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討會矛頭直指湯恩伯 1949年5月,上海戰役失敗後,逃台的國民黨軍政人員議論紛紛。當時,湯恩伯部隊裝備精良,然而只抵抗了十多天就全城崩潰。為了弄清失敗原因,蔣介石指示陳誠在台北主持召開一次上海防衛戰失敗檢討會。 7月2日,檢討會在台北一所賓館舉行。出席會議的有軍政大員以及參加過上海防衛戰的師級以上軍官,原京滬杭警備總司令湯恩伯被邀與會作情況報告。 輪到其他人發言時,一些...
武王伐紂的研究意義:中國歷史紀年的重大節點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革命是暴動,是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暴烈的行動。被後世儒家解釋為順天應民的中國第一場"革命"--"武王克商"究竟是怎麼打的?假如紂王並非後世傳說中的無道昏君,《史記》中記載的商紂王軍隊七十萬人臨陣反戈是怎麼回事?更重要的是,這場革命究竟發生在何時?
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偉大國家。人們總是說,中華的文明延傳了五千年,從來不曾間斷。中國人都相信自己是炎黃子...
偽滿洲國成立秘辛:溥儀是如何成為偽滿洲國皇帝?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東北東北的富裕程度超過日本,是亞洲最繁華富裕的地區。直至建國後東北還是中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很多人以為是日本打的基礎,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在東北被日軍侵佔前,東北的經濟、教育等就已經處處都走在全國前列,孫中山曾深有感觸的說:「我們搞三民主義這麼多年,民生竟不如東北的張氏父子了!」張作霖苦心經營東北近二十年,為東北日後經濟騰飛功不可沒。
早在「九一八事變」...
蠟燭的歷史:直到漢朝才出現在中國極為稀少
到了宋朝,蠟燭出現在和西夏的邊境貿易中,作為對外交換的一種商品,說明當時用得已經較為普遍了,但還是比較珍貴的。明清鼎盛時期,對外交流進一步增加,老百姓才有機會用上蠟燭。
在《楚漢傳奇》第80集中,呂雉殺韓信的時候,說不能違了劉邦的旨意,「五種環境不能殺」,即「見天、見地、見光、見銅、見鐵」不能殺。除了有「光」之外,其餘條件都具備了,呂雉問他...
亂國梟雄侯景投梁:因為看不起高歡的兒子高澄
高歡為世子高澄向柔然求婚。柔然頭兵可汗於是將愛女嫁過來,但點名要高歡做她郎君。新嫁娘跨紅鬃馬,身穿行裝,腰佩弓箭,落落大方,送親的少年與新娘相像,他是新娘的弟弟禿突佳。柔然公主在途望見 鳥飛翔,取箭拉弓,一發即中,箭飛 落。大爾朱氏也斜射飛鳥,弦響鳥死。
婁妃深明大義搬出正室,柔然公主安居。高歡去拜謝婁妃,婁妃答禮:「男兒膝下有千金,怎麼向我下跪,你儘管去摟新人作交...
宋代不為人知的一面:科舉比唐朝公平 文人有擔當
錢鍾書曾說:在中國文化史上有幾個時代一向是相提並論的,文學就說「唐宋」,繪畫就說「宋元」,學術思想就說「漢宋」——都數得到宋代。啟蒙主義思想家嚴復說:「若研究人心、政俗之變,則趙宋一代歷史最宜究心。中國所以成為今日現象者,為善為惡姑不具論,而為宋人之所造就,什八九可斷言也。」陳寅恪先生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後漸衰微,終必復振。」
宋代的...
《說岳》27位名將武力大排名:岳飛進不了前10!
本文排名的唯一屬性依據是武將的純武力單挑,包括武功、力量、勇氣、單挑輔助手段(暗器、計謀),這是武將單挑的必備條件,而武將的智力、統御力、指揮才能等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之內。這也就是為什麼本文沒有將《說岳全傳》最重要的人物岳飛大元帥排名第一的原因。 本文鱗選了整部《說岳全傳》中的27名武將,分為青龍級戰將(大致相當於超一流)、白虎級戰將(大致相當於一流)、朱雀級戰將(大致相當於准一...
太康之治是哪個皇帝開創的?太康之治指哪個朝代
太康之治是晉武帝司馬炎開創的。 統一全國後,晉武帝司馬炎雄心勃勃,要當一個人人稱頌的好皇帝。他努力的結果,就是打造出了一個「天下無窮人」的太平盛世。太康年間的這段幸福時光,史學界稱之為「太康之治」。 1 勵精圖治 西晉王朝從建立到滅亡,前後共維持了52年。若從統一中國算起,則只有短短37年。其中,晉武帝司馬炎打造的「太康之治」,是一個當之無愧的亮點。 為打造這個盛世,...
明軍10萬東渡日本:帶回20多個倭寇首級及臣服表
明朝建立前後,倭寇猖獗,邊患頻仍。明太祖朱元璋一怒之下,斷絕中日交往,實行海禁。朱棣奪得帝位後,希望四海賓服,便試著開放海禁。豈料這一來卻讓日本浪人鑽了空子,如潮水般湧來。「倭寇」勢力漸大,越鬧越凶,甚至有時候明朝官軍都不能敵。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記載:「永樂二年四月,夷船一十一隻,寇穿山,百戶馬興與戰死亡。尋寇蘇州府松江府諸處。」 日本浪人僅憑十幾隻木船,在中國...
解密:曹操的特種部隊「虎豹騎」到底有多強大
提起「特種部隊」,人們的潛意識裡往往認為是西方國家的「發明創造」。其實不然,中國早在2000年前就有「特種部隊」了。三國時代,魏蜀吳都有自己的特種兵,而又以曹魏的「特種部隊」最為強悍。這點,在史書《三國誌》和小說《三國演義》中都有描述。
「從征荊州,追劉備於長阪,獲其二女、輜重,收其散率,進降江陵。」以前在《三國演義》裡看到曹操的「五千鐵騎」把劉皇叔追得如喪家之犬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