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曾經號稱中國最強軍隊的東北軍正處在落魄時期。熱河戰敗後,東北軍丟了東四省和河北的地盤,十幾萬大軍依靠蔣介石提供補給,一舉一動受蔣節制,境況非常淒涼。背著一個「不抵抗將軍」罵名離開東北的張學良有抗日的決心,不希望參與任何內戰。但結果卻事與願違,不得不接受蔣介石的委派到西北「剿共」。 來到西安的張學良,很自然地結識了時任陝西省主席、國民黨17路軍總指揮的楊虎城。只不...
盤點歷史上醜陋的八大極品男人們:其中文人居多!
當然,能入這個榜的,都是當時那個時代的精英,必然在才華、財富、權力、道德評價上的某些方面無以倫比;惟其如此,他們的醜陋才具有標桿價值和象徵意義。 1、石崇 要人陪葬的超級土豪 石崇以有錢著稱。他和晉武帝的舅舅王愷比賽誰更有錢,王愷以用飴糖和干飯作燃料(「米台糒澳釜」),石崇就用蠟燭當柴燒;王愷作紫絲布步障四十里,石崇就作錦步障五十里以敵之;王愷就用赤石脂塗屋,石崇則塗屋以椒...
《聊齋誌異》之聶小倩 聊齋中的個性女鬼聶小倩
《聊齋誌異》之聶小倩:聶小倩這一人物形象既是蒲松齡《聊齋誌異》一書中的一個人物,也是本文的一位女主人公。由於《聊齋誌異》是一部寫狐鬼為主的著作,聶小倩就是本文中塑造得比較豐滿的具有人性的鬼。由於她的魂魄墮落於苦海,被妖魔而脅迫、攝血害人,但她又與我們通常所認為的鬼的形象有所區別。她具有人性最初的良知,是一個有幾分善良的女鬼,由於她自身得不到自由,被迫去害人,她的本性就不...
唐朝的突厥大戰略:戰爭為主 分化瓦解擊敗突厥
收復東突厥
唐朝的疆域三面都靠著海,東到大海,西到鹹海,南到南海,東北到外興安嶺、庫頁島,極盛的時候是1600萬平方公里,可惜只維持了三年。鹹海雖叫海,實際上是一個湖,在今天的哈薩克斯坦境內;外興安嶺,今天叫斯坦諾夫山脈,在俄羅斯境內;庫頁島今天叫薩哈林島,也在俄羅斯境內。隋唐時期,中央王朝的統治者,尤其是唐朝前期的統治者,比如唐太宗,比較重視民族關係,實行了開明的民族政...
金太宗之後的皇帝是誰?金太宗死後傳位給誰?
導讀:金太宗姓完顏,名吳乞買,漢名晟,金朝第二位皇帝,金世祖完顏劾裡缽第四子,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同母弟,母為翼簡皇后拏懶氏。生於遼太康元年(1075年),初為金穆宗完顏盈歌的養子。1123年即位,死於1135年,在位12年,時年61歲。金太宗死後由誰即位呢?金太宗之後的金國皇帝又是誰呢? 太宗完顏晟,女真名吳乞買,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四弟,金第二代皇帝,1123年即位。天會三年(1125年)十月,令...
宋廷優待士大夫之謎:「刑不上大夫」是後世誤讀
一位開國皇帝在太廟裡立下誓碑,命令子孫為皇帝者,要優待前朝宗室之後裔,且不得濫殺士大夫與上書言事之人,否則天必討滅之。反映出這位統治者胸懷之寬厚,執政之仁慈,這在中國五千年歷史中幾乎是空前絕後的。宋太祖會做這件事嗎?如果太祖沒有做過,那麼又是誰精心編造了這個「太祖誓碑」的故事呢?
據宋葉夢得《避暑漫抄》記載,宋太祖於建隆三年(962)曾密鐫一碑,立於太廟寢殿之夾室,謂之誓...
秦國曾修龐大「鐵路網」 原理與現代鐵路無異
導讀:中國考古界曾驚奇地發現,在河南南陽的山區裡竟然有古代的「鐵路網」。經專家鑒定,是2200多年前的大秦帝國遺存。當年的「鐵路」原理和現代鐵路無異,還是復線。只是車子不是用蒸汽機車牽引,而是用馬力拉動。專家披露了這個比兵馬俑更驚人的龐大「鐵路網」鮮為人知的秘密。 秦始皇的「鐵路」是用木材鋪設的。做軌道的木材質地堅硬,經過防腐處理,至今尚保存完好。不過枕木已腐朽不堪,顯然...
揭秘:古代封建帝王為何多短壽 漢成帝葬身溫柔鄉
導讀:據統計,從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開始,到1911年清朝滅亡為止,經歷了2100多年,大約有60多個王朝、400多位帝王出現在這一時期的歷史舞台上。在如此眾多的帝王中,活到古稀之年以上的只有漢武帝劉徹、三國吳大帝孫權、梁武帝蕭衍、改唐國號為周的武則天、唐玄宗李隆基、宋高宗趙構、元世祖忽必烈、明太祖朱元璋、清高宗乾隆等9人,其餘的帝王大部分都是短命的,他們的平均壽命只有40多歲。 封建...
舊社會也有農民工:民國城市存在的農民工問題
民國的農民工也有兩大特色:第一,大多數人完全丟棄了土地,一旦進城就不再回鄉,不但他們自己進城,連老婆孩子也要接到城裡去;第二,雖然老婆孩子都跟著進了城,這些農民工卻並不在城裡買房。
1935年,一個在上海打拼的青年回到江蘇宜興的農村老家,他「看到生長於斯的故鄉和童年回憶中的景象大有不同」。
不久,這位署名「企之」的青年在上海《申報》上發表了一篇散文,描述故鄉所發生的...
書法家王羲之是怎麼死的?王羲之是累死的嗎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漢族,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在書法史上,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 東晉陞平五年(公元361年),王羲之卒於會稽金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