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 | 陽光歷史

 



科舉史第一名榜:一次考試彙集唐宋八大家中五位

 科舉史第一名榜:一次考試彙集唐宋八大家中五位
  在科舉史上,能金榜題名的無疑都是當時的精英,不過,金榜題名與名傳後世並不是同義詞,考場上的精英們往往很難成為讓後人津津樂道的大名人,甚至很多時候,名落孫山者,比金榜題名者更容易讓人記住。不過,在有些時候,一科金榜題名者卻有不少真正的大名人,不光當時顯耀,更流傳千古,被稱為「名榜」。下面這三次,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第一名榜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   關於蘇軾的...



「聊齋誌異」裡的關羽:任科舉考官 打擊舞弊

 「聊齋誌異」裡的關羽:任科舉考官 打擊舞弊
  導讀:歷史上的關羽,在公元220年就完成了他的使命,走到了事業和生命的終點。然而,他雖然死了,卻還活著,活在各種傳說、戲曲、小說裡,中國人總要借用關二哥的神勇和忠義,表達自己的理想和訴求。  到了公元17世紀,關將軍都已經離世1400多年了,蒲松齡老師卻還在大作《聊齋誌異》裡屢屢祭起他的威名,去實現平民百姓的種種理想。現在,讓我們一起瞧瞧關羽在清朝的《聊齋誌異》裡都忙些什麼?  ...



古代什麼是科舉四宴?鹿鳴瓊林鷹揚會武

 古代什麼是科舉四宴?鹿鳴瓊林鷹揚會武
  科舉考試是中國封建社會選拔官吏的一種考試制度,它始於隋煬帝大業四年(公元607年),一直沿襲到清光緒31年(1905年),歷時1300多年。為了籠絡天下士人通過科舉考試,踏上仕途為統治者效勞,古代科舉制度還組織順利通過科舉考試的士子參加由官方、朝廷主辦的盛大慶祝宴會,以示恩典,這就是我國古代著名的科舉四宴。由於科舉制度自唐代以來,分設文武兩科,故四宴中鹿鳴宴、瓊林宴為文科宴,鷹揚宴、會武...



明朝「高考」的特殊性:科舉歷史上獨特的南北榜

 明朝「高考」的特殊性:科舉歷史上獨特的南北榜
  說到朱元璋的統治,有一個名詞不容迴避--殘暴。殘暴的方式,就是屢興大案。   歷史學界,很早就有「洪武四大案」之說。所謂四大案,即空印案、郭恆案、藍玉案、胡惟庸案,簡單的名詞後面,是千萬顆人頭落地。   四大案中,「空印案」和「郭恆案」都是貪污腐敗案,前者因官員使用蓋有官印的空白文書,激起朱元璋?怒,前後株連數萬人。後者因戶部侍郎郭恆貪污官糧,再次興起大獄,株連上萬官員。...



科舉制度始於哪個朝代?哪個皇帝創立的

 科舉制度始於哪個朝代?哪個皇帝創立的
  科舉制度始於哪個朝代?哪個皇帝創立的   答案:科舉制度始於隋朝,隋文帝楊堅創立。   中國科學制度是中國歷史上的考試選拔官員的一種基本制度。他淵源於漢朝,創始於隋朝,確立於唐朝,完備於宋朝,興盛於明、清兩朝,廢除於清朝末年,歷經隋、唐、宋、元、明、清。根據史書記載,從隋朝大業元年(605)的進士科算起到光緒三十一年(1905)正式廢除,整整綿延存在了1300週年。   科舉是...



科舉制度的第一次嘗試:蕭衍通過考試選拔官吏

 科舉制度的第一次嘗試:蕭衍通過考試選拔官吏
  科舉制,又稱科舉、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科舉制具有分科考試,取士權歸於中央所有,允許自由報考(即「懷牒譜自薦於州縣」,與察舉制的「他薦」相區別)和主要以成績定取捨四個顯著的特點。科舉制極大程度改善之前的用人制度,徹底打破血緣世襲關係和世族的壟斷;「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會中下層有能力的讀書人進入社會上層...



清朝科舉落榜生的出路:可半工半讀可靠相貌入仕

 清朝科舉落榜生的出路:可半工半讀可靠相貌入仕
  科舉考試,應試者如過江之鯽,然而中榜者寥寥。以光緒九年應會試考生1.6萬多人來看,只「賜陳冕等三百八十人進士及第出身有差」,其錄取率約為1.9%,是真正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98%的科舉考生都成落榜生。那麼,清代如此眾多的落榜生除了繼續攻讀再考外,還有哪些出路呢?  第一種是「半工半讀」,這是清代科舉落第者所通行的方式。一邊工作養家餬口,一邊繼續攻讀,以待下屆再考。譬如清朝官至左...



科舉誕生之謎:到底出自唐朝還是隋朝就開始科舉

 科舉誕生之謎:到底出自唐朝還是隋朝就開始科舉
  中國古代社會的取士方式,以科舉制度實行的時間最長,它延續上千年,對封建社會曾產生過重大的影響,千秋功過眾說紛紜。它作為中國古代選舉制度史的一個重要內容,近百年來,一直受到中外史學界的關注,至今仍是中國古代選舉制度史研究領域的一個熱點,有關它的起源也成為人們爭論的問題。   科舉制度誕生於什麼時候?早在20世紀30年代中國學術界就有過一場爭論。陳東原先生是最早對科舉制進行考察...



宋太宗治國方針的轉向:興文抑武 擴大科舉取士

 宋太宗治國方針的轉向:興文抑武 擴大科舉取士
  宋代是讀書人的天堂。真正徹底開啟這扇幸福之門的是大宋王朝的第二個皇帝宋太宗,因為:文人機會多了、地位高了。  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正月,宋太宗當上皇帝才兩個多月時間,就舉行了第一次科舉考試。這次考試與以往的考試有很大不同,主要有四點。  第一,錄取人數多。宋太祖在位16年,科舉考試舉行了15次,但是,每科取士錄取人數並不多。太平興國二年的這次科舉,一共錄取了500人。第二,...



古代武科舉考試測臂力:唐代舉木棍清代提掇石

 古代武科舉考試測臂力:唐代舉木棍清代提掇石
    掇石,也稱「制子石」「武功石」。石上皆標有重量,主要考臂力,以重量多少定名次,並刻有科舉吉語。   中國古代科舉考試分為文科舉和武科舉兩類。反映文科舉的書籍及影視作品眾多,人們對此並不陌生,但武科舉如何選拔人才?測試臂力的「舉重」又在武科舉中佔據怎樣的位置?   清朝掇石用來測試考生臂力   北京科舉匾額博物館內,幾塊中部挖空、方方正正的「石塊」吸引著參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