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 | 陽光歷史

 



唐敬宗怎麼死的?被太監戴綠帽子而喪命的皇帝

 唐敬宗怎麼死的?被太監戴綠帽子而喪命的皇帝
  唐敬宗是怎麼死的?唐敬宗李湛,中唐時期皇帝,在位僅兩年,登基之初不務正業,沉迷遊樂,最終死於太監之手。  太監是一個門檻很高的職業,沒有一定的奉獻精神是不能勝任的,在古代的皇宮裡,為了保證皇室血統的純正,太監入宮前一般都要經過嚴格的防偽認證,弄虛作假十分困難。不過,這是一般情況,雖然佔據了中國歷史的大部分,但並不是全部,佔據剩餘很少部分的二般情況下,太監進宮時弄虛作假就...



清末代皇帝溥儀:三次登上時代週刊的多變君主

 清末代皇帝溥儀:三次登上時代週刊的多變君主
  1908年11月的一個寒冷冬夜,宮中突然派出一大隊的太監來到醇親王府,在好一陣手忙腳亂之後,一個半睡半醒的孩子在父親及乳母的陪同下被?進了皇宮。他,就是後來的宣統皇帝溥儀,當年他還不到三歲。   溥儀進宮的第二天,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便相繼離世,皇帝的大位便落在了這個小baby的身上,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位真皇帝。不久,古城西安突然傳起了這樣一首童謠:「不用掐,不用算,宣統不過...



末代皇帝溥儀自述:我的四個后妃都是擺設(組圖)

 末代皇帝溥儀自述:我的四個后妃都是擺設(組圖)
導讀:溥儀先後有過四個妻子,按當時的說法,就是一個皇后,一個妃,兩個貴人。如果從實質上說,她們誰也不是我的妻子,我根本就沒有一個妻子,我有的只是擺設,為了解決不同問題的擺設。雖然她們每人的具體遭遇不同,她們都是同一個制度的犧牲品。   在很長時期內受到我冷淡以及惱恨的婉容,她的經歷也許是最使現代新中國的青年不能理解的。她如果不是在自己的家庭一出生時就被決定了後來的命運,也是從...



末代皇帝溥儀早餐30多道主菜 被關押曾賄賂看守

 末代皇帝溥儀早餐30多道主菜 被關押曾賄賂看守
  溥儀早餐有30多道主菜  5歲的溥儀吃飯要擺兩桌,還有各種點心、米膳、粥品三桌。展品中有當時的一份菜單,記錄有一次「早膳」的菜品有口蘑肥雞、驢肉燉白菜、鴨條溜海參等30多道主菜。  此外,小吃專門有張菜單,上面列著豌豆糕、杏脯、芝麻奶卷等十多種。  專家透露,當時他每月要用掉800斤肉和240隻雞鴨,溥儀後來說,「華而不實,費而不惠,營而不養,淡而無味」。市民還能看到一張巨大的北極...



宋哲宗趙煦簡介 少有大志,北宋最短命的皇帝

 宋哲宗趙煦簡介 少有大志,北宋最短命的皇帝
  宋哲宗趙煦(1076年1月4日-1100年2月23日),北宋第七位皇帝(1085年—1100年在位),是前任皇帝宋神宗第六子,原名傭,曾被封為延安郡王。神宗病危時立他為太子,元豐八年,神宗死,趙煦登基為皇帝,是為宋哲宗,改元「元祐」。在位15年,享年24歲。謚號憲元繼道顯德定功欽文睿武齊聖昭孝皇帝,葬於今天河南鞏縣的永泰陵。  人物簡介  宋哲宗趙煦生於熙寧九年(公元1076年)陰曆十二月初七(陽曆1077...



最窩囊的傀儡皇帝北魏孝靜帝:被高湛污蔑為謀反

 最窩囊的傀儡皇帝北魏孝靜帝:被高湛污蔑為謀反
  在皇帝——權力——大臣的政治格局中,權力就像是一台天平的指針。指針偏左,可能會出現獨裁皇帝;指針偏右,多半要產生傀儡皇帝。因為有命無運、有名無實、有位無權,所以,傀儡皇帝大都被權臣搞得很鬱悶,很狼狽。在歷代傀儡皇帝中,被人挾持者有之,被人廢黜者有之,被人幽禁者有之,被人砍頭者有之;但是,被人當眾警告,當眾臭罵,當眾毆打,甚至被人當眾指責「謀反」者,恐怕也只有東魏的孝靜帝了。 ...



溥儀死後葬在哪裡?末代皇帝溥儀屍骨埋在哪

 溥儀死後葬在哪裡?末代皇帝溥儀屍骨埋在哪
  中國末代皇帝溥儀一生充滿傳奇色彩,他的身份在歷史滄桑中不斷變化,許多人都知之一二。1967年溥儀因患腎癌在北京逝世,溥儀死後葬於何處?此事鮮為人知。  按封建國家定制,新皇帝登基以後,就要選擇「萬年吉地」,營建陵寢。宣統皇帝溥儀3歲即位,剛三年清王朝就滅亡了,他也就沒來得及選定「萬年吉地」。  溥儀退位之後,根據優待清室條件,仍居住在紫禁城裡,皇帝尊號不變,中華民國以待外國君...



嘉靖皇帝違背朱元璋制度:選11歲少女入宮煉丹

 嘉靖皇帝違背朱元璋制度:選11歲少女入宮煉丹
  能進入後宮給皇帝當妃子的女人並不多。皇帝有權精選全國女孩中的精華入宮為其服務。被選中的女孩入宮前都要接受嚴格的身體檢查。皇家會對其年齡、生理、心理等各方面情況進行瞭解、測試。體檢時,每一道程序都十分仔細。容貌嬌好,身材秀長,生理上更容不得有半點瑕疵,即便皮膚上長了一顆小黑痣,都會被淘汰掉。對採選進宮的女子,首先在年齡上有明確的要求。東漢時要求,13歲以上,20歲以下。但各朝...



揭秘:只做了32天皇帝的張邦昌真的是叛臣嗎?

 揭秘:只做了32天皇帝的張邦昌真的是叛臣嗎?
  張邦昌(1081年-1127年),進士出身,徽宗、欽宗朝時,歷任尚書右丞、左丞、書侍郎、少宰、太宰兼門下侍郎等職務。金兵圍開封時,他力主議和,與康王趙構作為人質前往金國,請求割地賠款以議和。歸宋後,任河北路割地使。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擄走徽欽二帝及皇族470多人,及文武百官2000多人北歸,立張邦昌為大楚皇帝,二月向張邦昌宣讀冊封文書,三月初一張邦昌前往尚書省,金人警告他,到...



中國史上10位有能力改變歷史卻英年早逝的皇帝

 中國史上10位有能力改變歷史卻英年早逝的皇帝
  自古英雄如美人,不許人間見白頭。中華五千年的歷史留下了諸多的遺憾,特別是在某些關鍵的歷史時刻,一些舉足輕重的人物的早逝都或多或少改變了一些歷史的走向。歷史不能有如果,所以,我們今天就以遺憾的眼光來看看歷史上這些早逝的帝王們。  1、陳文帝  陳文帝本名陳蒨,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陳朝的第二任皇帝,他在位7年,是南朝歷代皇帝中難得一見的有為之君。  史料上記載陳蒨少沈敏有識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