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時期人類停止遷徙的節點:稻穀的發現和種植
大雨過後,萬物復甦,池塘和湖泊增多,資源更豐富了。為了生存,漁獵和狩獵成了當時人們的兩項重要工作。為此,伏羲氏發明了結網與捕魚,又發明了弓箭,遠距離射殺走獸飛禽,還發明了將捕獲的暫時吃不了的獵物飼養起來,於是,人們又學會了放牧。後來,燧人氏鑽木取火,人類有了熟食可以下肚,除了嘴巴香甜之外,身體也更加健康。再後來,有巢氏又發現鳥兒在樹上搭窩,安全不說,還舒適,於是「構木為巢」……這樣,中華民族的始祖們就有了房子。
家的出現,也就意味著私有制的出現。
儘管幾乎還是以族群為單位的私有制。
至少,某一位或某幾位先民會指著某一個「構木為巢」的東西,說「這是俺的家」。這樣有了獵物,也自會往「俺」的「家」搬。這一時期的先民們至少有了「我」,或者「我們」的思維與概念。
在整個伏羲王朝,儘管有數代的傳承,也有眾多的發現與發明,但是,關係到人類生存下去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就是:吃。
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就是,人類很可能會因為在某一個時段沒有食物「吃」,而被大自然消滅。在這個時段,人類食物完全依賴大自然的恩賜——採集植物果實,捕獵野獸飛禽,並以此繁衍生息。到某一個臨界點,人口爆炸性增長,如果,再有諸如洪水、地震、大旱等天災來湊熱鬧,一個極為嚴重的問題即刻出現:沒有食物。
食物得到良好的解決,人類的生存問題也就基本解決啦。
所以,我們在上古的歷史傳說中,可以看到太多的遷徙。
誇父追日,就是遷徙傳說中最為悲壯的一頁。儘管誇父死於遷徙的途中,但他的部族卻終於找到了一個水源充足的地方——鄧林。
以前很不理解,我中華上古的同志們為什麼如此喜愛旅遊?
現在知道了,他們不是遊山玩水,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生存。
距今大約六千年左右,太昊在渭水中遊的天水(今甘肅省東部)境內建立了強大的氏族部落,後來,因族群的發展,氣候及資源的變遷,其部落再次東徙定居,並建立政權於古陳倉(今陝西省寶雞市)。又一千多年後,太昊的直系後代少典在今河南新鄭的軒轅丘建立了氏族部落國家,並娶了有蟜氏之女任姒、附寶為妻。炎帝和黃帝就是少典之後。
《國語?晉語》說:「昔少典氏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也就是說,第一代炎帝和黃帝是親兄弟,一個是今寶雞市南郊姜水的部落氏族首領,?一個是今寶雞市境內岐山縣一帶姬水(又稱岐水)的部落首領。
炎帝的出現,使上古的同志們結束了無可奈何的遷徙生活。
他發現了一棵草。
這棵草,就是稻穀。
然後,他又發現這棵草是可以培植與播種的……於是,它解決了普天之下人類賴以生存的至關重要的課題:食物。炎帝便開始教導民眾播種五穀,觀察土壤的乾燥潮濕、肥沃貧瘠、地勢高低,從而判斷它們各適宜種植什麼樣的農作物。他還教給天下民眾砍削樹木而做成了用來耕地的頭,把木棒彎曲而做成了犁柄——這種農具給耕田除草帶來了便利。據傳,他還是歷任部落聯盟首領中最具商業頭腦的老大,因為他規定將每天中午作為集市貿易的時間,招攬天下民眾,聚集天下的貨物,令大家各取所需,互相自由交換貨物。
開交易之先河。
而當時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遷徙。遷徙之前留下部分貌似足可以自保的民眾,自生自滅……這類人,大多為老弱病殘。沒有辦法,這是達爾文先生在《物種起源》裡就告訴過我們的自然法則:弱肉強食。部落領導帶領族群長途遷徙,尋找新的地盤。當來到一塊新的土地時,他們往往憑借自己較為先進的文明和組織,和周邊的部落爭鬥,取勝,然後結成新的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