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踐臥薪嘗膽的歷史真相:是吳王夫差的事跡 | 陽光歷史

 

A-A+

勾踐臥薪嘗膽的歷史真相:是吳王夫差的事跡

2016年05月06日 歷史紀事 暫無評論 閱讀 312 次

    一提起成語「臥薪嘗膽」,按照慣性思維,人們就會聯想到越王勾踐。其實,歷史上的「臥薪嘗膽」事件,並非真的存在。

  直到唐朝,勾踐還沒臥過薪

  按傳統說法,「臥薪嘗膽」應該發生在春秋時期。然而,《左傳》在「定公」和「哀公」兩部分,以及《國語》在「吳語」和「越語」部分,雖然都詳細記述了關於越王勾踐的生平事跡,卻都沒有提及「臥薪嘗膽」一事。

  對於「嘗膽」一事,春秋史料是空白,到漢朝才有了最初記載。司馬遷在撰寫《越王勾踐世家》時,第一次把越王勾踐曾「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的事寫進了《史記》中,但沒有提到「臥薪」一事;東漢學者趙曄在作《吳越春秋》時,雖然也說到勾踐「懸膽於戶,出入嘗之」的事,但仍然絲毫沒有「臥薪」的記述。

  直到唐宋時,才開始出現越王勾踐曾「枕戈嘗膽」的說法。唐代杜甫在《壯遊》詩中曾有「枕戈憶勾踐」之句。北宋學者王洙註釋此詩稱:越王勾踐「出則嘗膽,臥則枕戈」。南宋初年李綱在《議國是》疏中,曾說勾踐「枕戈嘗膽以勵其志」;在《論使事札子》中又說:「勾踐枕戈嘗膽,卒以報吳」。戈,在古代是一種兵器,顯然不是傳說中的乾柴硬棒。可見,勾踐「臥薪嘗膽」的事情,從春秋到兩漢,直到唐宋時期,一直沒有明確記載。

  宋朝人喜歡拿勾踐說事

  把「臥薪」和「嘗膽」兩個詞語連綴起來,作為一個成語使用,最早出現於北宋蘇軾的《擬孫權答曹操書》中。蘇軾對孫權尊崇有加。在那篇遊戲性質的書信體文章中,蘇軾穿越時空隧道,憑借大膽豐富的想像力,模擬孫權的口吻寫道:「僕受遺以來,臥薪嘗膽,悼日月之逾邁,而歎功名之不立,上負先臣未報之忠,下忝伯符知人之明。」孫權「臥薪嘗膽」一事純屬蘇軾虛構和杜撰。即使有,也與越王勾踐八竿子掄不到一塊,毫無相干。

  不過,到了南宋時期,曾開、真德秀和黃震等愛國官吏、學者,時常追憶越王勾踐的英雄事跡,在他們的奏章、著述中,屢次提到勾踐有「坐薪嘗膽」或「臥薪嘗膽」的事,也無非是拿勾踐說事,有針對性地從側面敲打一下一貫懦弱無能的南宋皇帝們。與此同時,不少學者也提出了截然相反的觀點。如南宋學者呂祖謙在《左氏傳說》中,卻說吳王夫差曾「坐薪嘗膽」。到了明代學者張溥作《春秋列國論》時又說:「夫差即位,臥薪嘗膽」。之後,清代歷史學家馬驌在編寫《左傳事緯》和《繹史》時,仍然把「臥薪嘗膽」之事繫於吳王夫差名下。

  清朝時才最後成型

  清初吳乘權在編寫《綱鑒易知錄》時記載:「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臥薪嘗膽」。蒲松齡在一副流傳甚廣的對聯中也明確寫道:「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乾隆時蔡元放在修訂的《東周列國志》中又云:「(越王勾踐)累薪而臥,不用床褥;又懸膽於坐臥之所,飲食起居必取而嘗之。」此事就此成了「定說」。

  不少人對於「臥薪」的記載最早出現於宋代,可能不同意。他們認為《吳起春秋》中所記越王勾踐「目臥則攻之以蓼」,這種「蓼」菜積聚得多了,就成為「蓼薪」,就是「臥薪」之意。所謂「蓼」,清代學者馬瑞辰曾解釋為「辛苦之菜」(《毛詩傳箋通釋》卷六)。他們認為越王勾踐那時日夜操勞,眼睛疲倦得想睡覺(「目臥」),就用辛辣、味苦的蓼菜(「蓼薪」)來刺激眼睛,打消睡意。按照這種說法,「嘗膽」是讓味覺感到苦,「臥薪」是讓視覺感到苦。

  自漢代始記的「嘗膽」和自宋代才見的「臥薪」,是歷史上真有其事,還是出於誤傳?越王勾踐曾「枕戈嘗膽」,還是「臥薪嘗膽」?「臥薪」是想睡覺時用「辛苦之菜」刺激眼睛,還是睡在硬柴上磨煉筋骨?細究史料,其中真偽自現。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