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據報孔明出兵兩次,曹真損兵折將。群臣力勸興師伐魏,以圖中原。張昭建議孫權,先就皇帝位,然後興兵。於是改年號為黃龍元年,謚父孫堅為武烈皇帝,兄孫策為長沙桓王。立孫登為太子,大封群臣。劉禪獲悉,詢問孔明意見。孔明說派專使致賀,請孫權伐魏,兩方配合。孫權依陸遜建議,虛作起兵之勢,遙與西蜀相應。實際上等待時機,乘虛取中原。孫明當然知道孫權不會真誠合作,他只是安住孫權的心。叫...
國民黨將領白崇禧的「戰神」之號從何而來?
白崇禧是中華民國的陸軍一級上將,首任國防部部長,在中國近代史上,尤其是軍事史上佔據著重要地位。 早在1935年的時候,廣西就出版有《白副總司令演講集》,抗戰爆發後又陸續出版有五卷本的《白崇禧言論集》。1938年3月,第一本關於白崇禧的傳記《白崇禧將軍傳》由新中國出版社出版。兩個月後,建國書店又出版了《李宗仁與白崇禧》一書。此後數十年中,陸續有白崇禧的傳記問世,尤屬台灣「中研院近...
美國海員馬吉芬:因為北洋水師的失敗而自殺
去年是中日甲午戰爭爆發120週年。除了寧死不屈的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這支隊伍裡還有一位美國海軍軍官。這位鮮為人知的洋軍官名叫馬吉芬,曾指揮大清「鎮遠」號裝甲艦,在黃海大戰中,與日本聯合艦隊殊死拚殺。
馬吉芬何許人也?他是一個為中國海軍而生、為中國海軍而死的美國青年,死時年僅37歲。1860年12月13日,馬吉芬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一個背景顯赫的軍人世家。他17歲就考上了印第安納波利...
可以和諸葛亮並稱的名相呂端:贊「大事不糊塗」
呂端不是進士出身,但他最後卻成為宋太宗、宋真宗時期的宰相。
呂端,字易直,幽州安次(今河北廊坊)人。呂端是恩蔭入仕的,其父呂琦,曾任後晉兵部侍郎。父親死後,朝廷撫恤老領導家屬,給呂端安排了一個名為「千牛備身」的侍衛職務,呂端從此步入仕途。五代亂局中,他曾歷任國子主簿、太僕寺丞、秘書郎、直史館等職。宋朝建立後,呂端歷任太常丞、浚儀知縣、洪州知州、成都知府、參知政事等職,...
揭秘:在竹林七賢中誰是最懂得明哲保身的人
竹林七賢是魏晉時代的一道獨特的風景,生當魏晉交替之際,一些文人往往嘯傲竹林,不諳世事,詩酒寄傲,不拘禮法。傑出人物就是嵇康與阮籍,可是人們常說也有名不副實的,比如王戎。王戎,山東琅琊人,名將王渾之子。山東琅琊是王氏望族,祖父父親都是朝廷重臣,所以王戎一生下來就是做官的命,這正是當時所說的:上品無寒門嗎。幼年的王戎很聰明而且不愛錢財,很讓人尊敬。王戎小時候和別人玩耍,在路...
揭秘乞丐武訓:史上唯一被載入正史的千古奇丐
青史之上,無奇不有。 晚清光緒年間的一天,一個衣不遮體的乞丐在山東堂邑縣沿街乞討。只見他口中唸唸有詞,連說帶唱,時而裝扮成豬狗的模樣,時而又學驢叫。其惟妙惟肖的表演與好玩的唱段,引得圍觀者一陣陣哄笑。他的唱詞中有這樣的句子:「我乞討,我積錢,修個義學為貧寒。」圍觀者中有不少人搖頭:「乞丐還想興修義學,這不是癡人說夢麼?」 各位看官請注意,以上平凡但有驚心動魄的一幕並非...
揭秘:大清朝歷史上被皇帝賜死的兩名鐵帽子王
1861年,是咸豐當上皇帝的第11個年頭。30歲的咸豐帝,已經是一副未老先衰的樣子。躺在避暑山莊煙波致爽殿的寢宮裡,煙波與往日煙波相似,但他的心情一點也不爽,甚至失去活下去的慾望。他是在外國軍隊逼近京城時,以外出狩獵的名義,又驚又怕逃往熱河的。但他是個皇帝,又是個男人,必須在大臣與皇后貴妃之前掩飾他的心情,以及處於崩潰邊緣的心理。生下來就很弱的身體,此時病得不輕,這讓他預感生命...
盤點: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十大著名的儒將
所謂儒將,蓋指出身讀書人並具有儒雅風度的將帥。一部中國古代戰史,正可謂武將如雲,而儒將卻寥若晨星、屈指可數,而能擠身十大之列的,除出身文人、風度儒雅這兩條基本條件外,還須胸有韜略(最好有軍事理論著作傳世)腹有文墨(棋琴書畫詩詞歌賦俱通)戰績卓著。但諸如曹操,諸葛亮等人,因其本身已經遠遠超過了所謂的將帥行列,所以不考慮將其列入。 孫武 孫武:春秋吳國將軍,可謂世界級的...
從軍事領袖到政治領袖,吳佩孚怎樣實現了華麗轉身
南北戰爭(護法戰爭)期間,因吳佩孚在衡陽擅自停兵主和,並以「學生」的名義與段祺瑞公開辯論,直皖兩派矛盾隨之公開化。再往後,因上海的南北和會吵吵嚷嚷,無果而終,為此,直皖矛盾也在逐步升級。
山東問題的發生,皖系遭到責任追究,這無疑為直系提供了一個亂中崛起的時機。這是一個群雄爭霸的年代,一個派系能否脫穎而出,佔據政治與輿論的制高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領袖人物的目光與膽識。
...
一代名相耶律楚材:一個改變元朝歷史的契丹人
蒙元時期是一個民族紛爭的時期。蒙古族的興起使中原文化又一次與異族文化發生了碰撞。蒙古作為一個草原遊牧民族,其文化是落後的,它的金戈鐵馬征服世界之後,其本有的落後的制度文化能夠使一個地跨歐亞、包括各種各樣文化的龐大帝國正常運行嗎?在逐步的擴張與統治中,蒙古統治者明白只有適應各個不同統治區域的風俗與文化才能鞏固統治,所以在這個龐大帝國的內部,有很多汗國,有多種統治方式。對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