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會戰起因大曝光:只因日本改變侵華戰略
1938年10月,日軍侵佔廣州、武漢後,由於戰線過長,兵力不足;人力、物力消耗巨大,財政經濟陷入困境 ;日本國內反戰厭戰情緒開始滋長,統治階級內部因「速戰速決」戰略的破產和對外政策的分歧而爭吵不休;更由於中國人民堅持抗戰,使其稱霸世界的戰略受到極大影響,處處呈現被動的局面。在這種情況下,日本侵略者被迫調整其侵華方針。
在政治上,放棄過去「不以國民政府為對手」的立場,轉而對國民政府採取以政治誘降為主,以軍事打擊為輔的策略。在軍事上,停止對正面戰場的戰略進攻,重點鞏固已有佔領區。在經濟上,加緊經濟掠奪,力圖「以戰養戰」。
在改變了侵華方針後,其軍事戰略也做了相應調整。第一,放棄速戰速決戰略,準備長期作戰。第二,明確規定軍事行動要服務於政略和謀略工作。第三,為減少消耗而限制戰爭規模和強度。在作戰範圍上,「如無重大必要不企圖擴大佔領地區」,「力戒擴大缺乏準備的戰線」;在兵力上「為準備今後國際形勢的轉變,要在各方面減少駐屯兵力及兵力的消耗」;在作戰形式上「進行小接觸」,只是在「敵人集中兵力來攻擊時,及時予以反擊,消耗其戰鬥力」。第四,把軍事打擊的重心移向對付其後方的抗日遊擊戰。 為盡早結束戰爭,日軍於1939年9月至1940年夏在正面戰場上相繼發動了對長沙、桂南和宜昌的作戰,但並沒有達到預期目的。
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夕,日本再次部分調整了對華戰略。其總體構想是:確保和穩定佔領區,使之成為「大東亞戰爭」的總兵站基地,對國民政府繼續施加軍事壓力,削弱其抗戰力量,並以政略和謀略相結合,摧毀其繼續抗戰的企圖,然後利用「大東亞戰爭」的成果,促使國民政府屈服,實現侵略意圖。
在其他城市相繼淪喪後,長沙乃國民政府控制下的西南唯一屏障,一旦長沙被攻陷,中國在戰爭中將處於被動情況下。正是在上述軍事戰略方針的指導下,第9戰區先後與日軍第11軍進行了第一、第二和第三次長沙會戰,並最終引發第四次長沙會戰,也稱「長衡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