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乞」字,一個「活」字,我們從中能讀出那個時代所有流民的淒慘和不幸。乞活軍的出現和存在,充分見證了那個歷史大動盪時期的悲壯與淒涼。在十六國時期,北方戰場上曾經活躍著這樣一支特殊的部隊乞活軍。說它特殊,因為它是這一特定歷史時期的一個特殊產物。部隊的組成既不屬於官方招募,也不是民間自發,卻又兼具官方、民間兩種特質,它是由官方組織起來的集體流民,是流民中團結力最強、活動範...
諾門坎事件的誘因:日本九一八後把蘇聯當假想敵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積極實行大陸政策,嚴重威脅著蘇聯遠東的安全,兩國相對平靜的關係被打破。日本扶植清朝廢帝在東三省建立「滿洲國」後,日軍與蘇軍在「滿」蘇邊境上就直接對峙起來,邊界衝突不斷發生,兩國關係演變成武力對抗。
日本開始以蘇聯為假想敵,逐步充實和加強駐屯東北的關東軍,對蘇政策也隨之進一步強硬。蘇聯為確保其遠東領土的安全,不斷增強遠東地區的軍事實力。到1934年6月遠東蘇...
軍史揭秘:工農紅軍長征線路圖是誰制定的?
"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人民軍隊極重視軍政教育,在部隊表現突出的賴光勳被送往江西紅軍學校第五期政治營學習,1933年7月畢業留校,任青年隊隊長。這年11月,賴光勳所在的學校編入彭楊學校,青年隊改為測繪學習隊,賴光勳仍擔任隊長。賴光勳在做好行政工作的同時,刻苦學習測繪技術,掌握了繪圖的基本知識,並能用測繪儀器進行作業。有一次校長陳賡陪同周...
孫承宗和王在晉的爭議:明末國防策略的一次轉變
天啟二年,山海關,一隊由京城而來的官駕魚貫而入,其中兼掌兵部的內閣大學士孫承宗赫然在列。王經略欲盡撤關外諸軍入關,於關外修八里鋪新城,蟲患同學等執意反對,於是引來了他的師父孫閣老來主持公道、判定是非。朝廷派內閣大學士孫承宗來巡閱山海關(其實是來掐架的),剛一落腳他便徑直去找了遼東經略王在晉,還上來就是一通組合拳,王經略顯然沒有準備,幾個照面下來都只有招架之功而沒有還手之力...
武則天臨死前對哪位臣子念念不忘?下遺詔為其平反
武則天雖然恨褚遂良的迂腐,卻不得不佩服他的正直與忠誠。最終,她與自己的內心達成了和解,不想把懊悔帶到另一個世界,這才有了為褚遂良平反的遺詔。 神龍元年(705年),武則天的生命走到了盡頭。彌留之際,她下了道遺詔,裡邊有這樣一句話,特別引人注目:「其王、蕭二族及褚遂良、韓瑗等子孫親屬當時緣累者,鹹令復業。」這相當於給當初因反對自己而遭受迫害的褚遂良等人平反,要知道,當初褚遂良...
劉備一生中錯過了哪些人才?盤點劉備拋棄的將領
劉備的一生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涿郡起兵到赤壁大戰前,人生如浮萍;第二階段從借居荊州到白帝城托孤,輝煌很短暫。 在劉備第一階段的人生裡,避居新野,三顧諸葛亮於南陽,為他設計實現抱負的戰略藍圖,因此他才能夠步入第二階段的輝煌人生。劉備對待人才方面,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有天賦了,涿郡起兵時,有關羽、張飛、簡雍跟隨,轉戰徐州時,又有糜竺、糜芳、孫乾傾情加盟,但終究沒有改變他...
美人計:貂蟬為什麼被說成是史上最早的女間諜?
貂蟬——最早的女間諜 貂蟬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美人之一,「閉月」就是講她。貂蟬也是女間諜的鼻祖之一,她親身實踐了美人計和連環計。 自黃巾農民起義後,東漢政權名存實亡,各地軍閥割據混戰,朝中董卓殺死皇帝,另立陳留王,隻手遮天。東漢大臣王允於是以貂蟬為工具使用連環計對付董卓,使本已混亂不堪的政治局面更加混亂不堪。_ 貂蟬出生在東漢末年江陵的一個沒落家庭。兵荒馬亂的社會使她的父...
諸葛亮被氣死背後的無奈:因過度勞累引發疾病
「說穿了,諸葛亮的死,和周瑜、王朗一樣,最終都是死於一個『氣』字。由於心理失控,以致頑疾纏身,只不過他心理失調的過程比周瑜、王朗長一些罷了。」而這個能氣死諸葛亮的最大兇手當然就是老奸巨滑的司馬懿了。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蜀相》)。千百年來,不少人為諸葛亮這顆「彗星」五十四歲便離開人世而扼腕痛惜。諸葛亮緣何英年早逝?目前,就此討教國藥傳人馮根生。
...
周厲王的「財政改革」:開資源使用收費的先河
周厲王具有兩大突出的性格特點:貪婪與粗暴。他的貪婪倒是事出有因,只不過借助無限蓬勃的潛力而登峰造極,世人皆知。
周朝自昭王開始,就已經走下坡路了,到了穆王,雖有所振興,可無休止的出遊亦給財政帶來了巨大的負擔,甚至入不敷出。而隨後的共王、懿王、孝王、夷王也只能勉強維持局面,所以交到厲王手裡時,已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他面對的是一個空蕩蕩的國庫。
而這個時候,周厲王苦...
古代刺客的由來:士到底該不該為知己者而死?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這句話,相信列位看官都知道。這句話在《史記.刺客列傳》和《戰國策.趙策》中都有提及,究竟哪一個才是出處其實還真說不清楚。史記是由太史公司馬遷所作,戰國策由劉向編撰,有些人便以劉向生活的時代要比司馬遷晚個幾十年來作為判斷的依據,認為史記成書早於戰國策,所以出處應為史記。但戰國策中的篇幅,成文於戰國時期是很有可能的,西漢末年的劉向只是起了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