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商鞅為何會在秦國得到重用來主持變法 | 陽光歷史

 

A-A+

解密:商鞅為何會在秦國得到重用來主持變法

2017年01月29日 歷史紀事 暫無評論 閱讀 204 次

商鞅是衛國的公子,姓公孫,所以又稱之為衛鞅、公孫鞅。他曾經在魏國國相公叔座手下做過一個小官,公叔座知道衛鞅有能力,還沒有等到向魏王推薦,公叔座就得了重病。魏惠王親自去看望公叔座,問他後來的繼任人選。公叔座說:「我的中庶子公孫鞅雖然年輕,卻是個奇才,希望大王能把國政交給他,由他幫您治理國家。」魏惠王聽後沉默不應。當魏惠王將要離開的時候,公叔座屏退左右隨侍人員說:「大王假如不任用公孫鞅,就一定要殺掉他,不要讓他走出國境。」魏惠王答應了他的要求就走了。公叔座把衛鞅叫來,對他說:「剛才大王詢問國相人選,我推薦了你。看大王的神情不會同意。我從先君後臣方面考慮,又建議大王不用你就殺了你,大王答應了。你趕快離開吧,不快走就會被殺的。」衛鞅說:「大王既然不能聽您的話任用我,又怎麼能聽您的話來殺我呢?」終於沒有離開魏國。而魏惠王認為公叔座已經是病糊塗了,所以既沒有任用衛鞅,也沒有殺衛鞅。

公叔座死後不久,衛鞅聽說秦孝公在全國招賢,他就西去秦國,通過秦孝公寵臣景監的關係見到了秦孝公。經過幾次交談,秦孝公知道了衛鞅的才能,就把他留了下來並任用。秦孝公三年(前359),衛鞅勸說孝公實行變法。他把自己變法的內容說出來以後,秦孝公覺得這個辦法很好,並任命衛鞅為左庶長。當新法實行了幾年見到成績以後,秦孝公又任命衛鞅為大良造。在秦孝公執政的第二十二年(前340)上,商鞅被封為列侯,封地在商,號稱商君,從此衛鞅成為商鞅。

商鞅在魏國得不到任用,為什麼到秦國卻得到了重用呢?

秦國是較早從他國招攬人才的國家

秦國本來是一個西域小國,夾於西戎和中原國家之間,生存環境要比中原各國惡劣得多。直到周平王東遷洛邑時,因為營救周朝和犬戎作戰、護送平王東遷有功才被封為諸侯國。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秦國才和中原各國打交道。到了秦穆公的時候,他任用了原來虞國的大夫百里奚,把國政交給了他。這比齊桓公稱霸也就是晚二十幾年的時間。百里奚又把一個叫蹇叔的人推薦給了秦穆公,兩人一併得到了任用。百里奚本來是虞國的大夫,晉獻公假道滅虢,百里奚做了俘虜。秦穆公的夫人是晉獻公的女兒,出嫁時,百里奚作為陪嫁的奴隸送到了秦國。百里奚逃到了楚國,秦穆公知道這個人有才能,就想用重金把他贖回來。但他擔心楚國人不給,就用五張羊皮把他贖了回來,所以百里奚被稱為「五羖大夫」。這樣一個奴隸身份的人一下子被重用,並且被授以國柄,實在是難得,要知道,這時候處在春秋初期,並不是爭奪人才的戰國時代。對於這個人的任用還說明,秦國在真心地吸收著中原先進文化,這不能不說是目光遠大。秦孝公下令招賢,說的也是要重整秦穆公的霸業。

士階層要求自己政治上的地位

商鞅變法(前359年)後二十五年,齊國、魏國稱王,也就是說,商鞅進入秦國的時候,歷史早已經進入戰國時期。這時候,全國統一的趨勢已經露出了端倪,無數的小國不是被消滅就是成為附庸,歷史大舞台上只留下七國在表演。和這種統一趨勢所呼應的,就是士這一階層的人活躍於社會的政治生活,總體上就是通過著書立說以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或者是通過依附權貴、說服君主以獲取高位。商鞅雖然是衛國的公子,但這時候的衛國,作為國家早已經是有名無實,國君趕不上他國的一個大夫,他這個公室的公子,社會地位和士沒有大的差別。換句話說,商鞅的成功,最受鼓舞的是士階層,而不是貴族階層。而秦國就是最早把握這一趨勢,滿足士階層要求的國家。秦國在秦穆公時期打敗西戎,擴地千里,稱霸西域後,他也想向東發展,只是因為當時晉國強大,擋住了秦國東進之路。再加上秦穆公死後,秦國幾代君主沒有作為,國家偏居一隅,這才不被他國所重視。秦孝公求賢,說的就是恢復穆公時代的霸業,他所指的賢才,也不僅僅是指大臣,而且還包括賓客。而所謂的賓客,主體就是士,來源絕不限於秦國。

秦國地處西域,他們懂得,要想稱霸必須向東發展,而向東發展就必須接受中原先進的思想和文化。同樣的,具有先進文化且思想活躍又不墨守成規的那部分人正是士這個階層。在這個方面,秦國還有歷史的經歷。當年穆公時代,西戎用了一個晉國人的後代,名字叫做由余,由余出使秦國,穆公知道這個人有才能,非常擔心。秦穆公聽取了大臣的意見,扣留由余不讓他歸國。同時送去女樂迷惑戎王,離間由余和戎王的關係。一年後,由余回國,戎王不再信用由余,秦國派人多次邀請,由余終於投降秦國。三年後,秦穆公採用由余的計謀攻打戎王,終於將戎王打敗,秦國從此再無西顧之憂。

秦孝公要恢復的是穆公的霸業,他應該知道自己國家的這段歷史,懂得人才對一個國家是多麼的重要。所以,他在經過多次和商鞅交談之後,瞭解了商鞅是個人才,果斷予以重用。

六國改革不徹底,選拔人才的範圍狹窄

和秦國相對應的是山東六國。他們在這一時期也都有不同形式的改革,但是,他們的改革都不徹底,尤其是對於貴族利益的觸及。對於人才的需求,這些國家也發佈過一些招賢之類的詔令,但往往是給人一種葉公好龍,做表面文章的感覺。比如說這個魏惠王,他也做出過招賢的決定,但商鞅從他這兒走了,孫臏也從他的眼前走了,這不能不說是對於他招賢的極大諷刺。在六國當中,齊國和三晉國家都是一些新興的國家,按理說他們應該是充滿了活力才對,可惜,他們在最高的權力觀念中卻是新瓶裝老酒,穿新鞋走老路,高層職位仍然由王室所有,人才需求也只限於本國。此後這幾個國家還出現過一個怪現象,不是國君的公子更有名,其中有四個更是名滿天下,這就是所謂的「戰國四公子」。這些公子以養士聞名,動輒食客上千,而擁有國家最高權力的王卻顯得冷落寒酸。這只能說明,這些國家的最高統治者不具有天下眼光。反觀秦國,這種尾大不掉的情形,從來就沒有出現過。燕國後期倒是用過魏國的樂毅,可惜這種臨急抱佛腳式的招賢,隨著國家最高權力的更替,也只不過是曇花一現。燕昭王死了,燕國滅齊的任務還沒有完成,燕惠王就把樂毅免了。這種免職,並不是有了更優秀的人才替代,而是為了燕惠王本人的狹私報復。

總之,商鞅只能在秦國得到重用,也只有秦國才能重用商鞅。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