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毛主席聽《滿江紅》做手術 心跳一點沒變
毛澤東與醫療組合影。(唐由之提供)
毛澤東術後包著眼寫的詩句。
今年9月9日,毛澤東同志逝世31週年紀念日。
30多年過去了,可是中醫研究院眼科醫院名譽院長、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的中醫眼科專家唐由之眼前總是浮現出1974年冬天那獨特的第一面,「第一眼看到主席,和想像中的反差太大,憔悴,頭髮蓬亂。」
在此之後,唐由之用了10個月時間,為毛澤東的左眼施行白內障手術;約定一年後施行的右眼手術卻因主席猝然辭世而成為他此生最大的遺憾。
在那段時間裡,唐由之不僅是一名醫生,為了最完善地保證術後效果,他成了24小時照顧主席飲食起居的貼身人員。正是在這種機遇裡,他看到了毛澤東在辭世前的真實生活。
初逢
主席穿著打補丁舊睡衣
在1974年親眼看到主席之前,唐由之先被領去做了一個神秘的會診。這個會診比他以前做過的任何一個國家領導人都更神秘。「以前的特殊病人,病歷上什麼身份都沒有,但是最後總會讓我們知道一個名字,這位病人直到看到真人前,我都不知道名字。」
在平生第一次見到主席本人時,在醫療組中排第四個進門的唐由之大大吃了一驚。「我們進去的時候,看到一位老人穿了一件毛巾睡衣,是補過的,舊的,穿了一雙拖鞋,頭髮很亂,就在沙發裡這麼靠著。旁邊有位女同志,後來才知道她就是張玉鳳。她告訴主席:主席呀,醫生們來看你了。主席一聽,扳著扶手要站起來。但是他不容易站起來,張玉鳳去攙他。我們看到了就跑過去,說:主席呀,你別起來了,我們是晚輩,你請坐,我們今天來給你檢查眼睛的。我們一一通報姓名,第二個通報的是同仁醫院的張曉樓。毛主席很幽默,一聽他叫張曉樓,說那你住的房子永遠大不了了,你是小樓嘛。
那一瞬間,唐由之心裡百感交集,既興奮,又難過,還感到無比意外。「和報紙上登的照片太不同,反差太大,當時很難受的。」
診斷
醫生緊張血壓驟然升高
「主席的咳嗽相當厲害,痰很多。主席的旁邊有個痰盂。如果翻翻過去主席接待外賓的資料,你就會看到他旁邊有一摞很高的毛巾,地上有一個痰盂。我們面對面檢查後,發現他這個咳嗽對於手術來說不得了。西醫的白內障手術一般我們縫五針,他咳得厲害,這五針容易裂開。哪怕只裂開一兩針都不得了,眼睛裡邊的其他組織,像虹膜、玻璃體呀都要往外跑,更嚴重的說不定會造成其他的問題。」
經過這次面對面的觀察,他隱約預感到,手術的任務很可能落在自己身上,因為醫療組裡僅他一人是中西醫結合專家。他擅長的中醫金針撥障術在黑眼球與眼角中間處切口,不足2毫米的切口並不需要縫針而且傷口也非常容易癒合。根據毛澤東的身體狀況,很可能更加適合這一中醫傳統手術方法。他變得非常緊張,40多歲的人猝然血壓升高。
為了舒緩他的緊張情緒,周恩來總理特意委派他去設計整套的手術室設備和器械,包括輪椅、擔架都要設計。因為毛主席強調,不要進口的,全部要國產的。
整段經歷,唐由之連家人都沒透露過一句。他把所有的壓力都埋在自己心裡。期間,這位當時還不是黨員的眼科大夫卻要去參加政治局擴大會議,為了討論毛澤東的病情和手術方法。
在會議上,他看到了江青。「總理問西醫:有多大把握?張曉樓說他有85%的把握;又問我有多大把握,我說我們也有85%。實際上不止,我想西醫也不止85%,都是留有餘地的。」此時,坐在鄧小平、葉劍英、周恩來後面的江青正拿著一個盤子在吃夜宵。「只有她一個人在吃,我覺得她不認真。我回答85%的時候,她鼻子裡邊哼邊冷笑:你們也要85%。」
一聽這種質問,唐由之坐不下去了,他立即站了起來。周恩來立即給他解圍,「總理一擺手叫我坐,他說他知道我在福建、廣西做了這種手術做了不少,反映還不錯的。一邊說一邊叫我坐下。」
術前
動用唐詩說動主席
在唐由之行醫的一生中,毛澤東是一位性格最特殊的病人。「普通的病人在手術前總是追著問我效果、併發症等,主席從來不問。」在和毛澤東相處得比較熟悉後,「主席坐在沙發裡,我就蹲在他的旁邊,拿他的手來比劃,眼球是圓的,拿他的手來比劃一個眼球。他很認真地聽,但是卻並不發問。」
唐由之沒想到的是,雖然因為白內障已經有一年多時間看不到東西了,但是最終說服毛澤東接受手術並不簡單。
「他不太願意,有人告訴過我,主席對醫生的講話,十句話只相信三句。我想主席這個人很健魄、很自強,他寧願動員自己身體裡的抵抗力來克服病痛;第二,主席清楚,醫生對他肯定無微不至地照顧,就是三分病也要說它個五六分、七八分病,怕他不重視,猜到了我們的心態。」
「最重要的是,他不想因為治病影響工作,他眼睛看不見,照常工作。他已經看不見一年多了,周總理曾經把自己的老花鏡送給他。後來別人拿來放大鏡,後來放大鏡越來越大,很大的放大鏡主席也看不見。」
最後唐由之說服主席初步同意,是動用了兩句唐詩,「我跟他說,盒中空燃決明丸,就是有了病吃中醫的藥丸;金針一撥日大空,用針撥白內障一撥當然就豁然開朗了。唐詩裡就已經有這個說法了。主席被說動了。」
術中
主席心跳一點也沒改變
術前,唐由之需要十天的時間作藥物過敏試驗。然而第十天到了,毛澤東始終沒有發話。1975年8月23日那天,大家一直等到晚上11時許。我進去看到主席剛睡醒,他側過頭來說,「你們都準備好了?有問題嗎?」
「我說:有問題,準備時我給你沖洗淚道,您在沙發上頭動了一動,我知道我沒有麻醉好,使你有些疼了。他一聽哈哈笑了,做。他就做了。主席他不怕別人有一些小缺點,怕別人隱瞞缺點。你實事求是,他感覺就安心了。」
此時,距離第一次給主席會診到這一天,唐由之已經為此準備了240多天。「但我不能緊張,我一緊張,大家就更緊張了。我攙著主席走到手術室,一邊走,他問音樂準備了沒有?我說我沒準備,他笑嘻嘻地讓張玉鳳去把《滿江紅》的彈詞用錄音機放出來。」
手術進行得異常順利,因為全神貫注,唐由之一句音樂都沒聽進去,但是最後心臟病專家告訴他,手術中毛澤東的心跳一點也沒改變。「我感覺他真是一個了不起的人,勝似閒庭信步。」
術後
主席醫生發生「衝突」
唐由之沒想到,更大的考驗在術後。「我當時跟主席說要三天後才能拆掉紗布,結果他是這樣算的,頭天晚上11時做的手術,過了12時就是第二天了,再過一天就可以拆掉了。
那天他換藥,他發現左眼能看東西了,就再也不肯包上了。」
「實際上只是過了兩天,這樣很容易引起感染。我也不知哪來的勇氣,我說主席我什麼都可以聽你的,但今天你要聽我,我要為全國人民負責。他很堅持,爭執了幾句後,他做了一個他特有的動作,讓我們走。但是我始終不走。
又爭執了好長時間,最後大家採取折中辦法,我們做了一個眼罩,是塑膠的,有孔,罩到他的左眼上,這樣又看得見,手又碰不著,大東西也不會掉進去,可以防止感染。」
可是毛澤東的眼睛一能看見東西,就馬上投入工作。在手術後第4天,毛澤東會見來賓。唐由之擔心出現意外,坐在書房的門口足足等了四個多小時。「張玉鳳出來了,說主席的左眼很不舒服。我跑進去一檢查,幸好眼罩還在,沒那麼快感染。沖洗好了以後,趕緊再給他包紮。」
「主席沉默了很久後說,『你勝利了!』我笑說,『主席您也勝利了!』這回他老實了,聽我的話願意再包三天。」說到這裡,唐由之眼前似乎又看到那位最不聽話的病人。
飲食
吃武昌魚不吃紅燒肉
為避免可能引起的任何感染,10個月裡唐由之一直密切照顧著毛澤東的24小時飲食起居。對於領袖的晚年日常生活,他看得無比真切。「主席的床很特別,一張木板雙人床。床頭底下墊著木頭,床頭高、床腳低,硬的。我想這是因為他的肺有問題,稍微傾斜,痰液不容易堵在喉嚨。」
「床單都是補過的,雙人床上一半是擱書的,那個書擱得這麼高,高高低低的好像是睡著一個人。床角的右邊還擺放著一台電視機,唯一進口的電器。但是他那時已經看不到了。」「主席晚年實際上已經不吃紅燒肉了」,唐由之笑說。他看到毛澤東晚年的伙食每天幾乎都一模一樣——一小碟武昌魚,只有尾巴,清蒸;一小碗青菜,一碟子三片白切肉。一碗醬油、放一點香油,白切肉蘸一蘸就這麼吃了。還有一點辣椒醬,天天如此。」
生活
讀宋詞時突然痛哭
「人家說主席哭過三次,我覺得至少是四次。」毛澤東在這位為他重新帶來光明的眼科大夫面前,有過一次激烈的情緒爆發。那時白內障術後不久,很快毛澤東能夠自己看文件看書了。有一天,唐由之在毛澤東的書房裡陪他看書,忽然聽到他大哭起來。「我陪在他身邊的日子裡,一直看到他很平和的,連脾氣都沒怎麼發過,當時把我嚇壞了。」
這一次毛澤東哭得老淚縱橫,非常淒涼。唐由之在一旁手足無措,急得自己也想哭,因為他知道毛澤東剛動完手術眼睛不能哭,一哭眼睛要壞的。主席哭了大約一刻鐘,稍微平靜下來,叫我過去,看他手裡的書,我看到那是一首南宋詞人悲歎南北分離不能統一的詞。第二天,毛澤東把這首詩的複印件送給唐由之。它和毛主席用過的手術器械一起,被唐由之保存至今。
「主席是個心理非常強韌,但是感情非常豐富的人。」唐由之說,術後兩小時,凌晨一時多,聽到毛澤東醒來,他急忙趕過去,「主席在說些什麼,我聽不懂,問主席。他兩隻眼睛包著,拿一張紙,用鉛筆寫了:豈有豪情似舊時,花開花落兩由之,何期淚灑江南雨,又為斯民哭健兒。這是魯迅的詩,其中有『花開花落兩由之』一句,有我的名字。」
唐由之問毛澤東要來做紀念,毛澤東答應了,並簽上了自己的名字。在唐家,記者看到了這幅字的複印件,上面的字體,因為蒙著眼睛而顯得有點歪扭,卻依然能看出毛澤東字體的獨有風韻。
更讓唐由之驚歎的是,寫完後,毛澤東讓張玉鳳到他「左邊書架上面,第幾個書架,第二層,《魯迅全集》第幾章,拿出來給唐大夫看一看」。她拿出來一翻就是這首詩。我想主席真了不起,記憶力真好。這首詩唐由之一直珍藏著,「文革」結束後,他捐贈給了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