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二年,山海關,一隊由京城而來的官駕魚貫而入,其中兼掌兵部的內閣大學士孫承宗赫然在列。王經略欲盡撤關外諸軍入關,於關外修八里鋪新城,蟲患同學等執意反對,於是引來了他的師父孫閣老來主持公道、判定是非。朝廷派內閣大學士孫承宗來巡閱山海關(其實是來掐架的),剛一落腳他便徑直去找了遼東經略王在晉,還上來就是一通組合拳,王經略顯然沒有準備,幾個照面下來都只有招架之功而沒有還手之力...
孫承宗是怎麼死的 孫承宗墓在何處
孫承宗怎麼死的
?孫承宗的晚年過的並不順遂,清兵再次入關的時候,已經辭官的孫承宗被明思宗重新召用,雖然重新收復了些失地,但是這作用可以說是杯水車薪,依舊難掩明朝江山的頹勢。
於是孫承宗就向明思宗稱病請辭,但是朱由檢並沒有同意。孫承宗巡視松山、錦州的時候,對關內外的一些事務的一些看法都上書給明思宗,明思宗不但全部都採納了他的意見,而且還嘉賞了孫承宗。不但加封了...
大明王朝的「裝甲車」:孫承宗組建了最早的車營
明朝的火器在當時的世界上非常之出名,可以說是無敵手,而明朝的將軍們也熱衷於發明各種火器,就連現代裝甲車,在明朝的時候都有了雛形,當時叫做偏廂車,與現代的裝甲車十分類似。 明代名將孫承宗組建的車營所用的戰車,有偏廂車、輕車等其制式。雖然已經無從可考,但這恐怕是世界上最類似於裝甲車的裝置。明代宗時,郭登在大同曾經建造用於防守的偏廂車,轅長1.3丈,寬0.9丈,高0.75丈,廂用薄板...
孫承宗簡介:死不降清 滿門殉國的明朝忠烈老將
孫承宗(1563~1638) 明末大臣、抗清將領。字稚繩,別號愷陽。保定高陽(今屬河北)人。 萬曆三十二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進中允,歷諭德、洗馬。泰昌元年(1620)明熹宗即位後,以左庶子充日講官。天啟二年(1622),後金(清)進佔廣寧,明兵退至山海關,他被任命為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尋命以閣臣掌部務,督理薊遼、天津、登、萊諸處軍務。 承宗到職後,整頓營伍,嚴明將吏職守,禁饋遺,絕宴會,罷...
明末孫承宗是怎麼死的:76歲的高齡被活活勒死
孫承宗是中國明末大臣、抗清將領。曾任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自請經略薊遼,到職後親自勘察關外的山川關隘,支持抗清名將袁崇煥、祖大壽等將領,練兵屯田強化邊塞。崇禎十一年(1638)清兵繞道入長城, 深入京都南,進攻高陽城。他率家人及全城鄉民守城抗清,終因清兵勢眾彈盡糧絕,城破被俘,誓不降清,自縊而死。 孫承宗是河北省高陽縣西莊村人,祖上是河南湯陰,洪武年間移民到高陽。孫家一支落戶...
明朝軍事戰略家孫承宗:明朝關寧錦防線的締造者
燕趙多有慷慨悲歌之士——《送董邵南遊河北序》 孫承宗,高陽人(河北人),萬曆三十二年進士,天啟二年以帝師身份督遼,修築寧錦二百里防線,統領軍隊十一萬,功勳卓著,遭到魏忠賢的妒忌,辭官回鄉。 崇禎二年(1629年),清軍大舉進攻,從大安口直取遵化,快要直逼都城。朱由檢傳旨讓孫承宗去守通州。孫承宗於是領二十七名騎兵出東便門,直奔通州。他到職後,整頓營伍,嚴明將吏職守,禁饋遺,絕宴...
孫承宗後人有多少 孫承宗與孫殿英有關係嗎
孫承宗後人
?清兵最後攻破高陽城,而帶著全家人守城的孫承宗也被清兵給抓住了。而且多爾袞還下令把孫承宗綁在馬尾巴上給活活拖死了。孫承宗的家人也沒有好運氣,孫承宗的五個兒子,六個孫子,還有兩個侄子,八個侄孫全部都戰死了。在這次戰役中孫家還有一百多個人遇難,可以說舉家殉國了。
歷史上關於孫承宗後人的記載非常的少,但是我們根據歷史事件可以推測一下。孫承宗一共有七個兒...
孫承宗是怎麼死的?揭秘明朝第一名帥孫承宗事跡
大概是武俠小說《碧血劍》走紅的緣故,說起明末遼東抗清戰爭的知名統帥,世人首推袁崇煥,事實上,袁崇煥的恩師孫承宗,才是當時的明朝第一名帥。 孫承宗,字稚繩,河北保定人,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生人,自幼家貧,常年給富家擔任家庭教師為生,萬曆三十三年中進士,高居榜眼,後成為明光宗朱常洛和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師,身為兩代帝師,一身「儒」氣十足。 打仗的功底也不差,家鄉高陽自...
解密:從高第取代孫承宗的幕後看明廷的可笑無能
摘兩條看了讓人發笑的記載,取自《熹宗實錄》,讓我們看看皇帝與大臣們都是什麼德性。
廣西道御史趙胤昌疏論大學士丁紹軾,言紹軾初言總兵馬世龍不可用,及再承詰,問忽遊移其詞,若曰去留取自上裁,臣何敢知?蓋不勝反覆之態。乞嚴諭令精白一心,無持兩可。得旨:次輔和衷任事,商確可否,朕所鑒知。言官不得苛求。
大學士丁紹軾疏辯,言皇上英明,千古無兩。內傳東虜已報墊河,世龍為何杜...
崇禎年間慘死的六大賢臣名將:袁崇煥、孫承宗
明天啟七年(1627年)八月,年僅16歲的信王朱由檢即位,成為大明第十六位皇帝。年輕的皇帝勤於政事,以身作則,希望能夠重振大明江山,但事與願違,朝政腐敗已非一日,外有清朝襲擾,內有起義軍流竄,大明朝最終走向滅亡。作為大明朝的最高統治者,明朝的覆滅與崇禎本人也有一定關係,崇禎不會用人,加上性格多疑,致使許多賢臣名將慘死,最終自己也只能絕望的在景山自縊。小編就盤點下那些崇禎年間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