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史上秦始皇焚書坑儒但為何孔子後裔卻沒事? | 陽光歷史

 

A-A+

秦朝史上秦始皇焚書坑儒但為何孔子後裔卻沒事?

2015年12月15日 野史秘聞 暫無評論 閱讀 597 次

  導讀:公元前213年,秦朝下令焚燒百家書籍,其中儒家書籍是重點,李斯上書曰:「有敢偶語詩、書棄市。」誰敢談論「詩」和「書」這些儒家典籍的,就要將其暴屍街頭。

  這對於儒家的代言人孔氏家族而言,是一大危機。反秦抵抗組織的成員,魏國人陳餘對孔子的後裔孔鮒說:「孔老,秦現在要滅掉先王所有的書籍,而您家的書籍首當其衝,懸啊。」面對友人的擔憂,孔鮒倒是很淡定,說:「我做的儘是些沒用的學問,瞭解我的是我的朋友。秦朝根本就不是我的朋友,我有什麼危險呢?我要做的工作就是把這些文化典籍藏起來,等著對它有需求的人出現,到那個時候,就沒什麼可擔心的了。」

  孔鮒對自己與秦王朝的安全距離有一個清醒的把握,而把握的標準就是「無用」和「非友」。孔鮒把自己的學問打扮成「無用」,秦要用也用不上,秦不用也人畜無害,秦始皇沒心思跟那些「無用」的東西過不去。因此,雖然朝廷在焚燒儒家書籍,但孔鮒卻能將它們藏在家中的夾壁裡,說明秦朝的搜尋不夠嚴密,不夠用心,因為覺得它「無用」。

  而秦朝覺得孔鮒「無用」,也是因為不瞭解和不理解,即所謂的「非友」。孔鮒也不湊上去被秦朝理解,不是甘心於寂寞,而只想要保全,越被理解可能越危險。其實所謂的「坑儒」,多是盧生、侯生這些喜歡和秦始皇做朋友的術士和方士。孔鮒正因為把握了這兩點,因此能在秦朝歷史文化大變局的時代,悠遊於安全距離之內。然而,孔鮒又非貪生怕死之輩,他一方面命弟子叔孫通積極入世,而自己一旦等到陳勝吳廣出來,也勇敢地投入農民起義的洪流,最後以熱血和生命實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