殭屍為什麼總是穿著清朝的官服?清朝殭屍的由來 | 陽光歷史

 

A-A+

殭屍為什麼總是穿著清朝的官服?清朝殭屍的由來

2016年06月06日 歷史解密 暫無評論 閱讀 329 次

  殭屍為什麼總是穿著清朝的官服?殭屍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香港電影中是很受歡迎的題材。在電影中,殭屍身著清朝官服,雙手伸直,雙足併攏如麻雀般一蹦一跳,以人之呼吸辨別方位,另外一個顯著的特點是用符貼在殭屍的前額可以讓殭屍睡著。因為殭屍總是跳躍前進,所以在中國建築的風水慣例中,通常在大門下會裝一塊約15厘米高的門檻,用來阻擋殭屍跳進家中。

  在《正牌韋小寶奉旨勾女》中,張衛健看見清朝回來的梁朝偉(韋小寶)時一頓海扁之後問:「我一直找的殭屍裝,你是在哪裡找到的?可見在當時那個年代能擁有一套殭屍裝是很風光的事。

  可是為什麼殭屍總是穿清朝的衣服呢?這可以從很多角度來分析。

  經濟學角度:清代的戲服多,便宜,殭屍片一般又都是低成本電影,為成本考慮,所以製片們讓殭屍集體換成了清朝的衣服。

  時間角度:死亡時間小於100年成不了精,死亡時間超過500年就成了魔頭了,所以只有死亡時間在100~500間的才可能成為殭屍。如此算來只有出生在公元1500~1900年的人才可能成為殭屍,這個時間段出生的人差不多都是清朝人,而且傳說清朝人下葬的時候都穿著官服,體面。照這麼估計,若干年以後影視作品中出現的殭屍應該是穿著中山裝、西裝或NIKE,帶三塊手錶,使用牙防組推薦的牙膏的形象了。

影視劇中殭屍形象

  民族感情角度:在清初,滿人入關時,大肆殺戮,很多平民百姓死在他鄉,於是出現了運屍人的工作,將屍體運回老家安葬。後來傳說出現了四川、湘西的趕屍人,屍體會自己跳著走。反清復明一直是香港的主流思想,很多人都同情反清復明的志士,貶低滿人,因此這些會跳的屍體就被安上了滿人官員的樣子。而且香港是在清朝手上被英國割據的,因此香港人心裡有怨恨,於是拿清朝調侃,這是香港文化的一部分。至於為什麼選擇官服,則是因為民間反清、反貪的表現,是士大夫文人的想像和社會寄托。

  影視學角度:清朝的官服從拍攝效果上比較符合殭屍的形象,因為清朝官服比較直統統的,顏色較深,加上官帽的外形,整個服飾與漢服不一樣,有一種壓抑、沉悶的味道,所以用於拍殭屍最合適。如果用唐朝、明朝、漢朝的服裝來拍,也不是不可以,但因為漢服顏色可能較淺(如白色)、比較寬大,拍殭屍沒有清官服合適,反而會有一種飄逸的仙氣在裡面。所以拍漂亮的女鬼一般穿的都是古代漢服,才有《倩女幽魂》等一系列經典女鬼。試想讓聶小倩穿清朝官服,那該是一種什麼效果?

  民俗角度:清朝有種道士叫「訓屍人」,他們具有引導屍體行動的一種法術。有很多有地位的以及有錢的人,在死去以後,希望落葉歸根,在屍體未腐化時由術士趕回鄉安葬,這時候就需要做屍體處理,道士一般會用他們的手藝把屍體做得僵硬,以便行走,然後打扮一下,這時候給它們穿上官服也是很擺譜的事。趕屍人被稱為「趕屍匠」,大約三五同行,有的用繩繫著屍體,每隔幾尺一個,然後額上貼黃紙符,另外的便打鑼響鈴開路,晝伏夜行。天亮前投棧,揭起符紙,屍靠牆而立,到夜間繼續上路。亦有人指趕屍者其實背起屍體而行,但由於身穿黑衣夜行,途人便自然看不見趕屍者,以為有行屍。

  文學史角度:殭屍之說盛行於明中葉以後及清朝。清朝一方面是對於殭屍事件的記載更多,對於殭屍的研究更多,更重要的是,清朝的小說和讀本等文學形式興起了一個高潮,民間通俗文學對於這類身邊的怪事會做出不同的鬼怪等等的解釋,殭屍就是其中一種。這些東西也被更多的書籍和民間傳說記載,被用到現在的一些電影的取材上了。清代筆記載殭屍者最多,首推袁枚的《子不語》及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此二書可以說是「殭屍大全」。香港的殭屍電影大都來自這些書籍,因此很自然的殭屍穿的都是清朝的衣服。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