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隋唐五代服飾:隋唐胡服帽
縱觀唐代女子首服,在渾脫帽流行之前,曾經有一段改革的過程,初行冪,復行帷帽,再行胡帽。
渾脫帽是胡服中首服的主要形式。最初是遊牧之家殺小牛,自脊上開一孔,去其骨肉,而以皮充氣,謂曰皮餛飩。至唐人服時,已用較厚的錦緞或烏羊毛製成,帽頂呈尖形,如「織成蕃帽虛頂尖」、「紅汗交流珠帽偏」等詩句,即寫此帽。
吐魯番出土紙制的渾脫帽,它與帷帽相似但沒有緯紗,外表塗黑並施彩繪花紋。當時人們穿戴的渾脫帽應該是用動物的皮、氈或質地厚實的織物縫製而成。這種帽子傳入中原後,深受王公貴族們的喜愛,出現了「都邑城市,相率為渾脫」的盛況。
1冪:《中華古今注》載:「冪,類今之方巾,全身障蔽,繒帛為之。」冪之制也來自北方民族,因為風沙很大,故用布連面帶體一併披上,前留一縫,可開可合,初唐女子出門時戴冪,是為免生人見到容貌。
2帷帽:帷帽之行,始創於隋。引日唐書輿服志》記:「武德、貞觀之時,宮人騎馬者,依齊隋舊制,多著冪,雖發自戎夷,而全身障蔽,不欲途路窺之。王公之家,亦同此制。永微之後,皆用帷帽,拖裙到頸,漸而淺露。」《說文解字段注》記:「帷帽,如今席帽,周圍垂網也。」參考唐代女子騎馬俑,此類帽式為高頂寬簷笠帽,帽簷下一圈透明紗羅帽裙,較之冪已經淺露芳姿。因此初行時,曾受到朝廷干預,言之:「過為輕率,深失禮容。」但唐代女子並未滿足這種隔紗觀望的帷帽式,後索性去掉紗羅,不用帽裙或不戴帽子而露髻馳騁。
3胡帽:隨著胡服盛行,胡帽作為一套胡服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為廣大女子所愛。《舊唐書輿服志》載:「開元初,從駕官人騎馬者,皆著胡帽,靚妝露面,無復障蔽。士庶之家,又相倣傚。帷帽之制,絕不行用。俄又露髻馳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