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紀事 | 陽光歷史

 



「大漢」民族險些被滅族:誰拯救了「大漢」民族?

 「大漢」民族險些被滅族:誰拯救了「大漢」民族?
  「大漢」民族險些被滅族、誰拯救了「大漢」民族?  西晉(265~317年)滅亡後,五胡亂華(匈奴、鮮卑、羯、氐、羌)中國北方進入了混戰年代從(317~581年)的漢族居民被大肆屠殺,成為待宰的羔羊。  冉閔:最為今人所知的是屠殺胡人的命令,即殺胡令:「內外六夷,敢稱兵杖者斬之!」他是拯救了漢民族的抗胡英雄;在大混戰中,羯族與匈奴在血腥的民族報復中被基本殺絕。352年,冉閔為慕容俊所執後斬於...



抗戰中的滇緬公路:西南大後方的補給大動脈

 抗戰中的滇緬公路:西南大後方的補給大動脈
    1937年11月確定線路,12月開工的滇緬公路,就是在這樣的危機中開始修築的。   「血路」   修建之初,這條東起昆明、西至緬甸臘戌,全長1146.1公里的公路,重要性並不明顯。次年起擔任滇緬公路運輸管理局局長的譚伯英回憶:「1937年,就在滇緬公路剛剛開始修築時,人們根本無法意識到這條公路將在中國和世界的歷史上扮演一個什麼樣的重要角色。那時上海還沒有淪陷,大部分的海港仍然...



解密:商鞅為何會在秦國得到重用來主持變法

 解密:商鞅為何會在秦國得到重用來主持變法
商鞅是衛國的公子,姓公孫,所以又稱之為衛鞅、公孫鞅。他曾經在魏國國相公叔座手下做過一個小官,公叔座知道衛鞅有能力,還沒有等到向魏王推薦,公叔座就得了重病。魏惠王親自去看望公叔座,問他後來的繼任人選。公叔座說:「我的中庶子公孫鞅雖然年輕,卻是個奇才,希望大王能把國政交給他,由他幫您治理國家。」魏惠王聽後沉默不應。當魏惠王將要離開的時候,公叔座屏退左右隨侍人員說:「大王假如不...



解密:張學良為何會同意東北易幟歸順中央政府

 解密:張學良為何會同意東北易幟歸順中央政府
祭告典禮只是一個必要儀式,大家齊集北平,主要還是為了開善後會議,而善後會議的議程之一,乃是會商東北問題。 蔣介石的幕僚、國民黨元老李石曾在一年前提出過一個「分治合作」理論,主張在特定情況下,允許分立的地方政府在政治、軍事、財政上保有自主地位。蔣介石又考慮到北伐軍若出兵東北,日軍必然又要像濟案那樣加以阻撓,於是便傾向於將「分治合作」理論運用於東北,這就有了改旗易幟。 改旗易幟...



稱霸東海南海的明朝海盜:海外殖民遭遇內外阻力

 稱霸東海南海的明朝海盜:海外殖民遭遇內外阻力
  17世紀左右,歐洲社會正在孕育著近代文明世界的催生,以航海貿易和在世界各地經營殖民地為特徵的世界性經濟交流剛剛拉開帷幕,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蘭人、英國人先後在世界海洋上縱橫捭闔進行冒險征服。當歐洲人在世界無序狀態和叢林原則主宰下建構著現代世界體系的雛形時,那些順勢而為的國家都先後為自己進入現代國家撈到了「第一桶金」,從而確立未來幾個世紀在世界上的強勢地位。當世界進入醞釀...



大明帝國的不世武功:揭開倭寇和各國侵略的結局

 大明帝國的不世武功:揭開倭寇和各國侵略的結局
  1,洪武二年常遇春,李文忠攻開平之戰,一舉拔掉元上都,元順帝倉皇逃竄,一年後病逝,此戰後,明朝修築了開平衛,俯瞰整個北方蒙古草原,之後的幾十年,雖然蒙古人偶有勝仗,但基本都是被明軍追亡逐北。  2,洪武二十一年藍玉捕魚兒海大捷,滅敵數萬,俘虜七萬多人,北元政權的統治機構被一窩端俘虜到南京來,此戰宣告了北元政權的最後滅亡,從此蒙古高原已不再有如成吉思汗時代統一的政權,之後的...



永貞革新之謎:唐順宗「永貞革新」失敗的原因

 永貞革新之謎:唐順宗「永貞革新」失敗的原因
  唐貞元二十一年(805年),唐德宗駕崩,其子李誦即位,是為唐順宗。順宗上台之後,啟用親信王伾、王叔文、劉禹錫、柳宗元等人,試圖對積弊深重的朝政進行改革。起初,曾雷厲風行地採取了不少措施,但僅經歷了一百多天就以慘敗告終。這場短暫的改革,史稱「永貞革新」,也稱「二王八司馬」事件。  「安史之亂」以後,唐朝的國勢開始走下坡路了,繁華盛世不復存在。唐順宗的父親唐德宗並不是一個昏庸之君...



西夏王朝:一個在古代歷史上被忽略的封建政權

 西夏王朝:一個在古代歷史上被忽略的封建政權
  西夏是指中國歷史上由黨項人於公元1038年至1227年間在中國西部建立的一個封建政權。唐朝中和元年(881年),拓跋思恭佔據夏州(今陝北地區的橫山縣),封定難節度使、夏國公,世代割據相襲。公元1038年,李元昊建國時便以夏為國號,稱「大夏」。又因其在西方,宋人稱之為「西夏」。  唐僖宗時,黨項部首領拓跋思恭被朝廷封為夏州節度使,因平黃巢起義有功,一度收復長安,再次被賜姓李,封夏國公。從此拓...



孔子曾與冉求斷絕「師生關係」:因其為軍閥斂財

 孔子曾與冉求斷絕「師生關係」:因其為軍閥斂財
《史記》卷六十七記載:「冉求字子有,少孔子二十九歲。為季氏宰。」冉求是孔子的學生,很能幹,魯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冉求在跟隨孔子周遊列國時,被魯國的權臣季康子作為人才召回國內,擔任季氏家族的大總管,此後一直受到季氏的重用。尤其是在魯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齊國進攻魯國時,冉求顯示出了卓越的政治智慧和謀略。他先是說服魯國權臣們下了抵抗的決心,然後又親自率軍與齊國作戰,打...



恐怖的日本:500年前就已有了攻佔中國的計畫!

 恐怖的日本:500年前就已有了攻佔中國的計畫!
  三分之二以上的日本戰國大名被第六天魔王制服,剩下的也被打得只有招架的力氣了。當時,幾乎所有的日本人都認為織田信長將終結百年亂世,重新建立武士的中央政府。他自己也是這麼想的,對即將到來的新時代做了一番規劃。1582年夏天,織田信長派出手下的得力干將羽柴秀吉(就是前面提到的那個泥腿子副官木下籐吉郎),去攻打日本西部實力最強的大名毛利輝元。毛利家把全部老本都拿出來了,和羽柴秀吉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