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是如何成為孔子門生的? | 陽光歷史

 

A-A+

子路是如何成為孔子門生的?

2016年04月03日 文史百科 暫無評論 閱讀 637 次

  子路(前542年-前480年),名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春秋末期魯國卞人(今山東泗水縣泉林鎮卞橋)。孔子的得意門生,孔門十哲之一,畢生以政事見稱。

  子路性格豪爽,有勇力、有才藝,對待父母極其孝順。拜師孔子之後,他不信權威,敢於指出孔子的錯誤之處。所以,孔子對其評價很高,認為子路「可備大臣之數」、「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並說是子路使自己「惡言不聞於耳」。子路曾先後任季氏家宰、衛蒲邑大夫,是孔子「墮三都」的最主要合作者之一。

  我們在讀《史記-孔子世家》、《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和《論語》之時,看到子路都在其中扮演了不少角色。那麼,子路到底是如何認識孔子,又是如何進入孔門的呢,這裡還有一段小故事。

  子路從小家境貧困,但卻性格直爽,志氣剛直,喜好打抱不平。而且他的穿著也很有個性,在當時來說,也應該是很『潮』的。現在我們就來看看子路平時的衣著打扮——頭上戴的是雄雞式的帽子(這點很像濟公師父),腰間佩戴的是公豬皮裝飾的寶劍 (據說這是當時勇士的象徵),一副『古惑仔』的打扮。

  由於沒有正當職業,所以子路吃完飯就往外跑,到處溜躂、遊逛,隨時準備著見義勇為!

  說來也巧,不知哪天,上天吹了一陣怪風,就把子路和孔子二人給吹到一塊啦。

  茫茫人海,每天不知有多少人擦肩而過。但是就是在這一天,孔子和子路擦肩了,但子路沒有讓孔子過去。

  為什麼?

  因為你撞著我啦!

  子路非得讓孔子給個說法不成。孔子是又賠禮又道歉,還給他說了不少好話,可子路就是不放孔子走。不光不放他走,而且由於自己興致很高,還特意說了許多令孔子難堪的話,以至於後來差點沒動起手來。

  孔子一看不行,大街上看熱鬧的人越來越多,這樣子有失自己的身份。於是他拿出了「誨」人的本事,開始心平氣和地用禮教慢慢的誘導子路。也許是上天注定要二人成為師徒,不一會,子路還真被孔子說服了,最後還向孔子鞠躬道歉。

  回到家中,子路想了很多,就是為了自己的父母,自己也不能再這樣遊手好閒下去。遇見孔子這樣學識淵博之人,那是實屬不易的,自己說什麼也不能放過。

  於是經過深思熟慮,子路決定拜孔子為師。

  幾日後,子路穿著特意製作的儒家服飾,帶著禮物(這個是必須的),通過孔子的門人來求見孔子。

  經過二人的促膝長談,孔子覺得子路本性還是很善良的,而且還很有慧根的,於是便收他為自己的學生。

  孔子和子路因「擦肩門」而相遇,又因子路的「無理取鬧」而相識,以至於成就了後來流傳千古的師生情意。或許,有些事情是冥冥中就注定好的!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