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舒翰——奪取九曲,成立了宛秀、神策二軍
中文名:哥舒翰
國 籍:唐朝
民 族:突厥
出生地:安西
逝世日期:757年
主要成就:屢破吐蕃、佔領石堡城
奪取九曲,成立了宛秀、神策二軍
官 職: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封 爵:西平郡王
追 贈:太尉
謚 號:武愍
哥舒翰,突騎施(西突厥別部)首領哥舒部落人,唐朝名將。
初為隴右節度使王忠嗣幕府將,能讀《左氏春秋》、《漢書》,頗得士兵擁戴。
天寶六年(747年),王忠嗣提拔哥舒翰為大斗軍副使,遷左衛郎將。天寶年間與吐蕃戰於苦拔海,屢破吐蕃,擢授右武衛員外將軍。王忠嗣為宰相李林甫所忌,故誣陷王忠嗣“欲奉太子”,玄宗以哥舒翰取代王忠嗣。朝廷對忠嗣嚴加審訊,打算處以極刑。
哥舒翰聞知後,極言王忠嗣無罪,請求用自己的官爵來贖王忠嗣的罪,玄宗不聽,走入內宮,哥舒翰一路追隨,“言詞慷慨,聲淚俱下”,玄宗深受感動,遂貶忠嗣為漢陽(今湖北)太守。
天寶八年(749年)六月,哥舒翰統領隴右、河西及突厥阿布思之兵,向石堡城發起進攻。吐蕃憑險據守,唐軍進攻多日,傷亡慘重。哥舒翰大怒,限三日內破城,否則斬殺攻城先鋒官副將高秀巖、張守瑜。三日後,唐軍佔領石堡城。功拜特進、鴻臚員外卿。
天寶十一年(752年),進為開府儀同三司。
天寶十二年(753年)八月三十日,進封西平郡王。
天寶十三年(754年),又拜太子太保,加實封三百戶,兼御史大夫。唐詩中即有一首《哥舒歌》:“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宰相楊國忠厭惡安祿山,知其必反,聯合哥舒翰牽制安祿山。
天寶十四年(755年)哥舒翰因好酒色,患風疾,回到長安,病廢於家。
安史之亂時,名將封常清、高仙芝受誣被殺,唐玄宗命哥舒翰代替高仙芝守潼關(今陝西潼關東北)。哥舒翰到了潼關,風疾愈來愈嚴重,不復躬親,政事悉委行軍田丘良,陣中大將王思禮、李承光爭權。哥舒翰知道敵鋒正銳,應避之以待援軍前來共禦潼關。
此一策略與封常清、高仙芝所部相同。經研擬後,哥舒翰在潼關的二十萬大軍即堅守不出,惟受宰相楊國忠猜忌。
天寶十五年(756年)六月,哥舒翰被迫開關與崔乾祐一戰。出征前,哥舒翰知此行必敗,大哭。靈寶南面靠山,北臨黃河,中間為七十里長的狹窄山道,崔乾祐預先伏兵南面山上,先遣不滿四千羸弱散兵誘敵,或進或退。哥舒翰乘船在黃河上見崔乾祐兵少,命令大軍冒進,於是唐軍進入隘路。
崔乾祐命人縱火焚燒的草車堵塞通道,唐軍被煙焰所嗆,一路大潰。靈寶一戰,全軍覆沒,哥舒翰帶數百騎得以逃脫,至關西驛站,被屬下火拔歸仁等綁至洛邑。次日王思禮自潼關奔回,報明哥舒翰降賊,玄宗授思禮為隴右河西節度使。
安祿山與哥舒翰有舊怨。早年,安祿山欲結交哥舒翰,對其曰:“我父是胡、母是突厥;公父是突厥、母是胡。與公族類同,何不相親乎?”哥舒翰則回答:“古人云,野狐向窟嗥,不祥,以其忘本也。敢不盡心焉!”兩人仇怨日深。
六月四日,次於靈寶縣之西原。八日,與賊交戰,官軍南迫險峭,北臨黃河;崔乾祐以數千人先據險要。翰及良丘浮船中流以觀進退,謂乾祐兵少,輕之,遂促將士令進,爭路擁塞,無復隊伍。午後,東風急,乾祐以草車數十乘縱火焚之,煙焰亙天。將士掩面,開目不得,因為兇徒所乘,王師自相排擠,墜於河。其後者見前軍陷敗,悉潰,填委於河,死者數萬人,號叫之聲振天地,縛器械,以槍為楫,投北岸,十不存一二。
軍既敗,翰與數百騎馳而西歸,為火拔歸仁執降於賊。祿山謂之曰:“汝常輕我,今日如何?”翰懼,俯伏稱:“肉眼不識陛下,遂至於此。陛下為撥亂主,今天下未平,李光弼在土門,來填在河南,魯炅在南陽,但留臣,臣以尺書招之,不日平矣。”祿山大喜,遂偽署翰司空。作書招光弼等,諸將報書皆讓翰不死節。祿山知事不諧,遂閉翰於苑中,潛殺之。
至德二載,安祿山為其子安慶緒所殺,九月二十八日,唐軍進攻長安,安慶緒屢敗,十月十六日(757年12月1日)安慶緒逃往鄴(今河南安陽),臨行前,殺哥舒翰、程千里等三十餘名俘虜。唐代宗贈太尉,謚曰武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