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戰疑云:袁紹大將淳於瓊因毀容而被殺?
古代男子也重容貌好打扮,戰國時期齊國有一個鄒忌,《戰國策》記載說他出門都要梳洗打扮一番。後世有一個潘安,因為長得美,女人見了就向他車上扔果子,於是就有了「擲果盈車」一詞,此後人們形容一個男人長得好,就說是「貌比潘安」。像《三國誌》這種正史典籍,也是多有介紹一個人相貌長得好的事例。從這個原因出發,古代就有人說,孫策不是被箭直接射死的,而是覺得毀了容,再沒有臉面見人,因而更不可能「君臨天下」,從而拒絕治療而死的。還有那個張松,他出使曹操,本來是要把蜀地益州賣給曹操的,只因為長得醜,曹操看不上他,這才一氣之下跑到劉備哪兒,把益州賣給了劉備。實際上,這種看上去像是小說家言論的事情,在古代還真的是能夠發生的,官渡之戰時,為袁紹守衛烏巢糧倉的大將淳於瓊就很好地演繹了這樣的故事。
建安五年(公元200)八月,曹操和袁紹在官渡(今河南中牟縣一帶)兩軍對壘,一時相持不下。相拒數月,戰局對曹操越發不利,不僅僅是兵員少,傷兵多,更因為糧食一時難以為繼。而袁紹的情況卻要比曹操好很多,他雖然被曹操燒了數千輛運糧車,但到了十月,他又派大將淳於瓊率領一萬多人運來了糧食。淳於瓊將糧食囤積在烏巢,此地在袁紹的大營以北,距離只有四十里遠。正當曹操無計可施之時,袁紹的謀士許攸因為內部矛盾前來投奔曹操,並勸說曹操攻擊淳於瓊的烏巢糧倉。曹操手下很多人懷疑許攸有詐,但謀士荀攸、賈詡勸曹操堅決實行此計。曹操於是留下曹洪守衛大寨,自己親率五千步騎兵連夜出擊,天明時正好趕到烏巢。淳於瓊見曹操兵少,就在營門外擺開陣列。曹操火速攻擊,淳於瓊退回到營寨內固守,曹操展開圍攻。這時候,袁紹派來了騎兵支援淳於瓊。曹操身邊的人對曹操說:「敵人的騎兵越來越近了,請您下令分兵迎敵。」曹操大聲說:「等到敵人的援兵到了背後再來報告。」由於曹操身先士卒,曹軍將士個個奮勇,人人都在殊死戰鬥,淳於瓊不能抵擋,營寨被攻破。
為了打擊袁紹軍的士氣,曹操軍隊將殺死的淳於瓊部士兵一千多人的鼻子都割下來,然後拿到袁紹大營前去展示。淳於瓊雖然沒有戰死,但也被割掉了鼻子。曹軍將領樂進將淳於瓊擒獲,押解著來到曹操大營。曹操問淳於瓊:「為什麼會是現在這個樣子?」淳於瓊說:「勝負都是由天決定的,還有什麼好問的!」曹操想饒了淳於瓊,不打算殺他,可是許攸卻對曹操說:「明旦鑒於鏡,此宜不忘人。」那意思是說,日後每天早晨淳於瓊起來照鏡子,看到自己毀了容,就不會忘記今天的恥辱。言外之意,他這樣心存恥辱之人,不一定什麼時候就會發作,這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於是,曹操殺了淳於瓊。
許攸說的這番話有沒有道理呢?應該說確有道理。古代有這樣一種刑罰——劓(音:yi)刑,就是把人的鼻子割去。想想這種刑罰,既要不了人的性命,也影響不了人的搏殺能力,它的作用是什麼?就是一種羞辱,是對人人格以及內心的懲罰。秦孝公時期,太子違反了商鞅所制定的新法,因為太子不能受刑,就懲罰他的老師,於是就給公子虔用了這種劓刑。後來秦孝公死了,以公子虔為首的這幫秦國王室貴族聯合起來告發商鞅謀反,商鞅最終被車裂。商鞅被處死,商鞅所實行的新法卻並沒有廢除,為什麼?就是公子虔記住了這種恥辱,繼承秦國王位的秦惠王知道新法給秦國帶來的好處,所以,秦惠王就殺商鞅以滿足公子虔等人的報復心裡,存新法以使秦國繼續圖強。還有,戰國時候,騎劫代替樂毅為伐齊主將,也對即墨城的齊國人實行過這種懲罰。本來,樂毅圍即墨城不攻,是想收買齊國人心,讓他們自己投降。因此,即墨城裡的人進出不是很受限制。但是,以田單為首的即墨城裡的人非常堅決,無論如何就是不降。騎劫來了,就改變了策略,變收買人心為打擊意志。他把出城的人割掉鼻子,然後再放回去,結果反而引起了齊國人的憤慨,一直要求殺出城去報仇。因此說許攸的話是有一定道理的。
是不是淳於瓊這個人不值得曹操留用呢?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漢靈帝設置了西園八校尉,淳於瓊擔任右校尉。在這八人當中,還有兩個赫赫有名的人,袁紹和曹操,當然這兩人排名在淳於瓊之前,不過,這也足以看出淳於瓊的資歷。後來,淳於瓊追隨袁紹,成了袁紹手下的一員大將。
在袁紹集團中,淳於瓊是很有地位的。興平二年(公元195),漢獻帝逃離長安準備回到洛陽,在曹陽被董卓舊將李傕打敗。這時候,沮授勸袁紹把皇帝接來,以便「挾天子以令諸侯」。淳於瓊和郭圖卻表示反對,他們認為,現在應該是自己當皇帝而不是去迎接一個皇帝!如果把皇帝接來,有事就得上奏,等於是削弱了自己的權力,不服從就是違抗皇命,所以這不是一個好辦法。袁紹同意兩人的說法,結果沒有迎接漢獻帝,讓曹操把皇帝接了去。袁紹自己是不是壓根兒就不想接受這個漢獻帝我們姑且不論,淳於瓊能夠參與這種大事的討論,說明了他在袁紹集團中的重要地位。官渡之戰前一年(公元199),袁紹準備進攻許都,遭到了沮授等人的反對。沮授認為,打這樣的仗沒有把握,一旦失敗,局面將沒法收拾。不如採取分兵襲擾的方式,消耗曹操的力量,三五年之後,曹操自己就會衰敗。這和袁紹的意見不一致,郭圖就進讒言,說沮授的權力太大了,簡直是威震三軍,如果再繼續下去,會有什麼方法控制他呢?袁紹於是將沮授的監軍職權分為三個都督,讓沮授、郭圖和淳於瓊各管一軍。後來雖然沒有來得及實行,但也能夠說明淳於瓊在袁紹集團中的地位。
淳於瓊被俘虜的時候,官渡之戰還沒有結束,這時候如果淳於瓊投降,這對於曹操是非常有利的。即便是官渡之戰之後,袁紹只是失敗,並不是滅亡,假如能夠勸降淳於瓊,這對於曹操徹底把袁紹集團消滅乾淨也是有好處的。三國時期是個特殊時代,武將投降一般不殺,像曹操陣營的大將張遼、徐晃以及龐德等人都是歸降之人。就是在這一時期,袁紹部投降過來的張郃,曹操不但不殺,還馬上予以重用,後來官至征西車騎將軍。由此可見,曹操最初不殺淳於瓊是一種真實想法。
淳於瓊會投降嗎?從淳於瓊回答中可以看出,他並沒有表現出仇恨和憤怒,如果好言撫慰,投降是有可能的。再有就是許攸,他和淳於瓊原本都屬於袁紹,是不是許攸為了增加自己對袁紹集團事務的發言權,從而讓曹操殺了淳於瓊?對於這個問題還是不做過多設想,以免讓人說是過於解讀,只是說,不管許攸是為了曹操還是為了自己,他建議殺掉淳於瓊,說出來的那個理由必須是能夠令曹操信服的。
由此看來,淳於瓊被俘後被殺,與他先被毀容有很大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