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保衛戰:15萬守城國軍為何被5萬日軍破城!
15萬保衛國都的國民黨軍隊對陣5萬攻城日軍,僅抵抗12天便土崩瓦解!戰前誓與「首都共存亡」的南京衛戍司令唐生智,派督戰隊封鎖江面燒燬渡船,放言後退者死,卻乘坐沾滿牛糞的板車狼狽北逃。
十五萬殘兵敗將倉促上陣
開篇語
隨著張藝謀導演的《金陵十三釵》的上映與熱播,74年前那個民族危亡的苦難時代再度淒然呈現於國人眼前,那不僅僅是一群蒙難受辱的秦淮河風塵女子的悲情故事,其幕後湧動的,恰是烙刻著濃重時代色彩的殺戮背後的陰謀、各懷鬼胎的盤算、歷史功過的定評、人性幻變的曲扭……1937年12月的南京,這令炎黃子孫永世不忘的血色國殤,定格下無常歷史的沉痛一瞬,呼喚著真相的回歸與靈魂的反思。
本報今起推出「擺渡遼河」特別奉獻《血色國殤——南京·1937》,為您解開當年種種謎團,帶您重識那段血色國殤。
15萬保衛國都的國民黨軍隊對陣5萬攻城日軍,人數三倍於敵,僅抵抗12天便土崩瓦解!
戰前誓與「首都共存亡」的南京衛戍司令長官唐生智,派出督戰隊封鎖江面燒燬渡船,放言後退一步者死,卻為何最終食言,乘坐沾滿牛糞的板車狼狽北逃?
在嚴令堅守與相機撤退中搖擺不定的蔣介石,到底打的是什麼牌?美英蘇德日意六大國,在南京保衛戰血雨腥風的歲月裡,隱伏著幾多鮮為人知的「大國心機」?
淞滬會戰令蔣介石幾乎賠光了老本
淞滬會戰與南京保衛戰均爆發於1937年,淞滬會戰是高潮,南京之戰是尾聲。若非城破後日軍製造的南京大屠殺駭人聽聞,這場有如雞肋的戰役可能早就被湮沒於歷史雲煙中,被人淡漠遺忘了。
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本掀開全面侵華的序幕。雖然蔣介石鑒於國力孱弱的實際狀況,並頑固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方針,希望延緩對日決戰的進程,但日本卻不給蔣介石絲毫喘息之機,中日決戰如箭在弦!
當時,中日之間的國力對比,軍力差距是全方位的。蔣介石深知,僅憑中國一家之力應對日本進攻,打平都是奢望。唯有將中日爭端升格為國際問題,引發列強對日本的強力干涉,弱勢的中國才能逃過一劫。在這一大背景下,已被逼向牆角的蔣介石只能做魚死網破的殊死一搏,即選擇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與日本進行一場決戰。拉歐美列強乃至蘇聯攪入中日紛爭,令歐美大規模援助中國、武裝中國。如此,中國才有希望轉敗為勝。
出於這一目的,蔣介石將中日決戰之地選在上海。首先,上海雲集各國僑民,有很多國家的領事館。一旦中日決戰,戰火無情,難免要觸犯各國利益,歐美列強怎會無動於衷?其次,上海處於蔣介石控制的江浙核心地區,既是蔣介石政府的財賦重地,又是國民黨軍隊易於集結徵調之所。
1937年8月,「八·一三淞滬會戰」打響,蔣介石調集75萬人馬與日本海陸空30萬軍隊決戰上海。軍隊人數雖多於日本,但因兩國軍力的綜合實力差距過於懸殊,苦戰3個月後,最終,此次會戰以國民黨軍隊傷亡30萬精銳、被迫撤退的慘重代價告終。而擁有全面優勢的日軍僅傷亡4萬餘人,蔣介石精心打造的數個德械師也慘遭重創。
在嚴令堅守與相機撤退中搖擺不定的蔣介石,到底打的是什麼牌?美英蘇德日意六大國,在南京保衛戰血雨腥風的歲月裡,隱伏著幾多鮮為人知的「大國心機」?
淞滬會戰令蔣介石幾乎賠光了老本
淞滬會戰與南京保衛戰均爆發於1937年,淞滬會戰是高潮,南京之戰是尾聲。若非城破後日軍製造的南京大屠殺駭人聽聞,這場有如雞肋的戰役可能早就被湮沒於歷史雲煙中,被人淡漠遺忘了。
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本掀開全面侵華的序幕。雖然蔣介石鑒於國力孱弱的實際狀況,並頑固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方針,希望延緩對日決戰的進程,但日本卻不給蔣介石絲毫喘息之機,中日決戰如箭在弦!
當時,中日之間的國力對比,軍力差距是全方位的。蔣介石深知,僅憑中國一家之力應對日本進攻,打平都是奢望。唯有將中日爭端升格為國際問題,引發列強對日本的強力干涉,弱勢的中國才能逃過一劫。在這一大背景下,已被逼向牆角的蔣介石只能做魚死網破的殊死一搏,即選擇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與日本進行一場決戰。拉歐美列強乃至蘇聯攪入中日紛爭,令歐美大規模援助中國、武裝中國。如此,中國才有希望轉敗為勝。
出於這一目的,蔣介石將中日決戰之地選在上海。首先,上海雲集各國僑民,有很多國家的領事館。一旦中日決戰,戰火無情,難免要觸犯各國利益,歐美列強怎會無動於衷?其次,上海處於蔣介石控制的江浙核心地區,既是蔣介石政府的財賦重地,又是國民黨軍隊易於集結徵調之所。
1937年8月,「八·一三淞滬會戰」打響,蔣介石調集75萬人馬與日本海陸空30萬軍隊決戰上海。軍隊人數雖多於日本,但因兩國軍力的綜合實力差距過於懸殊,苦戰3個月後,最終,此次會戰以國民黨軍隊傷亡30萬精銳、被迫撤退的慘重代價告終。而擁有全面優勢的日軍僅傷亡4萬餘人,蔣介石精心打造的數個德械師也慘遭重創。
慘烈的淞滬會戰令蔣介石幾乎賠光了起家的老本,卻沒有達到令歐美列強援華的戰略目的。唯一的收穫是,經此一戰,蔣介石確立了自己領導抗戰的統帥地位。
淞滬會戰後,被打得支離破碎的國民黨軍隊退守南京一線。而日軍則趁勝追擊,劍指蔣介石政府的首都——南京。
南京雖是六朝古都,被譽為有「金陵王氣」,但定都此地的王朝卻多為短命王朝。南京三面環山北對長江,無險可守,不利戰守的地理劣勢是其致命軟肋。
蔣介石並非沒有預料到南京之戰的結局,但他當時還在做國聯調解之夢,期待日本能懸崖勒馬。他甚至還抱有這樣一種幻想:只要保衛南京的國民黨部隊能守上一到兩個月,國際形勢就有可能發生重大變化,包括蘇聯在內的聲援中國的國家就有可能出兵迫使日本收手。但是,當時的英美正大搞綏靖政策,德日意同盟視國際公約如糞土,英美等國還妄想將日本這股禍水引向蘇聯,借中日戰爭大發戰爭財。蘇聯也明哲保身,不願衝在前頭。因此,歐美國家雖明知日本對中國鯨吞蠶食,卻聽之任之,僅做口頭譴責。這些隔岸觀火的國家簽署的旨在遏制日本侵華的《九國公約》無異廢紙一張。
蔣介石希望軍隊能守一兩個月,實際上,淞滬之戰的虎頭蛇尾令國民黨軍隊元氣大傷,軍隊的戰鬥力、士氣直線下滑。蔣介石匆忙拼湊起15萬軍隊保衛首都南京,但這15萬人多為從淞滬之戰潰退下來的殘兵敗將,其中還有數萬毫無戰鬥經驗的新兵。這使得南京保衛戰未戰將先怯、未戰兵已慌,大敵當前,眾官兵不僅未眾志成城,反成驚弓之鳥。
斷掉守軍退路卻留下逃生船隻
在南京保衛戰爆發前,心知南京無法固守的蔣介石秘密遷都,政府機關開始陸續向武漢一帶轉移。時任國民政府主席的林森已帶相關政府機構抵達重慶,重慶作為戰時臨時首都的陪都角色已內部確定。為了保存實力,避免出現淞滬之戰那種不惜血本以致家底賠光的慘劇再度發生,蔣介石將大批空軍戰機與大量的通訊器材運往後方。這為後來南京之戰爆發後中國軍隊缺乏制空權,缺乏通訊交流的敗因埋下了伏筆。
守不守南京?國民黨內部幾乎一邊倒主張放棄這座孤城。以足智多謀著稱的白崇禧旗幟鮮明地對蔣介石說:「部隊在上海都打殘了,退到上海外圍還沒喘過氣來,在這麼短時間內根本無法恢復元氣,更談不上打一場艱苦的保衛戰,你要聽我的話,南京,乾脆放棄算了! 」
連對蔣介石惟命是從的嫡系陳誠也不同意堅守,但陳誠很會說話,「我雖然不知道領袖的意圖,但我可以保證,領袖讓我守,我堅決打到底!領袖叫我撤,我決不在南京多待一分鐘! 」聞此言,在座的國民黨高官一片嘩然:「簡直是屁話!等於沒說! 」
其實,蔣介石自己也不想再硬挺下去,但放棄首都南京的喪氣話,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從他口中說出的。他需要有一個為他頂缸、撐場面的人,但這個角色實在是太難找了。
最開始,他相中了帶兵來援的四川軍閥劉湘,沒想到劉湘被部下一攛掇,忌憚蔣介石借此剪除異己,於是故意裝病推脫,無論蔣介石如何勸說,均無效。桂系出身的參謀總部作戰組組長劉斐在軍事會議上還公開質疑起蔣介石的治國帶兵方略來,惹得老蔣勃然大怒!「那好吧,既然你們這麼畏戰,那就由我來守南京! 」蔣介石一時激動,脫口說了句氣話。
關鍵時刻,唐生智站了出來,慷慨激昂地說:「諸位,南京的確是一塊絕地,但你們恐怕忘記了南京是一座什麼樣的城市吧?這是我們的首都!是孫總理的陵墓所在地!作為軍人,我們怎麼可背棄國父的教誨,為了保衛國父的陵墓,哪怕戰至最後一人,也要死守南京! 」唐生智歷來特立獨行,曾數次反蔣遭罷黜,而在抗戰的危難時刻,卻能挺身而出,令眾人一時刮目相看。
事後有人推測,唐生智此時出頭,多半是想火中取栗,目的是重掌軍權。但蔣介石此時已顧不得那麼許多,立刻委任唐生智出任南京衛戍司令長官。
唐生智到南京上任後,制定了「焦土抗戰」的防禦策略。其核心為:第一,為掃清射擊視線障礙,將南京城外的樹木、民房全部燒光;第二,為了不讓敵人接近城牆,須拒敵於城外10公里處;第三,從現在起,立刻對部隊進行班防禦、連防禦的實戰性訓練。
為了表示誓與南京共存亡的決心,唐生智令宋希濂率部斷掉南京守軍的退路,燒掉渡船。聲稱,若無命令,擅自離隊渡江逃離戰場者,格殺勿論!
事後看,包括唐生智本人在內的諸多守城高官均給自己預留了逃生船隻,真正無路可退的不是這些帶兵的將領,而是沙場浴血的一線官兵。前些年,作家方軍曾寫過一本書,名為《我認識的鬼子兵》。在日本採訪時,一些參加過侵華戰爭的日本老兵直言不諱地對他說:「國民黨軍隊有個習慣特別不好,一打敗,當官的先跑! 」
事後有人推測,唐生智此時出頭,多半是想火中取栗,目的是重掌軍權。但蔣介石此時已顧不得那麼許多,立刻委任唐生智出任南京衛戍司令長官。
唐生智到南京上任後,制定了「焦土抗戰」的防禦策略。其核心為:第一,為掃清射擊視線障礙,將南京城外的樹木、民房全部燒光;第二,為了不讓敵人接近城牆,須拒敵於城外10公里處;第三,從現在起,立刻對部隊進行班防禦、連防禦的實戰性訓練。
為了表示誓與南京共存亡的決心,唐生智令宋希濂率部斷掉南京守軍的退路,燒掉渡船。聲稱,若無命令,擅自離隊渡江逃離戰場者,格殺勿論!
事後看,包括唐生智本人在內的諸多守城高官均給自己預留了逃生船隻,真正無路可退的不是這些帶兵的將領,而是沙場浴血的一線官兵。前些年,作家方軍曾寫過一本書,名為《我認識的鬼子兵》。在日本採訪時,一些參加過侵華戰爭的日本老兵直言不諱地對他說:「國民黨軍隊有個習慣特別不好,一打敗,當官的先跑! 」
日本政府本沒有攻佔南京的計畫
長期以來,國內研究中國抗戰史時,總以為日本內部在侵華問題上是鐵板一塊,似乎日本侵華的每一項指令與舉措都是自上而下的。
實際上,在侵華問題上,日本國內上下雖有共識,但具體方略、實施手段卻大相逕庭。政府中的文官集團主張漸進滲透,軍人集團卻力主用快速高效的戰爭手段消滅中國的抵抗力量。而軍人集團對待侵華也存在分歧,軍部、參謀本部並不奢望一口吞掉龐大的中國,還是希望通過局部性的戰爭不斷消耗中國軍力,通過簽訂有利於日本的不平等條約鞏固勝利成果,為最後全面吞併中國做漸進性積累。而一線官兵卻揚言畢其功於一役,往往擅自修改上司指令,以下犯上越權行事,從「九·一八」事變到南京之戰,一線日軍屢屢抗命擴大戰爭規模,日本軍部居然被基層部隊牽著鼻子走,最後被迫默認現實。
南京之戰前,日本政府並未計畫攻佔南京,還私下通過德國欲與蔣介石媾和,以確保自己的階段性戰略成果。按這一安排,在淞滬之戰中歷經苦戰且傷亡較大的部隊紛紛回國。1937年11月7日,日本參謀本部向上海派遣軍的松井司令和第十軍的柳川司令發出的命令是:「掃蕩上海附近之敵,追擊的戰線為蘇州、嘉興以東」,顯然,戰役目標中並沒有南京。可是,當時日軍中的狂熱軍官並不肯就此停戰,「下克上」的現象再次出現。
11月15日,第十軍召開了柳川司令臨席的軍團擴大會議。在會上,血氣方剛的年輕軍官提出了第十軍單獨進攻和佔領南京的瘋狂計畫。最後,會議達成決議:「全軍獨斷敢行,全力向南京方向追擊。 」有人提出糧草和彈藥的補充如何解決?狂熱的軍官們說:「糧草不足,就地解決;彈藥不足,就打白刃戰! 」
陸軍參謀本部的參謀次長多田駿中將,在11月20日非常吃驚地接到第十軍已擅自向南京進軍的情報。多田次長當即下令第十軍停止進軍,但沒有任何效果。 11月22日,多田又接到上海派遣軍松井司令打來的電報:「為了盡快解決事變,要求軍部批准向南京進軍和佔領南京。」原來松井率領的上海派遣軍看到柳川率領的第十軍向南京進軍,按捺不住爭功的心情也開始向南京進軍。上海派遣軍和第十軍就像在運動會上爭奪第一名一樣,開始爭先恐後地向南京進發。
多田次長等日本軍部的「不擴大派」本想阻止對南京的進攻,但參謀本部的少壯派軍官居然也是攻佔南京的積極支持者,在參謀本部的會議上,少壯派軍官們高喊:「南京!南京!」,最後參謀本部不得不在11月28日批准佔領南京的計畫。由此,大戰陰霾黑雲壓城,南京保衛戰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