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美俄朝韓五國的教科書如何描述朝鮮戰爭?
美國·教科書名:《世界歷史》(第五版)
課文題目:朝鮮戰爭是中國的不幸
作者:威廉·杜伊科爾、傑克遜·斯皮爾沃格爾(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歷史學家)
出版社:湯姆森·沃茲沃思公司
編者按:美國的公立中小學不採用統一編寫的歷史教科書。本文所參考的高中歷史教科書是現今美國最流行的高中歷史教科書之一。
美國公立高中一般在一年級教授《世界歷史》。關於朝鮮戰爭的章節在本書中被歸入「冷戰在亞洲」目錄。書中談及朝鮮半島雙方時使用的是「北朝鮮」(NorthKorea)和南朝鮮(SouthKorea),為讀者方便,本文翻譯為朝鮮和韓國。全文如下:
朝鮮戰爭幫助冷戰擴散到了東亞。在1894-1895年的日清戰爭後,朝鮮這個中國的附庸國逐漸落到了日本和俄羅斯的掌控之下。1905年日本打敗俄羅斯後,朝鮮被歸並進入日本帝國,並延續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國宣佈的目標之一,就是讓朝鮮擺脫日本的控制。在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夕,蘇聯和美國同意按照38度緯線將這個國家分成兩個不同佔領區。他們最初想在朝鮮半島恢復和平後舉行全國大選,但隨著美蘇關係惡化,朝鮮半島出現了兩個各自獨立的政府,一個是北方的共產黨政府,一個是南方的反共產黨的政府。
兩個政府沿著分界線的對立非常緊張。1950年6月25日,朝鮮軍隊入侵南方,他們的行動顯然得到了斯大林的允許。杜魯門政府立刻命令美國海軍和空軍支援韓國,聯合國安理會還通過決議要求會員國聯合抵制侵略(由於聯合國拒絕將中國席位給予北京的新政府,蘇聯為示抗議沒有出席這次會議)。到9月份的時候,在美國的道格拉斯·麥克壓撒將軍率領下,聯合國部隊越過三八線向北挺進,目的是統一朝鮮半島,成立一個單一的非共產黨的政府。
杜魯門總統擔心,聯合國部隊逼近中國邊境鴨綠江會挑起中國的干預。但麥克壓撒向他保證,中國不會做出反應。然而到了11月份,中國的志願軍部隊站在朝鮮這方開始武力干預,並擊潰了聯合國部隊,將其驅趕回南方。儘管戰爭還在持續,在最初的38度分界線附近最終形成了一個靜態的防衛線。
對很多美國人來說,中國干預朝鮮戰爭是想在亞洲推行共產主義的明顯證據,最新資料也顯示,毛澤東當時認為亞洲正在興起一股革命。但事實上,中國參戰的原因可能很大程度上是擔心敵對的美國在其前沿駐軍,並可能越過邊境發動攻擊。麥克壓撒當時還公開鼓吹轟炸中國東北地區、為攻擊共產黨中國做準備,這進一步加劇了中國的擔憂。
不管怎樣,朝鮮戰爭的爆發對中國來說尤其不幸。在朝鮮入侵韓國後,杜魯門總統立即下令美軍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以防止中國(大陸)進攻台灣。更為不幸的是,戰爭強化了西方對新中國政府的立場,導致中國有20年的時間被主要資本主義大國孤立。美國繼續支持台灣的國民黨政權作為中國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並支持其佔據聯合國的席位。結果,中國無法獲得各種形式的經濟和技術援助,不得不完全依賴於蘇聯。中蘇兩國在1950年簽署了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杜魯門總統擔心,聯合國部隊逼近中國邊境鴨綠江會挑起中國的干預。但麥克壓撒向他保證,中國不會做出反應。然而到了11月份,中國的志願軍部隊站在朝鮮這方開始武力干預,並擊潰了聯合國部隊,將其驅趕回南方。儘管戰爭還在持續,在最初的38度分界線附近最終形成了一個靜態的防衛線。
對很多美國人來說,中國干預朝鮮戰爭是想在亞洲推行共產主義的明顯證據,最新資料也顯示,毛澤東當時認為亞洲正在興起一股革命。但事實上,中國參戰的原因可能很大程度上是擔心敵對的美國在其前沿駐軍,並可能越過邊境發動攻擊。麥克壓撒當時還公開鼓吹轟炸中國東北地區、為攻擊共產黨中國做準備,這進一步加劇了中國的擔憂。
不管怎樣,朝鮮戰爭的爆發對中國來說尤其不幸。在朝鮮入侵韓國後,杜魯門總統立即下令美軍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以防止中國(大陸)進攻台灣。更為不幸的是,戰爭強化了西方對新中國政府的立場,導致中國有20年的時間被主要資本主義大國孤立。美國繼續支持台灣的國民黨政權作為中國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並支持其佔據聯合國的席位。結果,中國無法獲得各種形式的經濟和技術援助,不得不完全依賴於蘇聯。中蘇兩國在1950年簽署了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中國·教科書名:高中歷史選修3《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
編著:課程教材研究所、歷史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
主編:吳偉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7年2月第2版
記述章節:第五單元「烽火連綿的局部戰爭」的第一課「朝鮮戰爭」
朝鮮戰爭的爆發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蘇兩國軍隊進入原為日本殖民地的朝鮮,接受日軍投降。雙方以北緯38度線作為受降分界線,形成了南北兩個佔領區。在美國扶植下,1948年5月朝鮮南部成了以李承晚為總統的大韓民國;9月,在蘇聯支持下,朝鮮北部成立以金日成為國家元首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朝鮮半島出現了兩個對立政權。
20世紀50年代初,美國把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視為自己稱霸全球的最大障礙。在美國看來,朝鮮半島的衝突不僅僅威脅到美國在朝鮮半島的利益,更是「蘇聯發動全球性戰爭的第一階段」。對朝鮮進行武裝干涉,既可以維護和擴大美國在東亞的利益,也可以藉機向全球進一步推行自己的霸權政策,加緊對社會主義陣營的包圍和封鎖。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朝鮮人民迅速攻佔漢城,並向南推進,韓國軍隊節節敗退。這引起了美國的強烈反應。美國利用蘇聯代表拒絕出席聯合國安理會討論朝鮮問題之機,操縱安理會通過了指責朝鮮是「侵略者」的決議,並宣佈武裝援助韓國,並悍然出動第七艦隊進駐台灣海峽,干涉中國內政。7月,聯合國安理會又決定組成「聯合國軍」干涉朝鮮戰爭,美國的麥克壓撒被任命為「聯合國軍」總司令。朝鮮戰爭從內戰擴大為一場國際性的局部戰爭。
同年8月,朝鮮人民軍已佔領了南部90%以上的地區和人口,把「聯合國軍」和韓國軍隊壓縮在東南海岸一帶。為挽回敗局,在麥克壓撒策劃下,美國調集在東亞的全部機動兵力5萬人,在500架飛機和300多艘軍艦的配合下,於9月15日突然在半島中部的仁川登陸,並切斷朝鮮人民軍南進部隊的後路。朝鮮戰場上的對比發生了改變。9月28日,美軍佔領漢城;10月,又越過「三八線」佔領平壤。美軍很快把戰火燒到中朝邊境的鴨綠江畔,並轟炸中國東北地區,嚴重威脅到中國的安全。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1950年10月,金日成向毛澤東主席發出緊急求援電報,請求中國出兵援助。為維護國家安全,援助社會主義國家抵抗外來侵略和干涉,中共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主要領導人進行了慎重考慮,決定組建中國人民志願軍。10月19日,在司令員彭德懷的指揮下,志願軍兵分三路跨過鴨綠江,開始抗美援朝作戰。志願軍利用敵軍輕敵和分兵冒進的弱點,先後取得兩次戰役的勝利,解放平壤,把美軍趕回「三八線」以南。以後雙方的戰線基本穩定在「三八線」附近,進行了三次互有攻守的大規模戰役。
1951年7月,在蘇聯建議下,交戰各方開始進行朝鮮戰爭停戰談判。從此,朝鮮戰爭進入邊談邊打、打打停停的新階段。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佔有數量上的優勢,士氣高漲;美軍在技術裝備上擁有明顯優勢,掌握著制空權和制海權,地面部隊的火力和機動能力很強。但美軍士氣低落,無力展開大規模反擊戰。
經過戰場上和談判桌上的反覆較量,1953年7月,朝鮮停戰協定最後簽字。協定規定,雙方在朝鮮停止一切敵對活動,以北緯38度附近的雙方實際接觸線為軍事分界線,並在協定生效後60天內遣返戰俘。
朝鮮戰爭的影響
朝鮮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以東西方兩大陣營對立為背景的一次大規模局部戰爭。它對主要參戰國及東北亞的國際局勢都造成了深遠的影響,加劇了朝鮮半島的分裂局面。
在朝鮮戰爭中,新中國同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美國進行了三年戰爭,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美國通過戰爭扼殺亞洲社會主義國家的企圖徹底失敗。新中國是在帝國主義勢力把戰火燒到了家門口的情況下,被迫進行「保家衛國」的抗美援朝戰爭。它捍衛了中國的國家安全,支援了朝鮮人民的正義事業,極大地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同時,在這場戰爭中和戰爭結束後,美國對中國實行長期封鎖,致使兩國關係長期處於敵對狀態。
20世紀50年代初,美國把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視為自己稱霸全球的最大障礙。在美國看來,朝鮮半島的衝突不僅僅威脅到美國在朝鮮半島的利益,更是「蘇聯發動全球性戰爭的第一階段」。對朝鮮進行武裝干涉,既可以維護和擴大美國在東亞的利益,也可以藉機向全球進一步推行自己的霸權政策,加緊對社會主義陣營的包圍和封鎖。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朝鮮人民迅速攻佔漢城,並向南推進,韓國軍隊節節敗退。這引起了美國的強烈反應。美國利用蘇聯代表拒絕出席聯合國安理會討論朝鮮問題之機,操縱安理會通過了指責朝鮮是「侵略者」的決議,並宣佈武裝援助韓國,並悍然出動第七艦隊進駐台灣海峽,干涉中國內政。7月,聯合國安理會又決定組成「聯合國軍」干涉朝鮮戰爭,美國的麥克壓撒被任命為「聯合國軍」總司令。朝鮮戰爭從內戰擴大為一場國際性的局部戰爭。
同年8月,朝鮮人民軍已佔領了南部90%以上的地區和人口,把「聯合國軍」和韓國軍隊壓縮在東南海岸一帶。為挽回敗局,在麥克壓撒策劃下,美國調集在東亞的全部機動兵力5萬人,在500架飛機和300多艘軍艦的配合下,於9月15日突然在半島中部的仁川登陸,並切斷朝鮮人民軍南進部隊的後路。朝鮮戰場上的對比發生了改變。9月28日,美軍佔領漢城;10月,又越過「三八線」佔領平壤。美軍很快把戰火燒到中朝邊境的鴨綠江畔,並轟炸中國東北地區,嚴重威脅到中國的安全。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1950年10月,金日成向毛澤東主席發出緊急求援電報,請求中國出兵援助。為維護國家安全,援助社會主義國家抵抗外來侵略和干涉,中共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主要領導人進行了慎重考慮,決定組建中國人民志願軍。10月19日,在司令員彭德懷的指揮下,志願軍兵分三路跨過鴨綠江,開始抗美援朝作戰。志願軍利用敵軍輕敵和分兵冒進的弱點,先後取得兩次戰役的勝利,解放平壤,把美軍趕回「三八線」以南。以後雙方的戰線基本穩定在「三八線」附近,進行了三次互有攻守的大規模戰役。
1951年7月,在蘇聯建議下,交戰各方開始進行朝鮮戰爭停戰談判。從此,朝鮮戰爭進入邊談邊打、打打停停的新階段。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佔有數量上的優勢,士氣高漲;美軍在技術裝備上擁有明顯優勢,掌握著制空權和制海權,地面部隊的火力和機動能力很強。但美軍士氣低落,無力展開大規模反擊戰。
經過戰場上和談判桌上的反覆較量,1953年7月,朝鮮停戰協定最後簽字。協定規定,雙方在朝鮮停止一切敵對活動,以北緯38度附近的雙方實際接觸線為軍事分界線,並在協定生效後60天內遣返戰俘。
朝鮮戰爭的影響
朝鮮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以東西方兩大陣營對立為背景的一次大規模局部戰爭。它對主要參戰國及東北亞的國際局勢都造成了深遠的影響,加劇了朝鮮半島的分裂局面。
在朝鮮戰爭中,新中國同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美國進行了三年戰爭,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美國通過戰爭扼殺亞洲社會主義國家的企圖徹底失敗。新中國是在帝國主義勢力把戰火燒到了家門口的情況下,被迫進行「保家衛國」的抗美援朝戰爭。它捍衛了中國的國家安全,支援了朝鮮人民的正義事業,極大地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同時,在這場戰爭中和戰爭結束後,美國對中國實行長期封鎖,致使兩國關係長期處於敵對狀態。
朝鮮中學教材中有關「6·25戰爭」的主要內容
一、南朝鮮侵略朝鮮的戰爭準備
1.政治生活的法西斯化
1948年12月1日炮製了《國家保安法》;1949年初炮製了《報刊法》,完全抹殺了輿論和出版的自由;之後,又陸續製造了《國防警備法》(1948年7月)、《國軍組織法》(1948年11月)、《兵役法》(1949年3月)等其他一系列的反動法律,由此全面確立了法西斯統治機構的傀儡體制。
2.鎮壓革命力量
1完全禁止了民主主義政黨和社會團體組織的活動
1949年9至10月期間,強制解散了132個政黨和社會團體組織。
2鎮壓濟州島人民的反抗
在美國軍事顧問團團長羅伯特的指揮下,美帝國主義和南朝鮮傀儡軍隊於1948年鎮壓了濟州島人民的反抗鬥爭,屠殺了7萬多人,相當於全島人口的四分之一。全島400多個村莊中的295個村莊,約1萬戶民居被燒為灰燼。
3鎮壓麗水軍人起義
為了鎮壓麗水軍人的起義,1948年10月美帝國主義和南朝鮮傀儡軍隊動用了飛機、坦克和軍艦,縱火燒燬了5000多戶居民的房子,野蠻屠殺了6000多名無辜的百姓。
3.為戰爭做準備的「援助」
美帝國主義炮製了《相互防衛援助法》(1949年)和《軍事援助雙邊協定》(1950年1月),特別是1950年2月美國國會通過了對南朝鮮的《援助法》之後,進一步擴大了對南朝鮮的直接軍事援助,另一方面所有的援助資金只用於侵略朝鮮的戰爭。
4.擴大傀儡軍隊
南朝鮮傀儡軍隊在改編之前不過是區區5個旅,1949年年末武裝力量已增加至8個步兵師團和一個裝甲連隊、2個獨立營、6個105mm曲射炮大隊。此外,還擁有了數千名的海軍、空軍部隊和5萬名的戰鬥警察部隊。之後,到1950年6月,南朝鮮傀儡軍隊增加到了15萬人。
美帝國主義不斷增加軍事援助,大規模地向南朝鮮供給軍艦、飛機、坦克等戰鬥武器和戰鬥器材。
5.加強推進南朝鮮軍事基地化
推進軍用道路、港口、飛機場的建設與改建工程,在重要地區構築永久性軍事設施,沿著38°線全域築造了戰壕等防禦工事。
6.進行蓄意的武裝挑釁
美帝國主義從1947年開始就不斷地進行武裝挑釁,僅1949年就共有1863次武裝侵犯。
到1949年止,美帝國主義在對朝鮮的武裝侵犯中,不惜動用了南方傀儡軍隊的81步兵師團和首都師團的營連部隊、虎林部隊、白骨兵團等連隊,投入了師團規模的兵力,甚至調動了特殊部隊、海軍和空軍。
1949年,美帝國主義已經完成了對朝鮮的武力進攻計畫的準備工作。然而,南方傀儡軍隊在38°線區域的武裝侵襲中一直遭受著慘敗,因此美帝國主義和南方傀儡政權不得不對「北伐計畫」重新進行全面的商討和修正。
4.擴大傀儡軍隊
南朝鮮傀儡軍隊在改編之前不過是區區5個旅,1949年年末武裝力量已增加至8個步兵師團和一個裝甲連隊、2個獨立營、6個105mm曲射炮大隊。此外,還擁有了數千名的海軍、空軍部隊和5萬名的戰鬥警察部隊。之後,到1950年6月,南朝鮮傀儡軍隊增加到了15萬人。
美帝國主義不斷增加軍事援助,大規模地向南朝鮮供給軍艦、飛機、坦克等戰鬥武器和戰鬥器材。
5.加強推進南朝鮮軍事基地化
推進軍用道路、港口、飛機場的建設與改建工程,在重要地區構築永久性軍事設施,沿著38°線全域築造了戰壕等防禦工事。
6.進行蓄意的武裝挑釁
美帝國主義從1947年開始就不斷地進行武裝挑釁,僅1949年就共有1863次武裝侵犯。
到1949年止,美帝國主義在對朝鮮的武裝侵犯中,不惜動用了南方傀儡軍隊的81步兵師團和首都師團的營連部隊、虎林部隊、白骨兵團等連隊,投入了師團規模的兵力,甚至調動了特殊部隊、海軍和空軍。
1949年,美帝國主義已經完成了對朝鮮的武力進攻計畫的準備工作。然而,南方傀儡軍隊在38°線區域的武裝侵襲中一直遭受著慘敗,因此美帝國主義和南方傀儡政權不得不對「北伐計畫」重新進行全面的商討和修正。
二、侵略朝鮮的戰爭
1.羅亞爾對「北伐計畫」的指導
1950年1月,美國陸軍部部長羅亞爾進入南朝鮮指揮傀儡軍隊的北伐計畫。
2.麥克壓撒的指示
1950年2月,麥克壓撒把逆賊李承晚和傀儡軍隊的總參謀長叫到美軍遠東軍司令部,對進攻朝鮮做出了具體的指示。
3.頒布非常警戒令
1950年6月9日、11日和13日,美帝國主義分別頒布了《特別稽查警備令》、《非常警備令》和《預備非常警備令》,在38°沿線和南朝鮮全域製造了戒備森嚴的戰爭氛圍。
4.杜勒斯的進攻指示
1950年6月18日,杜勒斯作為美國總統杜魯門的特使進入南朝鮮,帶領著美國軍事顧問團和南朝鮮傀儡軍隊的高級官員視察了38°線一帶,並在38°線的防禦工事中最終批准了北伐的作戰計畫。第二天,杜勒斯向李承晚傀儡集團發出進攻指示,決定6月25日開始進攻北部。
由此可見,美帝國主義為進攻北方進行了縝密的計畫和充分的準備,終於在1950年6月25日掀起了反對北方的侵略戰爭。
三、戰爭期間,美帝國主義欲剷除我們的共和國的險惡用心
1.動員一切侵略勢力
1美帝國主義的侵略軍隊
1950年6月25日美帝國主義把南朝鮮傀儡政權投入戰爭之後,6月26日全線出動了美國海軍陸戰隊,6月27日按照美國總統杜魯門的命令,開始全面出動美國海軍和空軍部隊。
此後,在我人民軍隊的猛烈反攻下,極度慌張的美帝國主義於6月30日開始出動了美國陸軍部隊。
他們調動了本國陸軍部隊的三分之一、空軍部隊的五分之一和太平洋艦隊的大部分兵力前往朝鮮全線戰場。
依據美帝國主義官方發佈的資料,整個朝鮮戰爭期間參加戰鬥的美帝國主義侵略軍總人數超過了400萬。
由此可見,美帝國主義為進攻北方進行了縝密的計畫和充分的準備,終於在1950年6月25日掀起了反對北方的侵略戰爭。
三、戰爭期間,美帝國主義欲剷除我們的共和國的險惡用心
1.動員一切侵略勢力
1美帝國主義的侵略軍隊
1950年6月25日美帝國主義把南朝鮮傀儡政權投入戰爭之後,6月26日全線出動了美國海軍陸戰隊,6月27日按照美國總統杜魯門的命令,開始全面出動美國海軍和空軍部隊。
此後,在我人民軍隊的猛烈反攻下,極度慌張的美帝國主義於6月30日開始出動了美國陸軍部隊。
他們調動了本國陸軍部隊的三分之一、空軍部隊的五分之一和太平洋艦隊的大部分兵力前往朝鮮全線戰場。
依據美帝國主義官方發佈的資料,整個朝鮮戰爭期間參加戰鬥的美帝國主義侵略軍總人數超過了400萬。
2操縱聯合國軍隊
1950年7月7日,美帝國主義操縱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以應對所謂的北方的「侵略」為理由,結成了聯合國軍隊。
此後,與美帝國主義侵略軍一起,追隨美國的15個國家(英國、澳洲、加拿大、埃塞俄比亞、法國、哥倫比亞、盧森堡、紐西蘭、荷蘭、土耳其、泰國、菲律賓、南非、希臘、比利時)的僱傭兵被捲入侵略朝鮮的戰爭。
3日本軍國主義的武裝侵略勢力參加朝鮮戰爭
據1950年7月27日英國路透通訊報道,2萬5千名的日本侵略軍的武裝力量參加了朝鮮戰爭。
2.現代武器和戰爭器材的使用
戰爭初期,美帝國主義動用了以B-29為主的各種飛機1500多架,而在戰爭的最後階段,投入了約1萬多架。還使用了細菌、化學武器等大量殺傷性武器。
3.軍費開支與軍需物資
朝鮮戰爭期間美國的軍費開支約為200多億美元。軍需物資大約消耗了7300萬噸以上,是太平洋戰爭時期的11倍。
4.最野蠻和最殘酷的戰爭手段
1不正當的侵犯
2大規模登陸作戰
1950年9月,仁川登陸作戰時,美帝國主義傾巢出動了在太平洋地區的陸海空部隊,地中海艦隊和追隨美國的15個國家的軍隊也都被拖入了大規模的作戰計畫。
我們的人民軍勇士們僅靠4門大炮和1個中隊的力量對抗了5萬多的兵力和300艘軍艦以及1000架飛機,苦守月尾島3天,保證了人民軍隊戰略性撤退,保存了力量。
3大規模的集中進攻
美帝國主義為了配合部隊在元山近海的登陸作戰企圖,在1211高地一帶發起大規模的瘋狂攻勢。
4焦土化作戰
當時,擔任聯合國軍隊司令官的克拉克在1952年8月叫囂著要讓共和國北半部的78個城市「從地球上消失」,命令軍隊進行無差別轟炸和炮擊。僅在平壤市就投下了42萬7千多個炸彈和凝固汽油彈。
5.美帝國主義恥辱的慘敗和停戰協定
美帝國主義在前線戰場上未能得逞的侵略野心,試圖通過談判來實現,於是展開了寡廉鮮恥的軍事外交策略。
1951年6月向我方提出停戰談判的請求,企圖通過談判來達成他們狼子野心般的侵略目的,實現所謂的「榮耀之戰」。談判一破裂,美帝國主義立即用原子彈進行威脅,並發動最後的、大規模的瘋狂進攻。
他們宣揚「行動重於交涉」,一方面發動新的攻勢,一方面利用間諜集團,陰謀分裂和顛覆我黨和政府。然而,美帝國主義和南朝鮮傀儡政權的所有惡毒的居心和計畫均被我們毫不手軟地粉碎了。
6.朝鮮半島北半部與南半部被殺害的無辜百姓的人數
北半部:數十萬人;
南半部:100多萬人。
7.所投炸彈、炮彈數量
平均每平方公里投下18顆炸彈、炮彈,僅平壤市投下的炸彈和凝固汽油彈的數量就相當於平壤市人口總數。
8.建築、田地和文化遺跡遭受的破壞和掠奪
戰爭期間,北半部的8700多個工廠和企業、60多萬戶的住房、5000多所學校、數千家醫院、數萬公頃良田和6700多處文化遺跡遺物被破壞。
南半部在戰爭開始時的4個月時間裡,50多座城市被破壞,12400多個村莊化為了灰燼。
3大規模的集中進攻
美帝國主義為了配合部隊在元山近海的登陸作戰企圖,在1211高地一帶發起大規模的瘋狂攻勢。
4焦土化作戰
當時,擔任聯合國軍隊司令官的克拉克在1952年8月叫囂著要讓共和國北半部的78個城市「從地球上消失」,命令軍隊進行無差別轟炸和炮擊。僅在平壤市就投下了42萬7千多個炸彈和凝固汽油彈。
5.美帝國主義恥辱的慘敗和停戰協定
美帝國主義在前線戰場上未能得逞的侵略野心,試圖通過談判來實現,於是展開了寡廉鮮恥的軍事外交策略。
1951年6月向我方提出停戰談判的請求,企圖通過談判來達成他們狼子野心般的侵略目的,實現所謂的「榮耀之戰」。談判一破裂,美帝國主義立即用原子彈進行威脅,並發動最後的、大規模的瘋狂進攻。
他們宣揚「行動重於交涉」,一方面發動新的攻勢,一方面利用間諜集團,陰謀分裂和顛覆我黨和政府。然而,美帝國主義和南朝鮮傀儡政權的所有惡毒的居心和計畫均被我們毫不手軟地粉碎了。
6.朝鮮半島北半部與南半部被殺害的無辜百姓的人數
北半部:數十萬人;
南半部:100多萬人。
7.所投炸彈、炮彈數量
平均每平方公里投下18顆炸彈、炮彈,僅平壤市投下的炸彈和凝固汽油彈的數量就相當於平壤市人口總數。
8.建築、田地和文化遺跡遭受的破壞和掠奪
戰爭期間,北半部的8700多個工廠和企業、60多萬戶的住房、5000多所學校、數千家醫院、數萬公頃良田和6700多處文化遺跡遺物被破壞。
南半部在戰爭開始時的4個月時間裡,50多座城市被破壞,12400多個村莊化為了灰燼。
韓國·中學歷史教科書
編者按:韓國中學歷史教科書《國史》中,在《大韓民國的建立》這一章裡,用一個小節(共3頁)介紹了朝鮮戰爭的原因和影響,朝鮮戰爭在韓國被稱為「6·25戰爭」,原文如下:
6·25戰爭的背景
蘇聯軍進駐朝鮮之後,金日成等朝鮮共產主義者們受到蘇聯支持開始掌握實權,並開始建立專制體制的基礎。與此同時,他們開始肅清民族主義者,並對民族主義理念進行鎮壓,很快完成了對朝鮮的共產化。
1946年2月,金日成成為朝鮮臨時人民委員會委員長,朝鮮臨時人民委員會通過頒布土地改革法令、重要產業國有化法令等,強化了共產主義體制的基礎,並在1948年9月建立了朝鮮共產政權。
朝鮮共產政權與蘇聯秘密簽訂軍事協定,增強軍事實力,為入侵大韓民國做準備。但當時韓國由於各地發生騷亂和罷工等,社會還沒有完全恢復穩定,而且政黨和社會團體也是各為其事,政界同樣一片混亂。
朝鮮的南侵
朝鮮一方面加快為南侵做準備,另一方面在表面上希望與韓國和平相處,以掩藏其南侵的意圖。1950年6月25日凌晨,朝鮮越過三八線,開始南侵。
韓國軍隊不顧武器落後,為決心守護自由,勇敢地與朝鮮共產軍進行了戰鬥。但是由於兵力和裝備的不足,韓國軍隊面對大規模的共產軍入侵,不得不採取了臨時後退。韓國政府為躲避共產軍的侵略,經過大田、大邱一直撤退到釜山,並將釜山作為臨時首都。
6·25戰爭打響後,年紀尚輕的學生們也為守護自由而投筆從戎,與韓國軍隊一起勇敢戰鬥,很多青年為支持軍隊,而站到了最前線。
隨著朝鮮共產軍的入侵,聯合國安理會也緊急召開會議,將朝鮮確定為侵略者,並要求其撤出,與此同時,聯合國還達成了向韓國派兵的決議。
韓國軍隊與聯合國軍以仁川登陸為契機,開始了反擊,並在1950年9月28日收復首爾,為借此機會實現統一的夙願,韓國軍隊與聯合國軍在擊退朝鮮共產軍之後,開始向朝鮮境內進軍。
韓國軍隊與聯合國軍一直進軍到鴨綠江畔,眼看統一就在眼前,但由於中國軍隊的介入,不得不進行撤退。
中國動員了大量軍隊,實行人海戰術,將戰線向南大幅推進,並一度佔領首爾。經過韓國軍隊與聯合國軍的奮力鬥爭,首爾得以再次失而復得,此後戰線就在三八線周圍呈膠著狀態。在戰爭處於攻防狀態的同時,停戰會談開始召開,並最終達成了停戰協議(1953.7)。
6·25戰爭的結果
朝鮮挑起的6·25戰爭是對自由與和平的挑戰,也是同族相殘的悲劇,無數人民在此次戰爭中失去了生命和財產。此次戰爭中,韓國共有多達150萬人的死傷者,並產生了無數戰爭孤兒和離散家屬。
經過此次戰爭,韓國土地荒廢,工廠、發電站、建築、橋樑、鐵道等經濟設施徹底遭到了破壞。不僅人員和物質的損失十分巨大,人們精神上的傷害也同樣巨大。韓朝之間因為此次戰爭產生了嚴重的敵對情緒,其結果就是,和平統一無法實現,雙方長期處於對峙狀態,民族悲劇持續至今。
6·25戰爭的結果
朝鮮挑起的6·25戰爭是對自由與和平的挑戰,也是同族相殘的悲劇,無數人民在此次戰爭中失去了生命和財產。此次戰爭中,韓國共有多達150萬人的死傷者,並產生了無數戰爭孤兒和離散家屬。
經過此次戰爭,韓國土地荒廢,工廠、發電站、建築、橋樑、鐵道等經濟設施徹底遭到了破壞。不僅人員和物質的損失十分巨大,人們精神上的傷害也同樣巨大。韓朝之間因為此次戰爭產生了嚴重的敵對情緒,其結果就是,和平統一無法實現,雙方長期處於對峙狀態,民族悲劇持續至今。
俄羅斯·教科書名:《外國最新歷史》(第五版)
作者:阿·舒賓
出版社:莫斯科德羅法出版社(Дрофа)
出版時間:2008年第5版
使用對像:俄羅斯教育和科學部推薦供全日制學校9年級使用(相當於中國的高中一年級)
記述章節:第5章「冷戰」中的第16節「1940-1970年的遠東和東南亞」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朝鮮分裂為兩個佔領區:蘇聯和美國佔領區。根據國際條約,在外國軍隊撤出後應舉行全國大選。但是,在共產黨和親美力量在全世界對抗的情況下,這些條約並未履行。在撤軍前,蘇聯在北方扶植了自己的金日成獨裁政權,而美國在南方扶植了自己的李承晚政權。1948年,朝鮮分裂為兩個國家:北方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南方的大韓民國。兩個政權都鎮壓反對派,並開始準備武力奪取整個半島。1950年6月,北朝鮮軍隊侵入南方,並正式宣佈他們是為了反擊李承晚軍隊的攻擊。共產黨分子佔領了南朝鮮首都漢城,並渴望繼續前進。8月,南朝鮮軍隊手裡只剩下半島南部面積不大的釜山基地。
聯合國的多數成員國視北朝鮮的進攻為侵略。聯合國安理會決定動用武力對付侵略者。蘇聯沒有對這一決定投反對票,蘇聯代表因對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表示抗議而缺席該會議。1950年9月,主要由美國人組成的聯合國軍在北朝鮮軍隊的大後方仁川登陸。共產黨分子只得慌忙撤退。他們不僅丟失了漢城,也喪失自己的首都平壤。
1950年10月,美軍先頭部隊抵近朝鮮北部邊境。美軍幾乎控制了全國。斯大林和毛澤東不能接受共產黨勢力失敗的結果。中國宣佈派遣志願軍入朝。實際上,進入該國的是上百萬的中國軍隊,他們將美國人趕回到三八分界線,戰爭由此爆發。1951年至1953年,漢城和平壤之間進行了血腥的陣地戰。任何一方都無法突破前線。數十萬人死亡。美國空軍殘忍地轟炸北朝鮮,甚至中國。為反擊這種攻擊,蘇聯飛行員秘密參戰。1953年7月,簽署停戰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