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中的犧牲品:身處大國利益交換下的中華民國 | 陽光歷史

 

A-A+

博弈中的犧牲品:身處大國利益交換下的中華民國

2016年03月08日 歷史解密 暫無評論 閱讀 92 次

  1941年12月,美國和日本開戰後,美國總統羅斯福就開始為一個問題煩惱:從國力軍力上來看,美國打敗日本問題並不大,但問題在於美國打敗日本要花多大的代價。美國畢竟是個民主主義國家,不能像獨裁國家那樣要求人民為了領袖無限制地奉獻生命財產。如果在對日作戰中美國人犧牲太多的話,美國國內的反戰情緒就會抬頭,政府就不得不順應民意與日本中途停戰講和。

  後來美國在朝鮮戰爭、越南戰爭中也表現了美國人的這個特點。其實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也是把賭注放在美國經得起物的消耗,卻經不起人的消耗這個弱點上。日本軍部認為如果日軍給美軍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美國人就有可能患得患失,中途與日本達成停戰協議,默認東亞和東南亞為日本的勢力範圍。

  羅斯福在太平洋戰爭一開始,就考慮開闢第二戰場,讓第三國參戰來分擔美軍的人員傷亡消耗。1942年1月1日在美國的牽頭下,26個國家結成了反法西斯同盟,宣誓共同對德意日作戰。但這些國家大多是弱小國,美國對他們並不抱多大指望。當時羅斯福考慮到能夠有效幫助美國共同對日作戰,分擔美軍人員傷亡的國家只有三個:英國、中國和蘇聯。

  羅斯福首先考慮的是英國,英國人當然是美國最靠得住的盟友,可是英國當時正忙於歐洲和北非戰事,對在亞太地區開闢第二戰場是心有餘力不足。駐香港和新加坡的英軍在太平洋戰爭開戰後不久便戰敗,向日軍投降。不過駐紮印度的英印聯軍還是一隻可以依靠的力量。

  羅斯福第二考慮的是中國,一來中國已經被日本侵略多年,向日軍發動反攻是中國人義不容辭的事;二來中國的人力資源非常充足,不足的只是武器彈藥。所以羅斯福設想了一個「美國人出錢,中國人出力」的方案,美國向中國提供武器裝備,由中國軍隊在中國戰區開闢第二戰場,聯手打擊日軍。但羅斯福對中國軍隊到底有多大戰鬥力心裡沒底。

  羅斯福第三考慮的是蘇聯,蘇軍的戰鬥力強,在戰術上是美軍的最好幫手。但羅斯福不敢肯定斯大林是否願意對日作戰,因為蘇日兩國之間1941年簽訂了「蘇日中立條約」,根據該條約蘇聯有保持中立的義務。羅斯福不知道斯大林是否願意撕毀條約向日本開戰,或者斯大林會為向日本開戰而漫天要價。另外出於防共的考慮,羅斯福也不很情願蘇聯出兵中國和日本,因為這樣有可能使中國和日本「赤化」,成為美國日後的敵人。基於以上的考慮,羅斯福決定首先武裝中國,向中國提供物資武器裝備,試圖讓中國承擔起太平洋戰場的主要角色之一。如果中國實在不行的話,再考慮蘇聯的參戰。

  所謂「蘇日中立條約」是蘇聯在歐戰爆發後,為避免兩線作戰的困境,於1941年4月和日本簽訂的有效期為5年的條約。該條約規定蘇日兩國在條約簽署後的5年間保持相互中立,蘇聯承認「滿洲國」,尊重「滿洲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日本則承認「蒙古人民共和國」,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其實這是兩國對中國領土的瓜分。

  在向中國運送武器物資方面,美國又遇到了難題。因為當時中國的出海口均被日軍佔領,只有通過陸路向中國運送軍備物資。蘇德戰爭爆發後,經由蘇聯的新疆道路已不可用,由印度通往中國的印緬道路成為中國唯一的國際通道。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出兵佔領英屬緬甸,切斷了印緬道路。所以美國希望英印聯軍和中國軍聯手打通緬甸道路,以便向中國運送軍火武裝中國。1942年3月,中國派出緬甸遠征軍,由美國中將史迪威任總指揮,在英軍司令部的統一指揮下試圖奪回印緬通路。

  1942年1月蔣介石出任中國戰區最高司令後,蔣要求美國派一個高級軍官出任中國戰區參謀長。1942年3月,美國總統羅斯福派史迪威任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原是駐中國使館的武官,是個中國通,能講流利的中國話。史迪威對中國社會的實情十分瞭解,他對中國政府的腐敗非常不滿,他常說:「三億九千九百九十萬的中國人是好人,剩下十萬是貪官污吏。」史迪威是理想主義者,對中國的期望很大,他剛上任不久就提出中國軍東進奪還武漢,南進奪取河內的作戰計畫,但蔣介石對他的計畫毫無興趣。不過在史迪威的多次要求下,蔣介石委任史迪威出任緬甸遠征軍全權總指揮,羅卓英、杜聿明任正副司令長官。

  10月6日,羅斯福給蔣介石致電說:可以考慮更換史迪威中國軍隊前敵總司令的職務,但建議保留史迪威對緬甸遠征軍的指揮權。蔣介石拒絕了羅斯福的建議。赫爾利則頻頻勸羅斯福讓步,更換史迪威以換取蔣介石的合作。10月12日,赫爾利給羅斯福去電說:「如總統支持史迪威將軍,則要失去蔣主席,甚至還可能失去中國……請總統另派一位能夠與蔣主席協力合作的年輕將領。」10月18日羅斯福最後決定讓步,調回史迪威,派魏德邁出任蔣介石的參謀長和在華美軍司令。同時,把緬印戰區和中國戰區分離,中國戰區由魏德邁指揮,緬印戰區由索爾登指揮。

  史迪威被召回國,蔣介石甚為高興。10月21日,蔣介石在日記反省錄上這樣寫道:「對此事之隱痛,亦可謂極人生之所未有也。中美已誤之國交,抗戰已頹之形勢,皆得由此啟起機鑰。此後軍事、外交與內政,乃可按計畫實施矣。」10月20日蔣介石在史迪威辭行時對史說:「我們性格各有所長,不如分地工作,各展其長。」蔣介石授予史迪威青天百日勳章,被史迪威拒絕,但史迪威在啟程前,卻向八路軍總司令朱德致電道別。

  史迪威的繼任者魏德邁於10月31日到達重慶,魏德邁比較尊重蔣介石,不像史迪威那樣經常不留情面地批評蔣介石,因此蔣介石對魏德邁很滿意。蔣介石在11月16日的日記中對魏德邁作了一個評價:「此人直諒勤敏,可說毫無城府,與史迪威之性格,適屬相反。而其辦事精神之積極緊張,我國軍人應傚法之也。」

  表面上看,蔣介石在與史迪威的抗爭中贏得了勝利,但蔣介石卻是事實上的輸家,因為蔣介石搞糟了國民政府在美國人心中的形象,使美國不再積極支持蔣介石政府,所以蔣史之爭也為日後蔣介石政府的垮台埋下了伏筆。史迪威被招回後,曾在《紐約時報》上發表過多篇批評蔣介石政府的文章,進一步損壞了蔣介石政府在美國輿論界的形象。史迪威離任後,羅斯福對中國軍隊的抗戰徹底喪失了信心,連向中國軍隊提供武器的熱情也冷卻了。魏德邁上任後,向羅斯福提議用美式武器為中國軍隊裝備三十六個師,並進行美式訓練,但被羅斯福擱置不理。

  更為嚴重的是,蔣史之爭降低了中國在美國人心中的地位。美國預計發動對日本的總攻要犧牲100萬以上的軍人,因此羅斯福希望中國共同出兵分擔美國的犧牲,可是中國的現狀使羅斯福對美中聯軍共同反擊日軍的設想完全破滅,不得不請蘇聯出兵分擔美國的犧牲。當然不給蘇聯好處,斯大林是不肯出兵的,所以1945年美英蘇三國首腦的雅爾塔會議上,羅斯福以出賣中國領土主權的方式,來換取斯大林對日作戰,也可以說是蔣史之爭造成的間接後果。

  蔣介石得知「雅爾塔密約」後非常氣憤,曾一度派繆斌到日本,密談與日本單獨講和之事,但最後蔣介石還是被迫於1945年8月承認了「雅爾塔密約」。蔣經國到蘇聯簽約時,向斯大林解釋中國不能讓外蒙古獨立的理由:「我們抗戰的目的,就是收復失地。今天日本還沒有趕走,東北、台灣還沒有收回,反而把這樣大一塊土地割讓出去,豈不失卻了抗戰的本意?我們的國民一定不會原諒我們,會說我們『出賣了國土』。在這樣的情形之下,國民一定會反對政府,那我們就無法堅持抗戰。所以,我們不能同意外蒙古獨立。」斯大林回答說:「你說的很有道理,我不是不知道。但你也應該知道,今天並不是我求你來幫忙,而是你求我來幫忙。如果你本國有力量,自己可以打日本,我自然不會提出要求。今天,你沒有這個力量,還要講這些話,就等於廢話!」

  雖然斯大林答應羅斯福向日本開戰,但斯大林並沒有準備立即開戰。據最近俄國解密的秘密文件,當時斯大林準備等美日中三國打得筋疲力盡後,再出兵佔領中國長江以北的北方,建立蒙古和滿洲國兩個國家作為蘇聯的衛星國,把中國北部交給中國共產黨,只把中國南部讓給美國。但美國發明了原子彈使斯大林不得不改變計畫,蘇軍在美國投下原子彈後急忙出兵滿洲,但斯大林瓜分中國的計畫已經落空。如果美國沒有發明原子彈,蘇軍出兵中國的結果就有可能使中國出現南北朝鮮那樣的國土分斷結局。

  史迪威本人態度的確比較傲慢,對中國政府和軍隊的領導人缺乏應有的尊重,蔣介石要求撤換史迪威也是情理之中。中國的角度來看,羅斯福強要美國人指揮中國軍隊,無疑是對中國主權的粗暴侵犯。但當時的蔣介石國民政府過於腐敗,國際形象很差,還要依賴美國的軍事支持和經濟援助,所以無法無畏無懼地向美國抗爭。蔣介石試圖對羅斯福說「不」,結果導致羅斯福向蘇聯出賣中國利益、割讓中國領土的結局。總而言之,落後就要挨打受氣,這是近代中國無法擺脫的命運。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