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國工農紅軍在長征途中最常見的病是什麼
從1934年到1936年的中國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被稱為「地球的紅飄帶」、「前所未聞的故事」等。著名軍旅作家魏巍著有《地球的紅飄帶》,美國記者與作家、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埃德加·斯諾著有《紅星照耀中國》(《西行漫記》),曾任《紐約時報》副總編輯、全美作家協會主席哈里森·索爾茲伯裡著有《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都是講述這段曠古未有、艱苦卓絕的故事。
有毛主席的七律詩《長征》作證:「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礡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毛澤東主席曾說:「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歷史上曾經有過像我們這樣的長征嗎?十二個月光陰中間,天上每日幾十架飛機偵察轟炸,地下幾十萬大軍圍追堵截,路上遇到了說不盡的艱難險阻,我們卻開動了每個人的兩隻腳,長驅二萬餘裡,縱橫十二個省。請問歷史上曾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嗎?沒有,從來沒有的。」
1934年10月,蘇區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主力紅軍(紅一方面軍)為了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戰略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征。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中央紅軍共進行了380餘次戰鬥,攻佔700多座縣城,紅軍犧牲營以上幹部多達430人,平均年齡不到30歲,共擊潰國民黨軍數百個團,其間共經過11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無人煙的草地,翻過連綿起伏的雪山,行程約二萬五千里,於1935年10月到達陝北,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1936年10月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到達甘肅與紅一方面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宣告紅軍長征勝利結束。
長征路上自然環境惡劣,物質條件艱苦,又加上日夜行軍打仗、與敵人展開殘酷搏鬥,指戰員生病是常見的現象,甚至還很危險,不生病反倒不正常了。那麼,長征途中最常見的病是什麼呢?
早在蘇區時,紅軍總衛生部部長賀誠總結了4種常見病:瘧疾、痢疾、疥瘡、下肢潰爛。長征時增加了戰傷、肺炎、腸傷寒,而胃腸病是第一位。
長途行軍,挨餓受凍,保證部隊健康更顯得重要,這是戰鬥力的直接保證。為了預防和減少疾病,衛生人員還肩負著向部隊傳授衛生、防病知識的任務。比如要告訴部隊喝開水而不要喝河溝池塘裡的水,沒有條件燒開水時也要盡量喝井水。另外,行軍打仗全憑一雙腿腳,部隊打綁腿就是為了避免叮咬劃傷、下肢潰爛。根據經驗,部隊到達宿營地後,無論如何要爭取用熱水泡腳,睡覺時作「倒腳運動」,以改善足部的血液循環,預防腳痛和腳皰。所以條件再艱苦,每個班也要背兩個盆,一個洗腳,一個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