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兩晉這個一度「一統天下」的王朝,是中國帝王時代裡,延續時間最長的「無錢時代」,儘管錢幣始終在合法使用、流通,但王朝本身從未發行過一枚法定錢幣。有錢的市場需求,無錢的正常供應,終究是非常不方便的一件事,正因如此,晉朝剛剛結束僅10年(劉宋文帝劉義隆元嘉七年,公元430年),定都在建康(南京)的劉宋王朝就不顧自身財政困難,迫不及待地發行了新版銅錢,結束了漫長的「無錢時代」。
...
民國首都的爭議:定都南京或者北京都有利有弊
在清帝宣佈退位後,孫中山按照約定辭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一職,但同時也提出了三個先決條件,那就是:臨時政府必須設在南京;新任?時大總統必須到南京就職並遵守臨時參議院制定頒布的一切法律章程。
孫中山之所以要堅持定都南京並要求袁世凱非到南京就職不可,目的就是要以此來限制袁世凱,因為袁世凱的勢力主要在北方。但袁世凱沉浮宦海三十餘年,他是何等人物,豈有看不出孫中山的用意?又豈有...
明清時代上百萬寡婦的由來:封建禮教日趨嚴格
在清代,除漢族婦女外,旗人婦女受到禮教的觀念影響,也十分重視貞節觀念。特別是旗人作為特殊的社會階層,清朝政府對於旗婦守節加以特別的優恤。旗人的寡婦可以定時從內務府得到的「孀婦錢糧」,這對於一個家庭而言,算是一份穩定的收入。
婦女的寡居現象與國家的政策、社會的風氣有密切的關係。明代以來,朱子學被立為官學,宋儒的「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宋儒程頤曰:「問:孀婦於理似不可...
古人的衣袖是怎麼放東西的?口袋是怎麼設計的
為什麼古人的衣袖橫著手臂的時候能輕而易舉的從袖子裡掏出個千八兩的銀子,垂著手臂的時候又沒東西掉下來,這袖子裡的口袋是怎麼設計的???究竟能裝多少東西呢?
漢代的袖子是琵琶袖(貌似又是垂胡袖),袖口很小,一般跟手腕差不多大小,基本可以放東西。
還有,古人的袖子也有窄袖,就是袖子是直的,請不要被現在的電視劇誤導了,寬袍大袖一般只有貴族會穿,既然是貴族,也沒有帶銀子的必要。...
為什麼宋代以後的文人做官夢想得到「文正」謚號
縱觀歷史,宋代以後,有一個非常奇特的現象,文人做官後,夢寐以求的想得到一個謚號——文正。而作為統治者的皇帝,是絕對不會輕易把這個謚號賜贈給臣子的。能得到這個謚號的人,不管是本謚還是追諡,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他們都是在文壇聲名鵲起、在政壇功績斐然、在民間深受敬仰的人。
宋代的謚舉乃是承唐謚之風,經歷了從文貞到文正的變化,據史書言是為避宋仁宗趙禎名諱故。自此之後,「文正」之謚可以...
古人如何加密公文或信件?多用拆字法、代碼法
現代間諜為了竊取和傳遞情報,身攜許多高科技裝備,比如微型照相機、密碼鎖等。古代人為了加密公文或者信件,會採取什麼方式呢?
拆字法
公元683年,唐中宗即位。隨後,武則天廢唐中宗,立第四子李旦為皇帝,但朝政大事均由她自己專斷。
裴炎、徐敬業和駱賓王等人對此非常不滿。徐敬業聚兵十萬,在江蘇揚州起兵。裴炎做內應,欲以拆字手段為其傳遞秘密信息。後因有人告密,裴炎被捕,未發出的密信落到...
烽火戲諸侯的歷史疑云:寵妃褒姒為何不會笑?
褒姒,西周幽王的寵妃,生卒年不詳。西周的都城在鎬京,就是現在的陝西長安縣西北。褒人所獻,姓姒,故稱為褒姒。古褒國人。褒國立國之地就在今漢中平川中.有謂她是龍沫流於王庭而變玄黿(一種黑色的蜥蜴)使女童懷孕所生女,棄於路被一對夫婦收養於褒。她甚得周幽王寵愛,生下兒子「伯服」。在《國語·鄭語》和《史記·周本紀》裡,都有相關的記載。大致意思是講,夏朝末年,褒人的神靈「化為二龍,以同於王庭...
西夏王李元昊身後王權之爭:權臣和太后窮兵黷武
元昊死後,沒藏訛龐與群臣商議立新君之事。因元昊臨終前曾留下遺囑:傳位於堂弟委哥寧令,大臣們主張按照元昊的遺詔辦,但沒藏訛龐堅決反對。他認為委哥寧令既沒有什麼戰功可言,又不是昊王之子,不能繼承皇位。再說夏國立國至今,都是父死子繼,現在皇后有兒子,而且是昊王的嫡傳子,若立他為帝,國人誰敢不服!在沒藏訛龐的專權下,剛滿週歲的諒祚被立為皇帝,是為毅宗,西夏開國後的第二代皇帝。其...
唐代的揚州讓詩人魂牽夢繞:435首詩篇歌吟揚州
唐代,是揚州歷史上的第二個繁盛時期,很多文人墨客在揚州流連忘返,並留下不少詩詞佳作。
唐代揚州繁榮景象
「唐代,是讓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引以為驕傲和自豪的時代,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繁榮、最強盛的時代,是一個最開放、最浪漫的時代!」昨天下午,講座一開始,華干林稱,「唐詩,則是記錄這個浪漫時代最華美的文字,也是我國古人留給人類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華干林認為,唐代的揚州,農業、...
武則天傳位於誰?武則天為何將皇位歸還給李氏
武則天死後傳位給誰了?武則天歷史回顧。武則天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她協助高宗處理軍國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高宗去世後,武則天權勢空前強大。武則天與唐高宗生了四個兒子,長子李弘早夭。次子李賢被高宗立為太子,這個兒子才能出眾,深得群臣敬服。武則天深感這個兒子是她奪權路上的一大障礙,在680年,武則天派人誣告李賢謀反,廢其太子稱號,不久又派人把他殺死。 於是高宗就立三兒子李顯為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