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天津武清首現完整明代窯場
京滬高鐵天津段考古獲重要發現
醬釉瓷器、陶器和銀、銅飾件等各類文物百餘件
日前從市文物部門獲悉,由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擔的國家重點建設工程京滬高速鐵路天津段文物保護工作進展順利,目前已完成武清區周立營、青坨、南劉莊,北辰區雙口等遺址的考古發掘,共發掘遺址3處,揭露古墓葬8座,窯址2處,出土有醬釉瓷器、陶器和銀、銅飾件等各類文物百餘件,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京滬高速鐵路天津段北起武清,南至靜海,全長近100公里。2007年6月,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對建設工程沿線進行了全面考古調查,共發現10處古代遺址。去年10月,在建設部門配合下,該中心開始對發現的相關遺址進行考古勘探與考古發掘。
此次考古最為重要的發現是在武清區青坨遺址揭露出保存非常完整的明代窯場遺存。該遺存以陶窯為中心,周圍分佈有制坯場、晾坯場、排水溝、蓄水池等相關重要遺跡,這些遺跡組成一個功能基本完備的窯場體系。
根據出土遺物推斷,該窯場為制瓦作業區。考古專家陳雍說,以往的考古發現僅限於單體陶窯遺跡,而窯址周圍相關功能設施並不十分清楚。此次考古發掘難能可貴的是在有限的作業空間內,首次揭示出天津地區功能完備的古代窯場,大大增加了窯址所蘊含的信息量和研究價值,為今後同類遺存的考古發掘與研究提供了難得的實物資料,在國內同類考古發掘中也是不多見的。在該遺址另外區域還清理了明清時期墓葬3座,出土器物有瓷碗、瓷盤、陶盆、銀飾及銅錢等各類文物。
另外,在武清區周立營遺址還發現元代窯址1處,該窯為圓形,窯室直徑近3米,頂部雖已遭破壞,但下部結構卻非常清晰完整,窯室、窯壁、窯床、窯門、煙道、操作間等結構均保存完好。在窯壁外部填土中還出土了較為精美的黑釉瓷碗等文物。根據窯室內出土的尚未燒造的泥制瓦坯判斷,該窯址為元代燒瓦窯。
此次發掘的青坨遺址和周立營遺址毗鄰,遺址中心區域年代分佈較為集中,均為元代至明代,且分別發現了燒製不同規制建築材料的元代窯址和明代窯址,如此集中的分佈密度,說明此處至少在元明時期應該為該地區重要的建築材料燒製區。上述重要發現為研究該地區當時的聚落形態和社會狀況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學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