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承宗簡介:死不降清 滿門殉國的明朝忠烈老將
孫承宗(1563~1638) 明末大臣、抗清將領。字稚繩,別號愷陽。保定高陽(今屬河北)人。
萬曆三十二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進中允,歷諭德、洗馬。泰昌元年(1620)明熹宗即位後,以左庶子充日講官。天啟二年(1622),後金(清)進佔廣寧,明兵退至山海關,他被任命為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尋命以閣臣掌部務,督理薊遼、天津、登、萊諸處軍務。
承宗到職後,整頓營伍,嚴明將吏職守,禁饋遺,絕宴會,罷供帳,省參謁,以嚴肅軍紀,振奮士氣。又立東營,建水師,練火兵,改革馬政,提高了關門守軍的戰鬥力。又修築寧遠城(今遼寧興城)。
天啟三年,他出巡寧遠等地,切實地考察了關外數百里內的人情與地形,認為寧遠地當險要,可守可屯,為「必據必爭」之地,主張在此建城,練兵屯田,扼守關外。強調「失遼左,必不能守榆關;失覺華、寧遠必不能守遼左。」他反對經略王在晉、總督王象乾等人在山海關八里鋪築重關劃關而守的消極主張。在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以其耕之人以為戰、其戰之人以為耕的戰略思想的指導下,先後恢復遼河以西疆土四百餘里。以功加左柱國、太子太師、中極殿大學士等。
天啟五年,因總兵官馬世龍進攻柳河失敗,承宗被魏忠賢黨排擠去職。
崇禎二年(1629),後金汗皇太極從大安口進入畿內,進逼北京,他再次被任命為原官兼兵部尚書守通州(今北京通縣),後移鎮山海關,指揮各地援軍將清軍趕出關外,以功累加太傅、太保。四年,又因總兵官吳襄、宋偉援大凌河失敗而罷職歸里。
十一年,清軍深入內地,十一月進攻高陽,這正是孫承宗的故鄉,此時的孫承宗正在城中堅守。
清軍並未發動攻擊,而是派使者圍著城牆大聲吶喊勸降,因為他們知道城中既無將領,又無守軍。可沒想到,換來是竟然是孫承宗在城牆上嚴厲的拒絕。
清軍無奈之下發動了進攻。其實必須猛攻,對於這個小地方,很容易就能拿下。但別忘了,此時站在城牆的是孫承宗。
當看到清軍到來時,孫承宗沒有慌張,他召集全家上下四十餘口,找到了所有可以當做武器的用具,帶著家人,上了城牆。
這一次,沒有援軍,沒有神助,只能靠自己。當清軍看到出現在城牆上的人時,一時之間還有些驚慌,但仔細一看,才發現人群中,竟然全是老弱婦孺。
這仗怎麼打,局勢很明顯。孫承宗不沾任何優勢,但就是在極端劣勢下,孫承宗依然固守,即使戰鬥到最後一人,也要把城門牢牢守住。
第二天,孫承宗被俘,孫氏一家四十餘口,全部殉國,滿門忠烈。
南明福王時,追贈太師。著作收入《高陽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