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 | 陽光歷史

 



紅軍長征渡江奇跡揭秘:七隻小破船竟轉移兩萬人

 紅軍長征渡江奇跡揭秘:七隻小破船竟轉移兩萬人
  紅軍長征經過的艱難險阻,大致可分為兩種:人為設置和大自然本身所固有。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是人為障礙,自然界的險阻可分為江河、關隘、雪山、草地、氣候、疾病等幾類。   在萬里征途中,姑且不論國民黨軍佔有地利、裝備和人數絕對優勢的追剿部隊,即使是大自然擺在路途之上的艱難險阻,也不是一般軍隊所能輕易克服的。   長征中的紅軍首先遇到的大自然的險阻,就是江河。史冊上也就此留...



國民黨將領回憶:紅軍飛奪瀘定橋戰鬥的始末緣由

 國民黨將領回憶:紅軍飛奪瀘定橋戰鬥的始末緣由
  1935年,當中央紅軍長征進入西康時,這裡的國民黨軍屬於川軍劉文輝部隊,在紅軍進入四川之前,四川軍閥剛剛打了一場二劉之戰,這也是四川軍閥內戰規模最大的大戰役。最後劉湘戰勝劉文輝,將其趕到了貧瘠的西康。當時的劉文輝處境非常困難,可以說是內外交困。  在軍事上,劉文輝表面上擁有8個步兵旅,但實際上編製很小,一個連只有90人。武器惡劣,每個連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步槍無法使用。兵額缺額很多...



紅軍名將尋淮洲:土地革命時期最年輕的軍團長

 紅軍名將尋淮洲:土地革命時期最年輕的軍團長
  長期以來,人們認為在紅軍中擔任軍團長,年齡最小的是林彪,他25歲(1932年)擔任了紅一軍團的軍團長。其實,紅軍早期著名戰將尋淮洲擔任軍團長時年齡更小,才21歲。   尋淮洲1912年生,湖南瀏陽人。他15歲投筆從戎,隨瀏陽工農義勇隊參加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後隨部隊到井岡山,參加開闢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鬥爭,此後追隨毛澤東艱苦轉戰,18歲當團長,20歲當師長、軍長,21歲就當上了紅7軍團的軍團長,...



掩護紅軍長征的部隊:「鐵流後衛」與「戰略騎兵」

 掩護紅軍長征的部隊:「鐵流後衛」與「戰略騎兵」
     在中央紅軍長征中,擔任開路先鋒的紅一、三軍團斬關奪隘,戰功赫赫,備受世人矚目。其實,負責殿後的紅五軍團和側翼掩護的紅九軍團,同樣創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故事。   「鐵流後衛」--紅五軍團   長征中,紅五軍團的行軍序列一直在最後,主要負責抗擊敵軍追兵,掩護紅軍主力北上。一路上,紅五軍團竭力阻擊數倍於己的追兵,不顧自己時刻面臨與主力失...



紅軍過草地究竟有多難:七天就有上萬名戰士犧牲

 紅軍過草地究竟有多難:七天就有上萬名戰士犧牲
      草地位於青藏高原與四川盆地的過渡地帶,縱長500餘里,橫寬300餘里,面積約15200平方公里,海拔在3500米以上。紅軍過的草地主要是講現在的川西北若爾蓋地區。草地,其實就是高原濕地,為泥質沼澤。它的形成原因很多,主要由於黑白兩河——黑河(亦稱墨曲河)和白河(亦稱葛曲河)自南至北縱貫其間,起了重要作用。兩河的河道迂迴曲折,叉河橫生,地勢低窪,水流淤滯而成...



紅軍唯一的女師長:她的部下有七人是開國將軍!

 紅軍唯一的女師長:她的部下有七人是開國將軍!
  在紅軍將領中,張琴秋是唯一的女性。雖然鄧穎超、蔡暢、劉英、賀子珍、鍾月林、鄧六金等老大姐也參加了長征,但從事的大多為機要、秘書、及黨團婦女工作,沒有在紅軍作戰部隊中擔任高級職務。1955年授銜時唯一的女將軍李貞,在紅軍時代擔任的最高職務為紅二方面軍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而在紅軍時期,張琴秋曾擔任過紅四方面軍總政治部主任,成為紅四方面軍的主要領導人之一,而陳賡、陳再道、王宏坤、...



紅軍機智將軍曾思玉:孤身喊話嚇降十餘敵軍

 紅軍機智將軍曾思玉:孤身喊話嚇降十餘敵軍
  曾思玉將軍,小名曾世裕,江西信豐遊州堡人。將軍身材矮小壯實,虎頭虎腦,晚年肥胖,然不減機靈之質,剛毅之氣。   曾思玉將軍自謂「福將」,雖身經百戰,歷險50餘次,均大難不死。將軍晚年與余言此,朗聲大笑曰:「我的命大福大造化大,敵人的臭子彈一次都沒有挨過。」   紅軍時期某戰役,時任班長的曾思玉將軍帶兩士兵追趕敵軍一軍官。將軍奔跑如飛,兩名士兵落後。敵軍官見曾將近,掏一懷表...



紅軍如何渡過烏江:冒充蔣介石給國軍發調兵電報

 紅軍如何渡過烏江:冒充蔣介石給國軍發調兵電報
  長征期間,敵我雙方都在大規模的行軍途中,無線電通訊成為雙方傳遞軍情的主要聯繫方式。蔣介石或許沒想到,自己部隊電台發出的電文其實大多數都被紅軍截獲破譯,在長征途中,曾希聖帶領軍委二局(負責情報偵查工作)人員全天候監聽敵軍的電波信號,破譯了國民黨800多種不同電文密碼版本,被紅軍領導人稱是認識「天書」的人。日前,曾希聖的女兒曾小紅、《曾希聖傳》編纂委員會的研究成員陸德生,向記者講...



紅軍長征的簡介:紅軍悲壯艱苦卓絕的戰鬥歷程

 紅軍長征的簡介:紅軍悲壯艱苦卓絕的戰鬥歷程
  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間,中國工農紅軍主力自長江南北各革命根據地向陝甘革命根據地的大規模戰略轉移。這次人類歷史上空前未有的戰略大轉移,是1931年初至1935年初統治黨中央長達四年之久的王明左傾冒險主義錯誤所造成的結果,是中國共產黨人糾正這次左傾錯誤,戰勝千難萬險,足以引為自豪的英雄史詩。  參加長征的部隊有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及紅25軍。在紅一方面軍長征之前,尋淮洲、方志敏等曾...



揭秘:中國工農紅軍在長征途中最常見的病是什麼

 揭秘:中國工農紅軍在長征途中最常見的病是什麼
  從1934年到1936年的中國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被稱為「地球的紅飄帶」、「前所未聞的故事」等。著名軍旅作家魏巍著有《地球的紅飄帶》,美國記者與作家、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埃德加·斯諾著有《紅星照耀中國》(《西行漫記》),曾任《紐約時報》副總編輯、全美作家協會主席哈里森·索爾茲伯裡著有《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都是講述這段曠古未有、艱苦卓絕的故事。  有毛主席的七律詩《長征》作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