮮的日本軍隊調動進入到中國東北。

  解說:中方馬上訴諸國聯,要求國際社會督促日本恢復原狀。國聯的李頓調查團報告發表後,日本受到國際輿論的廣泛譴責,因而一怒之下退出了國聯,而使自己在國際上陷入孤立狀態。

  蔣豐:外相松岡在國聯宣佈脫離了以後,以為回國會被人家拿板磚砸死,沒有想到到了橫濱以後,受到了萬眾的歡呼。就是日本跟國際社會的脫離,其實它是越來越遠。

  解說:日本東京大學教授宮內雄史,多年行走日本與中國兩地,近距離觀察和研究中日關係及其歷史。他認為,三十年代的日本國內已經充滿戰爭氣氛。

  宮內雄史(日本東京大學教授):甲午戰爭開始,戰爭的原因如何?戰爭結果是打贏擴大勢力,普遍地受到,而且瘋狂地受到歡迎,所以「九·一八」通過操縱媒體,擴大勢力,已經在日本國內是很少有批評的聲音。

犬養毅

  解說:「九·一八」事變,如同一個連鎖反應裝置的開關,一經按動,便引發一連串的國際反應和國內危機,他們相互作用,從根本上改變了日本的國家命運。若槻的立憲民政黨內閣事後認可了關東軍佔領東三省的既成事實,但試圖重新組成聯合政府,以多黨的力量遏制軍方的獨斷專行,然而以失敗告終。在當年年底辭職,繼任若槻的就是犬養毅首相。犬養毅是日本近代政黨立憲政友會的第6任總裁。

  楊寧一:犬養毅呢,實際上他是主張憲政的,一直是從事推動日本這個憲政工作,而且參加政黨的活動。

  解說:1931年12月,立憲民政黨的若槻禮次郎內閣因「九·一八」事件而倒台,77歲的犬養毅總裁被授命組閣,出任日本第29任首相。

  宋志勇(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原二等秘書):實際上到了犬養毅首相的時候,日本的政黨政治已經走到窮途末路了。這個政黨政治已經很難進行下去了,主要在軍部的打壓下吧,實際上行政已經非常困難。

  解說:犬養毅之所以成為西園寺公望及黨內多數人推薦的對象,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由於犬養毅與中國特殊的關係。

  宋志勇:孫中山亡命的時候,(犬養毅)接待他,另外通過一些私下的一些,非公開的一些手法吧,從經濟上,包括軍火,通過一些財閥,資助過孫中山和辛亥革命。當然這裡邊的關係就比較複雜了,他為什麼提供這樣的幫助?實際上跟日本政府的對華政策是相關的。

  解說:犬養毅首相是孫中山的一個老朋友,曾經傾力支持辛亥革命,他當上總理大臣後,傾向壓制軍方的冒進路線。

  楊寧一:在九·一八事變之後,如何處理東北,軍部呢是要在東北建立一個傀儡政權,而犬養毅呢,由於他和中國方面的聯繫比較密切,他曾經提議說,在東北能不能建立一個仍然主權是屬於中國的,但是由中日兩國共同來開發,變成這樣一個地區。

  薩蘇(旅日作家):犬養毅他提出了一個方案,他是什麼?就是政治上東三省歸還中國,但是在軍事和經濟上,由日本控制東三省,這也是一種侵略政策。但是相對來說呢,就是針對那些日本人,要強吞掉東三省,然後建立偽滿洲國這種吃相難看的做法來說,他又顯得被日本國民認為比較軟。

蔣介石與犬養毅等的合影

  日少壯派軍官暗殺犬養毅首相 卓別林也在暗殺名單

  解說:犬養毅是關東軍佔領中國東北的反對者,這和當時少壯派軍官被民族意識所激起的狂熱與戰鬥情緒簡直格格不入。在他們看來,犬養毅這類的國際協調主義的政客根本就是賣國賊。犬養毅與中國的特殊關係,加上他的執政理念,使得他成為右翼青年軍官頭號刺殺的目標。

  要刺殺犬養毅首相的是日本「血盟團」,血盟團精神領袖叫井上日召,井上日召早年在滿鐵從事諜報活動,後熱衷於暴力改造運動,組織血盟團。

  湯重南(中國日本史學會會長):血盟團在日本是引起了極度的恐慌,從此那些財閥的頭目們,都不敢坐在家裡頭,甚至一天換一個地方,就怕又被什麼(事情),還買那個防彈衣呀。

  解說:1932年1月31日,井上日召和東京的海軍法西斯分子聚會商議對策,決定首先由井上日召一派進行「一人一殺」的暗殺恐怖活動。通過暴力手段,使統治階級「覺醒」。

  湯重南:所以他的這個主張就是,要通過這樣的一些手段,使這些所有的這個政界、財界這些重要的成員,都產生一種恐懼心理,要考慮日本法西斯組織的要求,要改造日本的社會。同時呢,他制定了非常詳細的計畫,大概提出來的名單,是要刺殺20多個重要的政界和財界的人物。

  解說:他們的具體暗殺目標是鐵道相床次竹二郎,司法相鈴木喜三郎,前首相若槻禮次郎,前財政大臣井上准之助,前外相幣原喜重郎,三井銀行常務池田成彬,三井合名公司理事長團琢磨,當然首要目標是首相犬養毅。

  1932年5月15日傍晚,勞碌了一天的東京人又像往常一樣,湧上熙來攘往的大街,急急忙忙地向家中趕去。日本三絃琴悠悠的樂聲四處飄蕩,使東京沉浸在一種說不清是靜謐還是哀婉的氛圍中。然而,就在古木森森的皇宮一角,首相犬養毅官邸裡一下子湧進來11名殺氣騰騰的海軍青年官兵。當時犬養毅的夫人、秘書、護衛外出還沒有回來,來給他治療鼻子的醫生也剛剛離開,獨自在家的犬養毅此時正在回味自己剛才和醫生說過的話,全身查遍了也沒有異常。此前,犬養毅已經聽到過血盟團暗殺的傳言。

  湯重南:他也看到了政治的險惡,在當時日本社會環境下,軍隊這麼囂張、這麼猖狂,他也為了要保命,所以最後人家送他一個4公斤重的防彈衣,他非常高興,經常穿在身上。

  解說:可是這天在家裡,他並沒有穿上那件防彈衣。75歲的犬養毅將他們引到屋內的接待室,似乎想要和這些年輕人好好溝通一番。少壯軍人們先是按照客人的禮數在門口脫去了各自的軍靴,走進接待室。犬養毅剛說到有話好好講,其中一個傢伙情緒變得激憤起來,他喊道,說什麼也沒有用了,開槍吧。

  蔣豐:像犬養毅跟這個海軍軍官著名的對話,你聽我解釋了以後你就可以懂,這邊說,問答無用,開槍。所以這是日本現代史上著名的這種對話的語言。

  解說:頓時在亂槍中,犬養毅栽倒在血泊中。晚上10點多的時候,犬養毅開始大量地吐血,隨後便不省人事,結束了自己75歲的生命,這就是震驚日本的「五·一五」事件。此前,血盟團成員小沼正暗殺了正在東京本鄉進行選舉活動的前財政大臣井上准之助。

  湯重南:就是在他準備參加一個大的集會的時候,剛出來,那個年輕人出來穿著和服,到了他的前頭就什麼也不說,直接就給井上准之助一槍,然後跟著就是幾槍。他這樣的一種刺殺,叫做血盟團的這樣一種刺殺行動,而且用的都是非常精巧的、先進的,當時叫勃朗寧手槍。

  解說:血盟團成員菱詔五郎與東京日本橋三井本館,暗殺了三井總公司理事長團琢磨。

  湯重南:當時三井的一個團琢磨被刺殺了對日本的轟動挺大的。那個刺殺的是另外一個人,用的同樣是相同型號的勃朗寧手槍。那麼這個事就引起日本警方的注意了,怎麼都是用這樣的手槍?而是這樣肯定是一個有組織的行動,就開始追查。

  解說:在刺殺犬養毅的同時,右翼激進青年軍官組織者,同時派出了另外三組,一組去刺殺內大臣牧野伸顯,另外兩組分別向西園寺公望、三菱銀行和幾所變電所投擲了手榴彈,但均未成功。最初的刺殺計畫還包括正在日本訪問的著名諧星查理·卓別林,在右派軍官眼裡,卓別林是個左翼影星。

  湯重南:他就要想取得一個轟動效果,如果有一個世界的大的電影導演、大明星被他殺了,那麼會引起整個國際上的關注。

  解說:不過,就在犬養毅不幸遇害時,首相的三子犬養健跟卓別林外出,觀賞相撲而逃過一劫。

  湯重南:所以它這樣一種計畫,我覺得毫不奇怪,它就是要起這樣一個轟動效應,要取得一個整個震懾日本的高層的政黨、政府、財閥這樣的一個作用。

  楊寧一:它分成幾個組進行刺殺活動嘛,甚至有些組刺殺活動完成之後,直接到警察局去自首。

  陳曉楠:犬養毅首相被殺之後,當晚被抓的政變者都送到了東京軍事法庭,遭到軍法的起訴。可是,就在開庭審理的當天,法官卻收到了一個包裹,當法官把包裹打開以後,出現的一幕讓所有的人都大吃一驚。

  解說:1932年5月20號,法院正在對槍殺犬養毅的十一名兇手進行審判,一份裝在包裹裡的求情書,送到了法官的面前。法官打開包裹拿出信件後,看到的一幕,讓法官及在場的所有人都感到震驚。

  薩蘇:有過一批日本人,把自己的小手指剁掉了,然後把這個手指頭呢泡到酒精裡,因為酒精防腐嘛,寄到日本的法庭,什麼意思呢?我要代他去死,替那些年輕人去死。結果這個日本政府,對這事兒覺得很為難。

  35萬日本人寫下血書 請求從輕發落暗殺者

  解說:為這十一名謀殺者求情的不止是這些割手指頭的激進分子,令人震驚的是,在法院開庭審理這十一個人之前,法院還收到了一份三十五萬人用血寫成的請願書。請願書的內容,都是希望從輕發落那些刺殺者。

  楊寧一:軍部的上層一直在對青年軍官他們製造五·一五事件呢進行包庇,不斷地進行宣傳,說他們是憂國憂民,是他們的出發點。

  宮內雄史:當然本來是用這個來鼓勵自己,這種做法是為了大局。我是一個非常純粹地、無私地做這個事情,並不以為是壞事情。

  楊寧一:甚至呢干預到了司法程序。這樣在日本民眾當中,就形成了這些人是英雄。

  解說:殺害犬養毅的11名海軍軍人,利用法庭作為宣傳舞台,弘揚他們對天皇的一片赤誠與耿耿忠心,呼籲擴張軍事實力,改革政府與經濟。

  宋志勇:日本社會貧富懸殊非常大,底層老百姓的生活非常苦,所以這種改造社會,反腐敗反政府的這種活動,都有大量的民間的支持階層。好多日本老百姓都認為,日本之所以貧富懸殊比較大,大量的財富都被這些財閥們剝奪去了,所以對他們有一股仇恨。

  解說:在一些民眾看來,他們為了國家大我,犧牲個人小我,去暗殺那些可恥的政客們,正是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武士道精神的最高表現。

  宮內雄史:因為武士精神,是在日本800年的歷史,可以說為了大局,為了一些崇高的目標,自己犧牲來刺殺,這是一種可以說是一種,社會上又接受的,或者是一個崇拜的,有些崇拜的一個想法。

  解說:而媒體在對庭審的報道中,也抱有同情心理,很多民眾手持報紙一邊倒地為兇手加油,說犬養毅老匹夫早就罪該萬死。

  解說:1932年5月20號,法院正在對槍殺犬養毅的十一名兇手進行審判,一份裝在包裹裡的求情書,送到了法官的面前。法官打開包裹拿出信件後,看到的一幕,讓法官及在場的所有人都感到震驚。

  薩蘇:有過一批日本人,把自己的小手指剁掉了,然後把這個手指頭呢泡到酒精裡,因為酒精防腐嘛,寄到日本的法庭,什麼意思呢?我要代他去死,替那些年輕人去死。結果這個日本政府,對這事兒覺得很為難。

  35萬日本人寫下血書 請求從輕發落暗殺者

  解說:為這十一名謀殺者求情的不止是這些割手指頭的激進分子,令人震驚的是,在法院開庭審理這十一個人之前,法院還收到了一份三十五萬人用血寫成的請願書。請願書的內容,都是希望從輕發落那些刺殺者。

  楊寧一:軍部的上層一直在對青年軍官他們製造五·一五事件呢進行包庇,不斷地進行宣傳,說他們是憂國憂民,是他們的出發點。

  宮內雄史:當然本來是用這個來鼓勵自己,這種做法是為了大局。我是一個非常純粹地、無私地做這個事情,並不以為是壞事情。

  楊寧一:甚至呢干預到了司法程序。這樣在日本民眾當中,就形成了這些人是英雄。

  解說:殺害犬養毅的11名海軍軍人,利用法庭作為宣傳舞台,弘揚他們對天皇的一片赤誠與耿耿忠心,呼籲擴張軍事實力,改革政府與經濟。

  宋志勇:日本社會貧富懸殊非常大,底層老百姓的生活非常苦,所以這種改造社會,反腐敗反政府的這種活動,都有大量的民間的支持階層。好多日本老百姓都認為,日本之所以貧富懸殊比較大,大量的財富都被這些財閥們剝奪去了,所以對他們有一股仇恨。

  解說:在一些民眾看來,他們為了國家大我,犧牲個人小我,去暗殺那些可恥的政客們,正是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武士道精神的最高表現。

  宮內雄史:因為武士精神,是在日本800年的歷史,可以說為了大局,為了一些崇高的目標,自己犧牲來刺殺,這是一種可以說是一種,社會上又接受的,或者是一個崇拜的,有些崇拜的一個想法。

  解說:而媒體在對庭審的報道中,也抱有同情心理,很多民眾手持報紙一邊倒地為兇手加油,說犬養毅老匹夫早就罪該萬死。

  宮內雄史:這些事情報道以後,很多老百姓也是傾向於支持刺殺的犯人,起碼大家都要求,不要死刑了,稍微緩解,這樣的輿論,可以說是當時動員起來,而且法庭的情況,也是報道到外面來擴大支持的。

  解說:來自日本各地的十幾萬人湧入東京,舉行集會,許多東京當地社團、商團組織請願書,要求釋放兇手,要求打倒政客,要求用軍事行為去拯救神之國度。許多人沒日沒夜地站在法院門口高呼打倒腐敗政客,只有陸軍才能拯救國家,一類口號。

  蔣豐:就是一到要判刑,要審訊的時候了,民眾就十萬、幾十萬寫簽名信,寫簽名書,要求從輕處理,他們有民意的基礎。

  解說:法院果然對兇手從寬發落。1934年11月,法院判處井上日召、小治正、菱詔五郎無期徒刑,其餘分別判處3至15年有期徒刑。

  宮內雄史:結果是輕判,輕判的目的是打壓政黨,是軍隊的普遍的一致的目標。

  解說:井上日召於1935年被假釋出獄,以後隨著戰爭的擴大,日本政府在1940年11月,將血盟團成員全部釋放。犬養毅首相遇刺身亡後,1932年5月26日,天皇根據元老和重臣們的推薦,指定海軍大將齋籐實擔任第三十任首相。

  楊寧一:齋籐實就是當時,是認為他可以維持現狀,又是軍方的人嘛,能被軍部接受,所以推舉了他。因為軍部要求,你必須得,不能再由政黨來組閣了。

  解說:這一政府的產生,明顯違背了政黨政府,這一「憲政常道」。日本政黨內閣時代開始退出舞台,軍部勢力得以抬頭,並越來越失去控制。

  楊寧一:1924年開始,日本實行了,這個進入了憲政常道時期,由兩大政黨來輪流執政,誰在議會當中第一大黨,誰就執政,誰就組閣。但是五·一五事件之後,軍部就表示,如果再繼續實行建立政黨內閣,那麼就不能保證,不再發生五·一五事件。

  解說:齋籐實一上台,就趕緊承認了軍方炮製的「滿洲國」,又把熱河寫入滿洲國成立宣言中。1933年,日本軍方策動熱河事變,並佔領了熱河,接著開始越過山海關,越過長城,策動「華北五省自治運動」,其侵佔華北,佔領北平的意圖,已經昭然若揭。

  陳曉楠:「五·一五事件」刺殺首相及大臣,已經令人震驚,然而寫血書、割手指,支持政變軍人,導致重罪輕判,此時的日本社會已經走到了激進而狂熱的危險的關頭。軍方如此猖狂,而政壇、財界以及媒體,卻噤若寒蟬或者是轉換立場,加上政黨政治十幾年的實行結果,不如人民預期,日本軍部從此趁機坐大,變得越來越為所欲為。「五·一五事件」成為了後來更大規模的「二·二六」兵變的前奏。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