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上10位有能力改變歷史卻英年早逝的皇帝 | 陽光歷史

 

A-A+

中國史上10位有能力改變歷史卻英年早逝的皇帝

2016年05月09日 帝王將相 暫無評論 閱讀 166 次

  自古英雄如美人,不許人間見白頭。中華五千年的歷史留下了諸多的遺憾,特別是在某些關鍵的歷史時刻,一些舉足輕重的人物的早逝都或多或少改變了一些歷史的走向。歷史不能有如果,所以,我們今天就以遺憾的眼光來看看歷史上這些早逝的帝王們。

  1、陳文帝

  陳文帝本名陳蒨,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陳朝的第二任皇帝,他在位7年,是南朝歷代皇帝中難得一見的有為之君。

  史料上記載陳蒨少沈敏有識量,美容儀,留意經史,舉動方雅,造次必遵禮法。高祖甚愛之,常稱「此兒吾宗之英秀也」。陳文帝不僅長得好看,而且學識豐富,他的叔父陳霸先常常誇獎他。

  公元557年,陳霸先代梁立陳,江山初定,還沒來得及怎麼治理就匆匆去世了,將陳朝這個擔子交給了陳蒨,陳文帝在位時期,勵精圖治,整頓吏治,注重農桑,興修水利,使江南經濟得到了一定的恢復。史書稱陳文帝「從艱難中發跡,瞭解百姓的疾苦。國家的用費,定依儉約的原則。善辨真假,不容臣下奸巧,使得人人知道自勵。

  然而,天不假年,陳文帝45歲的時候就染病去世了,只留下了和寵臣韓子高的一段美麗傳說。他在位7年雖然勵精圖治,但只來得及稍微打掃打掃而已,來不及深度,於是陳朝很快就衰敗了下去。

  2、劉弗陵

  劉弗陵登上帝位,是以一段立子殺母的故事展開的,公元前84年,漢武帝病逝,年僅8歲的劉弗陵登基為帝,在霍光的輔佐下,這位少年皇帝快速的成長著,14歲就識破了上官桀對霍光的陷害,平定叛亂。之後專注於發展經濟,消除了漢武帝揮霍國力帶來的後遺症,扭轉了西漢衰退的趨勢。

  劉弗陵在位13年,在他21歲的時候就病死了,經過了一番周折,他的繼任者是後來的漢宣帝劉病已。武帝施威,昭帝施恩,一武一文,將大漢推向高峰。如果劉弗陵多活三十年,可以將這個趨勢進一步鞏固,漢朝的成就或許可以登上更高的高峰。

  然而,天不假年,陳文帝45歲的時候就染病去世了,只留下了和寵臣韓子高的一段美麗傳說。他在位7年雖然勵精圖治,但只來得及稍微打掃打掃而已,來不及深度,於是陳朝很快就衰敗了下去。

  2、劉弗陵

  劉弗陵登上帝位,是以一段立子殺母的故事展開的,公元前84年,漢武帝病逝,年僅8歲的劉弗陵登基為帝,在霍光的輔佐下,這位少年皇帝快速的成長著,14歲就識破了上官桀對霍光的陷害,平定叛亂。之後專注於發展經濟,消除了漢武帝揮霍國力帶來的後遺症,扭轉了西漢衰退的趨勢。

  劉弗陵在位13年,在他21歲的時候就病死了,經過了一番周折,他的繼任者是後來的漢宣帝劉病已。武帝施威,昭帝施恩,一武一文,將大漢推向高峰。如果劉弗陵多活三十年,可以將這個趨勢進一步鞏固,漢朝的成就或許可以登上更高的高峰。

  3、高演

  高演(535年 - 561年),字延安,享年27歲,在位不到兩年(560年-561年)。北齊高家出了很多有才華的皇帝,但不是變態就是神經病,但是高演是少見的身心比較健康的帝王。

  當初高洋在位時候,高演對哥哥的做法很是看不下去,經常冒險直諫。高洋說:「只要有你在,我幹啥不享樂?」幸好高洋那時是清醒的,不然把高演砍了就玩完了,高洋對高演很器重,臨終托孤給他。

  但在高洋死後的第二年,高演就聯合弟弟高湛發動政變,不久就廢掉了高洋的兒子高殷。按說高殷也是個有才而且更短命的皇帝,只可惜年紀太小,沒有實權。

  高演繼承了家族的優秀才能傳統,同時又有著清醒的頭腦,即位之後,表現突出,關心民生,親征北方異族,「文治武功兼盛」,力挽高洋的混亂統治帶來的不安定局面。

  但是,高演在位第二年從馬上摔了下來,重傷。加上婁太后和弟弟高湛的政治壓力,心情沉重的高演臨死前傳位給了高湛。北齊又落入了瘋子手中。

  高演可以說是北齊唯一的希望,但是擋不住一幫親戚的瘋狂。前期北齊的實力是高於北周的,如果高演可以多活個三十年,北周恐怕難以搞定北齊。由此想到,如果北高演、南陳蒨都能多活幾十年,恐怕楊堅就要頭大了!

  4、愛育黎拔力八達

  元朝的皇帝們一定很委屈,為啥同是少數民族兄弟,清宮戲那麼熱門,元宮戲見都沒見過?

  元朝歷史時間較短,亮點較少,其政治制度注定了統治難以持久。所以元朝要持久,必須要進行變革。而元朝恰恰有這麼一個機會,這個可能改變歷史的人就是元仁宗。

  孛兒只斤·奇渥溫·愛育黎拔力八達(1285年-1320年),享年36歲,在位9年(1311年-1320年)。仁宗即位後,開始大規模的改革,裁汰冗員,整頓朝政,改革幣制,普查田畝。這些都是一個明君應該做的事,我們不多說。仁宗的傑出之處在於,他做了更多文化方面的貢獻。歷史記載,仁宗早年熟讀儒籍,傾心釋典,雖然比不上漢族的讀書人,但是比起周圍的漢字都不認識的蒙古貴族們強多了。

  公元1314年,仁宗恢復科舉取士,漢人得以重新通過科考晉身仕途。這對於元朝的漢化相當重要,國內的民族矛盾也得到緩和。仁宗又下令將《貞觀政要》和《資治通鑒》等書摘譯為蒙文,讓蒙古人、色目人(就是所謂的上層人士)學習。可見,仁宗也不是偏心漢族,而是在促進各族的交流。因此當時,元朝文化較為發達,國家也很開放,海運興盛。

  軍事上,仁宗平定了西北察合台之亂。遠在西方的兩個汗國確實是管不上了,但是察合台必須掌握,否則新疆不復我有!大家知道,西域自唐代後期以來就不在中央控制之中,直到元朝才重新統一過來。仁宗控制住察合台,奠定了我們今天的西北版圖。

  但是,天妒英才,仁宗在位不到十年,就歸天了。建設不如破壞快,仁宗的兒子英宗還不錯(也是個早逝明君啊),但已經漸漸不能控制局勢,被刺殺後不久元朝政局就迅速糜爛了。

  但是,高演在位第二年從馬上摔了下來,重傷。加上婁太后和弟弟高湛的政治壓力,心情沉重的高演臨死前傳位給了高湛。北齊又落入了瘋子手中。

  高演可以說是北齊唯一的希望,但是擋不住一幫親戚的瘋狂。前期北齊的實力是高於北周的,如果高演可以多活個三十年,北周恐怕難以搞定北齊。由此想到,如果北高演、南陳蒨都能多活幾十年,恐怕楊堅就要頭大了!

  4、愛育黎拔力八達

  元朝的皇帝們一定很委屈,為啥同是少數民族兄弟,清宮戲那麼熱門,元宮戲見都沒見過?

  元朝歷史時間較短,亮點較少,其政治制度注定了統治難以持久。所以元朝要持久,必須要進行變革。而元朝恰恰有這麼一個機會,這個可能改變歷史的人就是元仁宗。

  孛兒只斤·奇渥溫·愛育黎拔力八達(1285年-1320年),享年36歲,在位9年(1311年-1320年)。仁宗即位後,開始大規模的改革,裁汰冗員,整頓朝政,改革幣制,普查田畝。這些都是一個明君應該做的事,我們不多說。仁宗的傑出之處在於,他做了更多文化方面的貢獻。歷史記載,仁宗早年熟讀儒籍,傾心釋典,雖然比不上漢族的讀書人,但是比起周圍的漢字都不認識的蒙古貴族們強多了。

  公元1314年,仁宗恢復科舉取士,漢人得以重新通過科考晉身仕途。這對於元朝的漢化相當重要,國內的民族矛盾也得到緩和。仁宗又下令將《貞觀政要》和《資治通鑒》等書摘譯為蒙文,讓蒙古人、色目人(就是所謂的上層人士)學習。可見,仁宗也不是偏心漢族,而是在促進各族的交流。因此當時,元朝文化較為發達,國家也很開放,海運興盛。

  軍事上,仁宗平定了西北察合台之亂。遠在西方的兩個汗國確實是管不上了,但是察合台必須掌握,否則新疆不復我有!大家知道,西域自唐代後期以來就不在中央控制之中,直到元朝才重新統一過來。仁宗控制住察合台,奠定了我們今天的西北版圖。

  但是,天妒英才,仁宗在位不到十年,就歸天了。建設不如破壞快,仁宗的兒子英宗還不錯(也是個早逝明君啊),但已經漸漸不能控制局勢,被刺殺後不久元朝政局就迅速糜爛了。

  5、朱常洛

  朱常洛(1582年-1620年),享年39歲,在位——1個月(1620年)! 20年提心吊膽的太子生涯,1個月的皇帝經歷。

  朱常洛是萬曆神宗朱翊鈞和宮女意外生下的庶子,不但是庶子而且是私生子,所以雖然是長子朱翊鈞不喜歡他。朱翊鈞喜歡的是鄭貴妃的兒子朱常洵。所以朱常洛被壓迫得很慘,一直面臨著被廢的危險。不過朱翊鈞還是不敢輕易做這種會使國家動盪的事,另外大臣們不惜代價堅定地支持著朱常洛。

  朱常洛的才德究竟如何,由於在位時間太短無法進行準確的評估(但是能堅持那麼多年太子而不倒,至少要有相當的機智和忍功)。但是,他執政開始時的三項措施雖然不大,卻是民生、政治、軍事三方面都包括了,可見其全面整治國家的意圖。然而這個隱忍了二十年的太子似乎真是沒有帝王命,一上台就歸西了,令人蹉歎。

  假如朱常洛能多活二十年,或者朱翊鈞那傢伙早死一些年,情況可能就不一樣了。明朝的政局那是幾起幾落,幾度衰弱又幾度中興,如果朱常洛繼續進行改革,或許可以壓制魏忠賢(畢竟不是朱常洛的人),調和臣子矛盾,避免黨爭,有明末的一批優秀政治軍事人才輔佐,或許可以挽救東北危局,緩解國內矛盾,明朝再次中興有望。

  這時如果再能中興,影響就大了!雖然邊患難以消除,但是清朝難以建立,滿人可能只是匈奴、突厥、瓦剌等等之類的異族之一,退一步講,也可能形成宋朝的南北對峙局面,民族矛盾代替階級矛盾,明朝不會猝滅。那樣的話,當西方的軍艦來到之時,他們所見到的中國將會相當的不同。

  6、李誦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鬱悶,唐順宗李誦那是真正的鬱悶——說都說不出來。

  李誦(761年-806年),享年46歲,在位七個月(805年)。

  李誦做太子的時間比朱常洛更長,做了26年太子。即位之時,大唐已經混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而他自己也不行了。

  李誦擅長書法,經常幫老爸唐德宗李適寫個詔書什麼的。年輕時,在朱泚之亂中,李適出逃,剛成為太子的李誦親自持劍斷後。奉天保衛戰中,又身先士卒,大大鼓舞了士氣。

  在東宮時,李誦和王伾、王叔文等人交流天下事,形成了一個政治勢力和改革的念頭。然而正當他準備大顯身手之時,公元804年秋天,李誦突然中風(可能是長期鬱悶導致的),啞了。李適一看兒子病成這樣也急病了,很快就死了。李誦在病中即位。

  歷史記載,李誦即位之時,「衛士尚疑之,企足引領而望之,曰:『真太子也!』乃喜而泣。」可見李誦人望之隆。

  但是,天妒英才,這個皇帝說不了話。世間最鬱悶的事莫過於此。但李誦還是開始了改革,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永貞革新」。革新主要針對的就是當時兩大毒瘤——藩鎮割據和宦官專權。可想而知,這樣直接捋虎鬚的行為將遇到多大的阻力。如果李誦身體健康,以他的威望或許可以壓制反對者,但是如今皇帝生病,只能把改革的事務交給王伾、王叔文等人。而這些官員不是內侍,不可能一直陪在皇帝身邊。陪在他身邊的,恰恰是勢力龐大的宦官們。李誦的身體狀況,使得他非常容易被宦官控制。就算矯個詔,他也沒法辯哪。

  改革於是迅速失敗。不僅如此,宦官們逼迫李誦退位,皇帝已無力抗爭。於是,即位不到七個月的李誦傳位給兒子李純(幸好唐憲宗李純還行,不然唐朝只怕很快要垮)。

  第二年,李誦病逝。

  7、拓跋弘

  拓跋弘文武雙全,小小年紀就開始整頓政治、南征北討。史載其少時就有「濟民神武之規」,「勤於為治,賞罰嚴明,拔清節,黜貪污」,北魏建國以來粗糙的政治終於步入正軌。親自北討重創柔然,使其遠遁漠北,又討伐敕勒、壓制吐谷渾;南伐劉宋,收徐州、兗州。這麼多的成就,竟然是在短短五六年裡,由一個不到20歲的毛頭小子完成的,委實了不起!他的治理為後來拓跋宏的改革打下了堅實基礎。

  但是,天妒英才,拓跋弘才18歲按現在來看可能還沒成年就退位了,把皇位交給了4歲的兒子拓跋宏!這太令人震驚。有人說這是因為拓跋弘是虔誠的佛教徒,又熱愛老莊,所以看破紅塵讓位了。這種說法掩飾的痕跡太重了,君不見拓跋弘在位時如此活躍,如果他輕視名利,這麼折騰幹什麼?十幾歲的小孩就看穿世事了?實際上,拓跋弘的退位是政治鬥爭的結果。

  很無奈,拓跋弘雖然是英才,卻搞不定家事。

  他的背後有一個狡詐貪權的後媽,拓跋弘剛即位時,馮太后就親自臨朝,可是拓跋弘迅速親政而且做得很好,馮太后只能鬱悶地壓制權力慾。矛盾產生了,深化了,爆發了。拓跋弘對這個生活作風不良的後媽很反感,藉故殺了她的寵臣,結果馮太后悄然反撲。一方面,估計馮太后的勢力也相當雄厚,另一方面,拓跋弘是個善良的孝子,於是決定退位。如果他是個心狠的主,一場宮廷血案,多半也就了結了,然而他卻無奈地把希望交給了兒子。可是事情並未結束,拓跋弘的妥協,換來的只是5年後被馮太后毒死,時年23歲,正是年輕人大展鴻圖的年紀。

拓跋弘

  8、司馬紹

  晉明帝司馬紹(299年-325年10月18日),字道畿,晉元帝司馬睿長子,東晉第二位皇帝,322年-325年間在位。

  司馬紹於322年即位,太寧二年(324年)平定王敦的叛亂,停止對於王敦黨羽的追究,為安定皇帝的權威全力重用王導,並且與江東大族保持和諧的態度,成功對「王敦之亂」作出善後,穩定東晉王朝的局勢。

  司馬紹聰慧善斷,明於事理。東晉政權初建之時,兵荒馬亂,生民塗炭,國力空虛疲弊,權臣王敦等作威作福,東晉政權隨時面臨著覆滅的危險。司馬紹在位期間,憑借弱勢之中央,成功做到對權臣的制衡。他還在一定程度上調和南渡僑姓與吳姓士族之間的矛盾,穩定時局,使社會呈現向安定發展的趨勢。

  自古英雄如美人,不許人間見白頭。太寧三年(325年),司馬紹病逝,終年二十七歲。若使司馬紹再活三十年,前有陶侃、王導,後有桓溫、謝安,再後來謝玄、北府軍等等都可以大展鴻圖。南朝不缺人才,只可惜小人白癡當政,有什麼辦法?

拓跋弘

  8、司馬紹

  晉明帝司馬紹(299年-325年10月18日),字道畿,晉元帝司馬睿長子,東晉第二位皇帝,322年-325年間在位。

  司馬紹於322年即位,太寧二年(324年)平定王敦的叛亂,停止對於王敦黨羽的追究,為安定皇帝的權威全力重用王導,並且與江東大族保持和諧的態度,成功對「王敦之亂」作出善後,穩定東晉王朝的局勢。

  司馬紹聰慧善斷,明於事理。東晉政權初建之時,兵荒馬亂,生民塗炭,國力空虛疲弊,權臣王敦等作威作福,東晉政權隨時面臨著覆滅的危險。司馬紹在位期間,憑借弱勢之中央,成功做到對權臣的制衡。他還在一定程度上調和南渡僑姓與吳姓士族之間的矛盾,穩定時局,使社會呈現向安定發展的趨勢。

  自古英雄如美人,不許人間見白頭。太寧三年(325年),司馬紹病逝,終年二十七歲。若使司馬紹再活三十年,前有陶侃、王導,後有桓溫、謝安,再後來謝玄、北府軍等等都可以大展鴻圖。南朝不缺人才,只可惜小人白癡當政,有什麼辦法?

  9、柴榮

  這是一個黑暗的年代。武力可以得到一切,要生存就不能讓別人生存。士兵們以劍為犁,反覆切割著這片破碎的土地。北方政權更迭,再也不能恢復昔日的經濟中心地位,連從不分裂的南方也被一堆小國切得七零八落。這就是唐代藩鎮割據帶來的惡果。

  安史之亂,是整個中國歷史的轉折點。

  安史之亂往前推1200年,正是戰國時代開啟,中國進入封建社會之時;安史之亂往後推1200年,正是共和國建立,進入新時代之時;安史之亂往前推600年,正是東漢崩潰,中國進入大分裂的序幕;安史之亂往後推600年,正是元朝滅亡,現代中國疆域形成的關頭。

  安史之亂後的1200年,中國歷史整體上走著下坡路,越到後來越無法挽回,最終必須經過徹底的打碎重來,才能獲得新生了。那麼在這1200年之中,有沒有過復興的希望呢?有,那就是五代後周世宗柴榮。

  柴榮在位短短5年,打下的基礎,就形成了後來一個三百年的王朝——宋。如果沒有柴榮,趙匡胤後來即使建立了宋朝,可能也只是和五代一樣的一個地方政權而已,中國也許會像東晉南北朝一樣亂上幾百年。那麼,柴榮如果多活幾十年,則歷史將會如何?

  所以說,柴榮是個可以改變歷史走向的人。當然,我們並不認為他能解決中國所有的問題,而只需要他創造出一個比較有利的環境,讓經濟、社會、文化從此可以比較順利地發展,從中孕育出新型的文明。

  柴榮曾說,如果能當三十年皇帝,「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然而時間只過了六分之一,一代偉人憾逝。柴宗訓才7歲,就算有經天緯地之才,能奈何得了掌兵權的大將?魏晉以禪讓得國,以禪讓失國,後周以黃袍加身得國,又以黃袍加身失國。中國人,是很擅長學樣的。

  10、嬴扶蘇

  先說明,他沒有成為皇帝。

  這是一個國家真正的開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真正意義實現了大一統。從夏初的萬國,到商初的三千國,又到周初的八百諸侯,上古中國的無數部落,最後終於被大秦凝成了一塊。春秋戰國五百年血流不止,終於換來了一個「書同文,車同軌」的新時代。這絕對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最關鍵的時刻。

  秦是中國史上第一個大一統中央集權的朝代,對後世有著重要的示範作用。然而,秦完成了統一,卻沒有成為榜樣,而是把這個榮譽交給了之後的漢朝。

  關鍵時刻,秦國的路走歪了。

  大家知道,一個政權可以馬上得天下,用暴力手段建立國家,但隨後必須根據形勢轉變政策,武立文治,國家才能走上平穩的發展軌道。如果繼續以暴力治國,國必不堪,更何況是剛剛統一,人心還遠沒有後世凝聚的秦朝。

  始皇帝武功赫赫,諸多政策也貢獻巨大,但是,他的思路沒有轉過來。或許他已經有所覺悟但是時間不夠了,所以瘋狂地追求長生。嬴政是個改變歷史的人,而且事實上,他把歷史改變了兩次。

  秦朝的穩定工作,本該交由嬴扶蘇來做。而且歷史顯示,他很有可能勝任這一使命。是的,嬴扶蘇沒有成為皇帝,但是他改變歷史的可能性太大了。

  扶蘇,秦始皇長子,是秦朝統治者中具有政治遠見的人物。他認為天下未定,百姓未安,反對實行「焚書坑儒」、「重法繩之臣」等政策,因而被秦始皇貶到上郡監蒙恬軍。公元前210年,始皇帝開始了最後一次巡遊。鬼使神差的是,他的第十八個兒子胡亥提出想跟著出去逛逛,於是始皇帝答應了。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始皇病重,趕緊寫信叫扶蘇回咸陽主持自己的喪事,也就是讓扶蘇繼位秦二世。但是,他還沒看到信送出去,就一命嗚呼了。

  秦始皇死後,趙高等人害怕扶蘇即位執政,便偽造詔書,指責扶蘇在邊疆和蒙恬屯兵期間,「為人不孝」、「士卒多耗,無尺寸之功」、「上書直言誹謗」,逼其自殺…… 扶蘇在民間的聲望很高,胡亥即位之後,民間不知道扶蘇已死,還在說「少子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後來陳勝吳廣喊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起義,卻仍然假稱扶蘇的名義。須知陳勝吳廣可不是秦人,而是秦國的死敵楚人。

  之前人們沒有大規模地造反,是因為:一、始皇帝的權威震撼力,二、統一後確實帶來的便利,三、人們對繼承人扶蘇的希望。而胡亥將秦國瘋狂使用民力的傳統運用到了極致,根本不把人當人使了,於是大秦的基業瞬間崩塌。可惜他還沒看到這一結果,就被趙高殺了。有人說,趙高是漢朝第一功臣,很有道理。

  假如,始皇帝能再撐一撐,等信送出去,中國的歷史恐怕都要巨變了。秦國在扶蘇手裡滿滿結束軍事高壓統治,開始轉為文治,就很可能逐步穩固下來,消除原七國人之間的矛盾,一個大一統國家就可能延續下來。

  秦國與之後的朝代不同,秦國是從西周時期就出現的古國,其風格將與後來半路出家的各朝代大不相同,此後中國也將更難分裂。

  秦國是崇法的,雖然扶蘇袒護儒家,但儒家思想難以像漢朝那樣迅速佔據統治地位(雖然是經過篡改的儒家)。中國的法制化可能會因此大大提前,甚至可能在法制環境下仍然保持百家爭鳴的文化狀態。

  如此,項羽將是一個落魄的楚國遺少,劉邦將是一個平凡的小公務員。

  如此,我們也許將叫秦族,說秦語,寫秦字……韓國的首都將叫秦城……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