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魯迅若活在當代,也會衝進買房大軍
很多年以前,許廣平給魯迅寫信,說她在上海市區悶得慌,趁週末去了一趟南翔鎮,發現那裡實在比市區強得多。第一,天地空曠,空氣清新,到處都是樹木,到處都是溪水,風景好得很。第二,民風淳樸,不像上海鬧市,順手牽羊的小偷多如過江之鯽。第三,也是最誘人的一點,那裡的房價特別便宜,花幾百塊大洋就能買一畝地,花上千塊大洋就能買一幢花園別墅,要是租房子的話,一個月兩塊大洋就夠了。
寫這封信的時候,許廣平已經跟魯迅結婚,夫妻兩個在上海安了家,但是沒有買房——他們一直是租房住。
為什麼都結婚了還不買房呢?
因為上海市區的房價實在太高,魯迅和許廣平根本買不起。比如說魯迅曾經租住的一所老式石庫門,得花5萬塊大洋才能買下來,這還不算契稅、印花稅、契紙費、中證費、測丈費、地保蓋戳費、建設特捐、教育特捐、消防特捐、警務特捐等一大堆稅費。這些稅費加到一起,高達16%,比今日「國五條」的20%也差不多了,這還不算物業稅一節。無怪乎時人抱怨「國民黨稅多」。
那時候魯迅的固定收入是每月200塊大洋,許廣平基本上沒什麼收入,就算兩口子不吃不喝,攢上二十年也買不起一所房子。
不光魯迅買不起,絕大多數勞動者在上海都買不起房子,因為他們比魯迅的收入還要低。上個世紀20年代,上海工廠裡最熟練的技工,月薪也不過三四十塊大洋;在綢緞莊做足10年的老店員,每月平均才掙二三十塊大洋;黃包車伕每月拉夠30天活兒,平均收入還不到20塊大洋。
不但是體力勞動者,就算是頗有名氣的文人墨客,要想買一套房子也十分困難。已經成名的文學家茅盾在雜誌社做編輯,月薪只有100塊大洋;郁達夫風頭最勁的時候,每月版稅不到200塊大洋。
郁達夫散文名篇《春風沉醉的晚上》裡有一位在煙廠上班的年輕女工,每天工作10個小時,月薪僅僅9塊大洋。這麼低的收入,勉強夠餬口和交房租而已,用什麼買房?
既然上海市區的房價太高,魯迅和許廣平為什麼不像今天的小白領一樣,去遠郊買房呢?我估計許廣平也產生過這個想法,因為她在信裡寫到南翔房價的時候,簡直興奮得不得了。但是直到魯迅去世,他們都沒有去南翔買房,也沒有去遠郊的其他鄉鎮買房。究竟為什麼沒有買,我想我能猜到一些原因,例如交通不便(當時從市區去南翔得坐火車,一天只有兩趟車),怕打仗的時候住在那裡不安全等(幾乎每次戰爭都會殃及上海周邊的農村)。
不過應該還有一條原因:民國當局徵收房產稅和交易稅太厲害,遠郊房價雖低,買房和持有房產的成本卻很高。所以說,即便是有了物業稅,房價能不能掉下來也是一個未知數。民國的上海就是一個例子。
現在回想起來,像魯迅和許廣平這樣始終不買房的夫妻在民國很常見。例如梁實秋和韓菁清、郁達夫和王映霞、徐志摩和陸小曼、沈從文和張兆和、鄭振鐸和高君箴??這些文化名人在結婚的時候都沒有買婚房,結婚以後也都是租房居住。只有冰心是個特例,她後來在重慶歌樂山上買了一套二手房,但是她跟吳文藻結婚的時候,婚房卻是在北京西山大覺寺租來的。
也許民國人的居住理念跟今天不太一樣,那時候人們只求有房住,不求有住房,不像咱們現代人,沒有婚房就不結婚,買了房子以後還想再買更大的房子。不過,我並不認為我們應該向民國人學習,因為現在的置業環境跟民國大不一樣。
就拿魯迅來說吧,當時他在上海買房需要一次付清,現在卻可以按揭。當時他買房,需要支付加起來高達16%的各種稅費,以後每年都還要再繳一筆「房捐」和「地價稅」,現在買房的主要稅費負擔只有契稅,最高不會超過6%,至於房產稅,還在很溫柔地搞試點,大多數「房叔」和「房姐」坐擁幾十套豪宅,卻用不著繳納一分錢稅費。
最重要的是,近20年來的經驗教訓一次次告訴我們,買房越早越省錢,買得越多越划算。通貨膨脹這麼嚴重,有點兒錢不去按揭一套房子,難道等著它變成一堆廢紙嗎?
所以每次見到「專家」們譴責現代中國人的居住理念,說正是人人都想買房的心態造成了目前的房價暴漲,我都要回應一句:這種心態不是中國人固有的,它是最近幾十年的變態環境逼出來的。換成魯迅活在當代,他也會衝進買房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