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名將尋淮洲:土地革命時期最年輕的軍團長
長期以來,人們認為在紅軍中擔任軍團長,年齡最小的是林彪,他25歲(1932年)擔任了紅一軍團的軍團長。其實,紅軍早期著名戰將尋淮洲擔任軍團長時年齡更小,才21歲。
尋淮洲1912年生,湖南瀏陽人。他15歲投筆從戎,隨瀏陽工農義勇隊參加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後隨部隊到井岡山,參加開闢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鬥爭,此後追隨毛澤東艱苦轉戰,18歲當團長,20歲當師長、軍長,21歲就當上了紅7軍團的軍團長,成為紅軍中赫赫有名的高級將領。
隻身奪得10條槍,毛澤東稱讚尋淮洲是「小英雄」
1929年春,紅軍在江西省西南部的遂川縣休整。其時,紅軍的武器裝備十分簡陋,且人比槍多。有情報說,距遂川城約15公里的地方,有一個姓盧的地主老財,家裡有10條槍,但他家家丁眾多,附近還駐有國民黨正規軍。張子清團長經請示時任紅四軍前委書記的毛澤東,決定派時任排長的尋淮洲帶20人去把盧土豪家的10條槍搞過來,強化一下紅軍的武器裝備。
年僅17歲的尋淮洲很愉快地接受了這一虎口奪槍的任務,他決定智取。當天下午,尋淮洲穿上向老鄉借來的一身放牛娃穿的破衣服,帶著一條麻繩、一個殺豬用的鐵鉤子、兩支駁殼槍和兩枚手榴彈,隻身一人冒著寒風、頂著大雪,向盧土豪的宅院出發了。
獨闖虎穴,實在是凶多吉少!大家當時都在為尋淮洲擔心不已。但是出乎他們意料的是,羿天早晨,天剛濛濛亮,尋淮洲就滿頭大汗,扛著10條槍回到了營地,而且沒費一槍一彈,自己也毫沒發無損。
原來,尋淮洲進入盧土豪的宅院時已經是深夜,當時,住在廂房裡的家丁都已進入了夢鄉,只有盧土豪和小老婆在正房裡吃夜宵。他果斷地衝入正房,一把抓住盧土豪的衣領,用手槍頂住他的腦袋時,盧土豪嚇得六神無主,小老婆更是花容失色了!
狡猾的盧土豪弄清尋淮洲的意圖後,怎麼也不肯把槍拱手相送,他先是推說沒有,接著又說親自去取。尋淮洲用槍頂了一下盧土豪的頭,命令他老實點,同時告訴他自己帶來了三個排的人,只要一有槍聲,就會衝進來殺死他的全家,然後放一把火燒掉整個宅院。
盧土豪一聽就蔫了,只好讓他的小老婆去叫醒熟睡中的家丁,把槍乖乖地送到尋淮洲的面前。其中有兩個家丁還企圖反抗,但看到自己的主子已被人用槍頂住腦袋,也就不敢輕舉妄動了。
神氣活現的尋淮洲扛著繳獲的10支槍,命令盧土豪把自己送出村子。臨別時,他還故意像下命令似的說:「一、二、三排,跟我撤!」就這樣,尋淮洲不費一槍一彈,就把10條槍搞了回來,圓滿完成了任務。
聽完尋淮洲的敘述,毛澤東高興地拍著他的肩膀說:「你真是個『小英雄』!幹得漂亮!幹得漂亮!」這一來,尋淮洲在紅軍中名聲大噪。
尋淮洲的部隊活捉了張輝瓚,毛澤東稱讚其指揮有方
1930年12月初,蔣介石在南昌舉行「剿共軍事會議」,任命國民黨江西省政府主席魯滌平兼行營主任,第十八師師長張輝瓚為前線總指揮,調動十萬大軍,限期剿滅江西境內的紅軍。這就是國民黨反動派對我中央革命根據地發動的第一次反革命「圍剿」,來勢甚是洶洶。
當時,中央紅軍僅有4萬餘人,根據敵強我弱的實際情況,紅一方面軍總前委決定「誘敵深入」,實行大踏步後退,並主動撤離了贛江以西的吉安、東固地區,主力退到寧都縣的黃陂、小布一帶隱蔽集結,待機殲敵。
時任紅一軍方面軍政委、中共總前敵委員會書記的毛澤東和朱德總司令研究決定,集中優勢紅軍,巨龍五指出擊,在龍岡殲滅張輝瓚部。此時,尋淮洲已升任紅十二軍三十四師一○○團團長,在這次戰鬥中,他們團的任務是堅守龍岡萬功山主峰。
尋淮洲接受任務後,迅速組織有關人員對地形進行了勘察。12月30日凌晨4時,尋淮洲即率全團輕裝出發,向萬功山急奔。但由於道路難行,他們到達山腳時,戰鬥已經打響。當我軍到達山頂時,敵人也爬了上來,此時,已距山頂不足10米遠。尋淮洲立即組織部隊進行火力阻擊,很快就把敵人壓了下去,佔據了制高點。
張輝瓚也很明白佔領萬功山對戰爭的重要性,他採取組織敢死隊、許以重金誘惑、槍斃後退者等多種方法,企圖攻佔萬功山。到下午兩點多時,尋淮洲組織部隊不僅打退了敵人的18次衝鋒,而且還消滅了大量敵人,使萬功山始終牢牢掌握在我軍手裡,有力保障了整個戰鬥的順利發展,並且大大地動搖了敵人的軍心。
我軍士氣大旺。與此同時,其他紅軍部隊也在取得節節的勝利,張輝瓚的部隊逐漸成了甕中之鱉、網中之魚。到下午3點多的時候,敵人見大勢已去,紛紛舉手投降。至此,戰鬥結束,漫山遍野都是英勇的紅軍將士和飄揚的紅軍旗幟。
此時,尋淮洲已經帶領全團指戰員開始打掃戰場了。很快,有幾個戰士從一個土坑裡拉出了一個肥胖的敵軍軍官,此人正是不可一世的敵軍前線總指揮張輝瓚!
見尋淮洲的部隊活捉了張輝瓚,毛澤東等首長非常高興。毛澤東來到尋淮洲的面前,拉住他的手,稱讚其指揮有方,仗打得很漂亮!
尋淮洲打了許多有名的勝仗,繳獲甚巨。曾五次負傷,犧牲時年僅22歲。
1932年3月,尋淮洲任紅1軍團第15軍45師師長,12月又升任第21軍軍長。他率部參加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作戰,每戰他都身先士卒,指揮得力。1933年2月在第四次反「圍剿」的黃陂戰鬥中,率21軍插入敵後,切斷國民黨軍第52師退路,為全殲該師創造了條件。
1933年6月,尋淮洲任紅3軍團第5師師長,率部參加東方軍,入閩作戰,指揮部隊連戰告捷,獲中央軍委的特別嘉獎令。同年10月任紅7軍團軍團長,此時他才21歲。
1934年7月,尋淮洲率由紅7軍團組成的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從瑞金出發轉戰閩浙皖贛邊,作戰數十次,進入閩浙贛蘇區,與方志敏領導的紅10軍合編為紅10軍團,繼續率部北上。同年12月,在安徽太平(今黃山)譚家橋戰鬥中,他指揮部隊同數倍於己之敵展開激戰。14日,當戰鬥進行到關鍵時刻,尋淮洲親自帶一個排爭奪烏泥關制高點,不幸腹部中彈。在彌留之際,口中還在反覆地念著:「北上抗日!北上抗日!」因流血過多,壯烈犧牲,年僅22歲。
1938年6月陳毅率新四軍第一支隊途經皖南涇縣茂林地區,登上螞蟻山約事崗時,曾寫下了一首詩:「十年爭戰後,國共合作又。回念舊時人,潸然淚沾袖。」詩中回今的「舊時人」,指的是長眠在螞蟻山上的紅7軍團軍團長、北上抗日先遣隊初期的主要領導者尋淮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