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滅亡後:為何南北方「假太子」頻頻出現? | 陽光歷史

 

A-A+

明朝滅亡後:為何南北方「假太子」頻頻出現?

2017年01月02日 歷史紀事 暫無評論 閱讀 190 次

  生在皇家,雖然可以過著榮華富貴、錦衣玉食的生活,可但凡和「皇家」扯上關係的人,無不過著鉤心鬥角的累心生活。而且一旦皇權敗落,甚至亡國,這些曾經的皇家人下場沒有幾個是好的。

  從明朝亡國太子的悲慘命運中看得出,皇太子與王朝的命運聯繫的是多麼緊密。一旦亡了國,不管願意不願意,皇子的命運只能是死!

  亡國太子

  就在那一夜,大明朱家的天下改朝換代,朱家的孩子們死的死、散的散。

  崇禎十七年(1644年),在李自成率領起義軍攻進北京之前,崇禎皇帝朱由檢把三個兒子叫到了身邊。想著大明幾百年基業要毀在自己的手裡,看著還都是孩子的三個兒子,崇禎帝心裡相當不是滋味。他教育自己的兒子說,你們趕緊跳命去吧,找個鄉下地方,做小老百姓吧。以後的生活要小心謹慎,遇到做官的要叫老爺,遇到讀書的要叫先生,如果你們能留條命,一定要記得給父母報仇!

  送走了三個兒子,崇禎帝在後宮大開殺戒,還砍了女兒長平公主的手臂。宮中的太監宮女見皇帝都殺紅眼了,四散逃命,只留下滿身血跡失魂落魄的朱由檢……

  朱由檢有七個兒子,可活下來的只有皇長子兼太子朱慈烺、皇三子永王朱慈炯、皇四子定王朱慈炤,逃出來的這三個兒子,似乎為日後的反清復明留下了皇族的血脈與希望。

  太子朱慈烺被太監們護著衝出皇宮,躲在京城的某個角落裡。兩個弟弟則直接投奔了周皇后的父親、嘉定侯周奎。按理說,周奎那可是大明宗室的至親,見兩位皇子投奔而來,應該想方設法保住他們才是。但這周奎可沒顧及什麼親戚關係,竟然主動把兩位皇子交給了李自成的農民軍。太子朱慈烺隨後也在農民軍的搜捕中被捕。

  為了給推翻大明王朝一個理由,李自成進北京後沒有殺掉三位皇子,而是封太子朱慈烺為宋王,並和其他兩個兄弟一起看管起來。可李自成在北京屁股還沒坐熱乎,吳三桂就把清軍放進了山海關。於是李自成便馬不停蹄去東征吳三桂了,還把三位皇子也帶在了身邊。要說打仗,三位皇子肯定不會,李自成帶上他們也無非是想借大明皇子的名義招安吳三桂。

  可吳三桂可沒管什麼皇子不皇子的,率軍把李自成的農民軍打了個落花流水,最終北京失守。在李自成西撤的時候,潰不成軍的農民軍自顧不暇,哪還顧得上三位前朝皇子啊,他們最終不知去向。從那以後,朱慈烺、朱慈炯、朱慈炤就再也沒在正史中出現了。

  大清國的明皇子們

  朱家的三位太子在正史中消失了,卻在野史中「活躍」起來了。

  順治元年(1644年),前明朝太監常公公家有人拜訪,他一看嚇了一跳,來人不是別人,正是前明太子朱慈烺。常公公不敢也不願意收留這個燙手的山芋,直接把他帶到了周奎那裡。

  周奎一看到朱慈烺,大呼:「這是誰家的孩子啊?」周奎難道不認識自己的外孫?當然不是,其實周奎一見面就認出來了,只是他不能承認。在周奎家休養的長平公主聽到消息,從內室跑了出來,一見弟弟就大哭起來。周奎見狀,只好認下了朱慈烺。

  朱慈烺從小過的是前呼後擁的生活,讓他在周奎家夾起尾巴做人,那怎麼可能。人前人後的,他總是指使下人幹這幹那的,還總是把前明太子的身份搬出來。當時已經改朝換代了,周奎本身活得就小心翼翼,再加上收留亡國太子,這要是讓大清朝廷知道了還得了?於是忍無可忍的他派人把朱慈烺趕出了家門。

  朱由檢有七個兒子,可活下來的只有皇長子兼太子朱慈烺、皇三子永王朱慈炯、皇四子定王朱慈炤,逃出來的這三個兒子,似乎為日後的反清復明留下了皇族的血脈與希望。

  太子朱慈烺被太監們護著衝出皇宮,躲在京城的某個角落裡。兩個弟弟則直接投奔了周皇后的父親、嘉定侯周奎。按理說,周奎那可是大明宗室的至親,見兩位皇子投奔而來,應該想方設法保住他們才是。但這周奎可沒顧及什麼親戚關係,竟然主動把兩位皇子交給了李自成的農民軍。太子朱慈烺隨後也在農民軍的搜捕中被捕。

  為了給推翻大明王朝一個理由,李自成進北京後沒有殺掉三位皇子,而是封太子朱慈烺為宋王,並和其他兩個兄弟一起看管起來。可李自成在北京屁股還沒坐熱乎,吳三桂就把清軍放進了山海關。於是李自成便馬不停蹄去東征吳三桂了,還把三位皇子也帶在了身邊。要說打仗,三位皇子肯定不會,李自成帶上他們也無非是想借大明皇子的名義招安吳三桂。

  可吳三桂可沒管什麼皇子不皇子的,率軍把李自成的農民軍打了個落花流水,最終北京失守。在李自成西撤的時候,潰不成軍的農民軍自顧不暇,哪還顧得上三位前朝皇子啊,他們最終不知去向。從那以後,朱慈烺、朱慈炯、朱慈炤就再也沒在正史中出現了。

  大清國的明皇子們

  朱家的三位太子在正史中消失了,卻在野史中「活躍」起來了。

  順治元年(1644年),前明朝太監常公公家有人拜訪,他一看嚇了一跳,來人不是別人,正是前明太子朱慈烺。常公公不敢也不願意收留這個燙手的山芋,直接把他帶到了周奎那裡。

  周奎一看到朱慈烺,大呼:「這是誰家的孩子啊?」周奎難道不認識自己的外孫?當然不是,其實周奎一見面就認出來了,只是他不能承認。在周奎家休養的長平公主聽到消息,從內室跑了出來,一見弟弟就大哭起來。周奎見狀,只好認下了朱慈烺。

  朱慈烺從小過的是前呼後擁的生活,讓他在周奎家夾起尾巴做人,那怎麼可能。人前人後的,他總是指使下人幹這幹那的,還總是把前明太子的身份搬出來。當時已經改朝換代了,周奎本身活得就小心翼翼,再加上收留亡國太子,這要是讓大清朝廷知道了還得了?於是忍無可忍的他派人把朱慈烺趕出了家門。

  朱慈烺也是個情商不高的主兒。想他自己這種特殊身份,沒人願意收留,還不趕緊跑,結果他在周奎的門前罵起街來。周奎的家人可能素質也不怎麼樣,竟然與朱慈烺隔著大門對罵起來!結果雙方的爭吵把滿清官兵招來了,一聽說這有明朝太子,官兵連忙把朱慈烺押走了。周奎見朱慈烺被帶走了,這可是大禍臨頭啊,連忙上書多爾袞說這個人是個假太子。

  在多爾袞看來,這人就算是個真太子也必須讓他變成假的。大清剛剛佔了別人家的地盤,前任地主的兒子就回來了,再加上大清國是滿族人建立的,漢族人相當不服,這個太子的出現,不是正好給了想恢復大明江山的人一個旗號?所以,這個太子必須是假的。

  雖然大家的目的不同,可手段都是一樣的,那就是極力否認這個太子的身份。

  在朱家親屬、大明宮人以及前朝官員的辨認下,人們「一致認定」這個太子是假的。當然,就算有人認為是真的,多爾袞也讓他們永遠閉上了嘴。

  對朱慈烺的審理,在剛剛建立的大清朝臣民中引起了騷動。畢竟人們對前朝還是感情很深的,他們希望前朝的太子能夠繼位,甚至有些百姓直接造反,要求清朝官員放還太子,並還朝大明!多爾袞一看,這太子案不宜再拖,於是在第二年處死了假「太子」,匆匆了結了這件「太子案」。

  北京的太子案剛結案,「太子」又在南方現身。當年北京淪陷後,明朝在南方的殘餘勢力擁戴藩王朱由崧建立了王朝,並「定都」南京。這時朱慈烺又出現了。這位朱慈烺的出現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當年李自成的農民軍失敗後,朱慈烺從亂軍中逃了出來,並在蘇杭一帶活動。另一種說法是,鴻臚寺少卿高夢箕的僕人偶然結識一位少年。晚上就寢時,僕人發現這位少年的內衣上竟然有龍紋,一問才知道這位就是明朝太子朱慈烺。

  太子出現後,當時由朱由崧建立的南明政權面對的也是要證實這太子是真是假。朱由崧想,我剛剛當上皇帝,這正宗的太子就出現了,我這皇上當得倒名不正言不順了,所以,太子必須是假的。

  可就在這時,明朝太子出現的消息被南京的老百姓知道了,人們紛紛要求朱由崧退位,還朝政於太子。本來朱由崧建立的南明政權就根基不穩,現在又跑出來一個太子,雖然被朱由崧認定是假太子,卻無法服眾。

  就在南明朝庭為朱家太子鬧得亂作一團的時候,南京數百名百姓砸開監獄,救出了朱慈烺,並擁立他為皇帝。可惜這位朱慈烺只做了五天皇帝,就被攻入南京的清軍給抓住了。清軍押解剛當上皇帝的朱慈烺和那位剛被趕下皇位的朱由崧回到北京,隨後被一起處死。

  神出鬼沒的朱三太子

  隨著時間的推移,雖然人們漸漸適應了大清朝的存在,可人們還是對朱三太子情有獨鍾,並以朱三太子的名義進行各種起義。

  這些打著「朱三太子」旗號造反的人自稱朱慈煥,這是怎麼回事呢?皇三子明明是朱慈炯。

  北京的太子案剛結案,「太子」又在南方現身。當年北京淪陷後,明朝在南方的殘餘勢力擁戴藩王朱由崧建立了王朝,並「定都」南京。這時朱慈烺又出現了。這位朱慈烺的出現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當年李自成的農民軍失敗後,朱慈烺從亂軍中逃了出來,並在蘇杭一帶活動。另一種說法是,鴻臚寺少卿高夢箕的僕人偶然結識一位少年。晚上就寢時,僕人發現這位少年的內衣上竟然有龍紋,一問才知道這位就是明朝太子朱慈烺。

  太子出現後,當時由朱由崧建立的南明政權面對的也是要證實這太子是真是假。朱由崧想,我剛剛當上皇帝,這正宗的太子就出現了,我這皇上當得倒名不正言不順了,所以,太子必須是假的。

  可就在這時,明朝太子出現的消息被南京的老百姓知道了,人們紛紛要求朱由崧退位,還朝政於太子。本來朱由崧建立的南明政權就根基不穩,現在又跑出來一個太子,雖然被朱由崧認定是假太子,卻無法服眾。

  就在南明朝庭為朱家太子鬧得亂作一團的時候,南京數百名百姓砸開監獄,救出了朱慈烺,並擁立他為皇帝。可惜這位朱慈烺只做了五天皇帝,就被攻入南京的清軍給抓住了。清軍押解剛當上皇帝的朱慈烺和那位剛被趕下皇位的朱由崧回到北京,隨後被一起處死。

  神出鬼沒的朱三太子

  隨著時間的推移,雖然人們漸漸適應了大清朝的存在,可人們還是對朱三太子情有獨鍾,並以朱三太子的名義進行各種起義。

  這些打著「朱三太子」旗號造反的人自稱朱慈煥,這是怎麼回事呢?皇三子明明是朱慈炯。

  其實朱由檢的第三個兒子是永王朱慈炯,而朱慈煥是他的第五個兒子,只是朱慈煥在五歲時就夭折了。由於明崇禎帝七個兒子三個早夭,只剩下長子、三子、四子、五子,而五子朱慈煥又與四子同歲,人們習慣稱其為「朱三太子」。

  朱慈煥死前,突然對在床邊的崇禎皇帝說:「九蓮菩薩說:『皇上待外戚太薄,所以要讓他的兒子們都死掉。』」九蓮菩薩是萬曆皇帝的生母李太后,也就是崇禎的太奶奶。崇禎皇帝一聽這話,認為朱慈煥不是凡人,就封他為「玄機慈應真君」。起義軍正是看中了朱慈煥「非凡人」的身份和他在民間的蠱惑力!

  順治十二年,有個叫朱周稘的書生自稱「朱三太子」,在蘇北組織反清活動。

  順治十三年,在直隸有位破產商人自稱「朱三太子」,搞廟會招攬香火錢,香客可以按照未來光復明朝後的官職相應價碼捐獻香火錢。

  雍正七年,有個叫李梅的人站出來說朱三太子沒有死,而是輾轉流落到了海外。當時的廣東總督派人捉拿李梅,可李梅不知所終。

  在此之後,浙江、廣西,甚至越南、呂宋都有朱三太子的身影出現。康熙末年,台灣朱一貴發動起義,也是尊奉朱三太子的名號。

  而據傳真正的皇三子朱慈炯當年逃出李自成的農民軍後,流落到朱元璋的家鄉安徽鳳陽,並在那裡出家當了和尚。朱慈炯長大成人後,在雲遊浙江時遇到一位胡先生。胡先生很欣賞朱慈炯的才華,讓他還俗並把女兒嫁給了朱慈炯。此時的朱慈炯只想做一個普通人,並不想反清復明為父母報仇。

  雖然朱慈炯心無旁騖,可造反者需要一個一呼百應的旗幟。在寧波紹興一帶有一股反清力量,就打著明皇子的旗號發動起義。清朝派兵鎮壓,並在江浙一帶抓住了朱慈炯。雖然此時的朱慈炯已經七十多歲了,也沒有什麼造反的證據,可為了穩定大清,朱慈炯一家三代全都被處死了。

  時刻改變自己

  有的時候覺得人類有些奇怪,大明朝的臣民對腐朽的明朝統治都肯定已經是恨之入骨了,否則也不會李自成一揮手,那麼多農民軍跟著走。可當大清朝推翻了這個讓人痛恨的朝代以後,卻又有那麼多人舉起了反清復明的大旗。前面的反抗是順潮流之勢而為,而之後的起義造反似乎就是逆歷史潮流而動了。

  大到人類,小到個人,發展的歷程無不是經歷了破舊立新,然後才獲得了重生與發展。就個人來說,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可隨著時間的流逝、時代的發展,這些曾經引以為豪的優點可能就變成阻礙自己前步的缺點。如果我們抱殘守缺、故步自封,勢必被前進著的歷史所遺忘。

  雖然改變很痛苦,但改變了自己就改變了世界。改變自己不是讓自己成為無本之木、毫無主見的人,而是說應該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目光不能只停留在現在,更要放眼未來,並為之改變。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