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為何令人砍殺民國總理唐紹儀?唐紹儀之死
1938年9月30日上午,曾擔任民國第一任內閣總理的唐紹儀,被人砍殺於位於上海法租界的住宅裡面。
消息傳出後,輿論大嘩。兇手是誰?眾說紛紜。事後正面,刺殺唐紹儀是不是別人,而是國民黨軍統頭目戴笠手下的特務趙理君。而對這件事知根知底的軍統骨幹沈醉更是進一步認為,刺唐是軍統奉蔣介石之命行事,實屬「誤殺」。對於唐紹儀之死應該說是「晚節未失,慘遭錯殺」。
蔣介石為何要指令軍統特務刺殺唐紹儀呢?
唐紹儀是中國近代史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老家是廣東香山縣(後改為中山縣)。12歲就留學美國,在哥倫比亞大學就讀。後來,做過清朝政府的外交官,幹得甚是出色。辛亥革命後,他得到革命人和袁世凱的推選及任命,成為中華民國第一任內閣總理。
不過,由於與大總統袁世凱在用人、財政、遵守《臨時約法》規定的總理附署權等問題上產生了很大分歧,唐紹儀認為《臨時約法》遭到破壞,擔任總理不足三個月,便憤然辭職。
1912年3月25日,孫中山與唐紹儀在總統府合影
別人做官,是越做越大,可唐紹儀做官,是越做越小——袁世凱死後,唐紹儀先後做過外交總長、財政部長,到1931年,他竟然跑到老家中山縣做縣長,做得還津津有味,幹出了一番成績。後來,毛澤東以此為例,誇他「當了總理再當縣長」,來教育幹部能上能下、安居其位。
1937年7月7日,以盧溝橋事變為標誌,全面抗戰爆發。此時的唐紹儀,已經完成退出政壇,在上海法租界福開森路(今武康路40號),買了一套洋房,過著悠哉樂哉的晚年生活。沒想到,樹欲靜而風不止。
淞滬會戰,上海淪陷後,日本人搞了一個所謂「南唐北吳計畫」,打算「起用唐紹儀及吳佩孚等一流人物」,「建立和平政權」,以取代蔣介石為「談判」對手。一時間,許多日本特務頭子如谷正文、土肥原賢二等和漢奸陳中孚、溫宗堯等頻繁往來於唐府。
這種現象,引起了蔣介石的注意。為了阻止唐紹儀向日軍投降,他安排孔祥熙給唐紹儀傳話,「少老如有所需,擬請隨時電告」。同時,軍統頭子戴笠請在香港的杜月笙給唐紹儀寫信,勸說他離開上海這個是非之地,到香港去生活。廣州抗敵後援會和廣州各界人士分別發電報給唐紹儀,催促他南歸。
不過,唐紹儀不知何故始終沒有明確答覆。
在這種情況下,蔣介石動了殺機。1938年9月28日,蔣介石指示軍統頭子戴笠派一得力人員到上海把唐紹儀除掉。戴笠派黃埔軍校畢業生、他最信任的趙理君赴滬暗殺唐紹儀。
到上海後,趙理君物色到一個叫謝志磐的記者,通過他,瞭解唐紹儀很喜歡收集古董。趙理君便投其所好,打扮成古董商,騙取了唐紹儀的信任。1938年9月30日上午9時許,趙理君和謝志磐帶著一隻南宋御制大花瓶來到唐紹儀住宅,乘唐紹儀認真查看花瓶時,趙理君拿出早已準備好的斧頭,一刀便將唐紹儀砍死。
由於在刺殺唐紹儀時,唐紹儀並沒有明確表示投降日本,軍統也並未掌握他投敵的證據,所以很多國民黨元老紛紛質疑。蔣介石十分被動。為了安撫人心,他下令徹查此案。同時以國民政府主席林森、行政院長孔祥熙等名義,褒獎唐紹儀,並撥付治喪費5000元。此後國史館撰寫的《唐紹儀傳》,稱唐紹儀晚年拒絕被日本人拉攏,「終不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