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三國歷史上劉備的東征為什麼敗得那麼慘?
化悲憤為力量的意思,是把悲憤的情緒,轉化成為正義的力量。荊州原本是劉表的地盤,曹操大舉南下,造成赤壁之戰,劉備才有機會佔據荊州的一部分。如果早在劉表去世,劉備便以堂叔的身份,輔助劉表的大兒子劉琦,仍然表奏劉琦為荊州牧。就不會產生「借」荊州這種懸案,省卻了許多無謂的爭執。後來劉備自領益州牧,也應該居於孫劉聯盟的君子協定, 把荊州的一部分歸給孫權。孫劉繼續保持友好關係,也不致產生偷襲關羽的悲劇。東西兩路北伐的計畫,說不定順利完成。劉備那時候再和孫權好好商量,也說不定形勢比人強,整合孫權的力量,共同遠復漢室,達成原先的理想。
現在時過境遷,再來想這些事情,也沒有實質意義。既然最不想看見的事情,已經發生。劉備身負重大使命,在這種關鍵時刻,理應保持高度的冷靜,聆聽各方面的不同意見,以尋求當前最為合理的決策。即使張飛咆哮公堂,相當情緒化。也應該以領導者和大哥雙重身份, 曉以大義。要張飛冷靜下來,實際上等於救張飛一命。在這種情況下,不論先北伐或先東征。由於具有充分的共識,大家精誠團結,萬眾一心。必然有更大的把握,爭取到最後的勝利。可惜劉備憑一時的意氣,連孔明、趙雲的真心話都聽不進去。剛開始可能憑著人多勢大,把孫 桓困在彝陵。大敗朱然於江中,使孫權大受威脅。接著老將黃忠中箭受傷,以七十五歲高齡,戰死沙場。五虎大將已去掉三人,劉備痛不欲生。孫權趁機把刺殺張飛的范強、張達,以囚車遣回蜀營,向劉備求和說:「呂蒙、潘璋、馬忠、糜芳、傅士仁等人,是劉備痛恨的對象,現在都已經亡故。只有范、張二人,尚在孫營,特別把他們囚禁遣返。」劉備如果適可而止,雙方尚有轉圜餘地。偏偏他誓必先滅吳,次滅魏,弄得孫吳同仇敵氣,推出陸遜這位年輕的奇才。劉備聽說偷襲荊州,出於此人的詭計,更是憤怒。並且和關羽一樣,輕視陸遜。於是陸遜的故技,先求和後派遣刺客,然後縱火燒蜀營。和對付關羽的那一套,幾乎相同。
劉備識才、育才、用才,都十分高明,但是臨陣決敵,就不很擅長。得荊州,是孔明的策略。入川成功,由於龐統的規劃。現在自己在戰場上,必須隨機應變,使得劉備雖然以老兵自居,卻不如陸遜這位「黃口孺子」。又因為自己認為頗知兵法,以致移營就涼,而慘遭火攻。孔明聽到劉備的決定,也覺得「漢朝氣數休矣」! 而無可奈何。這一次重大的失誤,使劉備畢生的理想,毀於一旦。但是劉備並沒有悔意,可以證明他的堅決先東征再北伐。並非起於意氣用事,而是意志堅定。當時三國的人才,似乎快要用盡。劉備也許覺得,這樣下去,就算漢室中興,大概也難以恢復元氣。不如在教化方面,立下模範。至於政治方面,留待後人去努力和解決。如果真的是這樣,我們也十分佩服,能夠在繼承帝位,權力慾望高漲的時刻,做出這樣的決定。無論 如何,就教化的立場 ,以義為先, 應該是做人的不二法則。關 羽、張飛如此, 劉備當然不應該例外 。
陸遜靠忍辱功獲勝,給我們什麼啟示?
彝陵之戰,雙方相持了半年之久。劉備為求速勝,使盡了各種手段。年僅卅九歲的吳軍主帥,始終沉得住氣。儘管蜀軍一再挑畔,對吳將口出穢言,導致許多將領按捺不住,紛紛要求出擊。陸遜毫不動搖,展現高度的忍辱功夫,不受敵方的侮辱和同仁的激情所影響。
陸遜以五萬兵力,對抗來勢洶洶的二十萬蜀軍,又是蜀主劉備親自領軍。一方面兵力懸殊,一方面也聲勢不同。吳軍中的將領,有德高望重的老將,有宗室的貴戚,更有躍躍欲試的新人。他們先對陸遜表示不滿,認為害怕到如此地步,實在丟臉。後來發展到各自主張,並不聽從主帥的命令。陸遜先以劉備是曹操心目中的英雄,非同小可來拖延。被逼到無路可走時,只好拿出孫權的尚方寶劍,把大家的氣焰壓制下去。任憑蜀軍怎樣挑戰辱罵,硬是堅持下出。誘使劉備在萬般無奈下,做出了沿江札營以避暑的兵家大忌。迅速地抓住難得的機會,一把大火將蜀軍燒得毫無抬架之力。他年紀輕輕,便能培養出這麼大的忍辱功夫,實在難能可貴。當時東吳求和不得,求戰不能,已經到了存亡的最後關頭。孫權舉止失措,不知如何是好?幸虧及時起用陸遜,並全力支持,給以最大的信任。才能夠起死回生,把劉備逼入白帝城。陸遜的最大貢獻,在使東吳延長了壽命,也讓曹丕對東吳刮目相看,不敢輕忽。 陸遜的忍辱功夫,值得我們學習。因為不能忍一時的氣憤,終將造成莫大的失敗。劉備在這 一方面遠不及陸遜來得穩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