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定悲劇的末代攝政王載灃:載灃為何被慈禧選中
1908年12月2日上午,北京,紫禁城,太和殿,一場隆重的皇帝登基大典即將舉行。
坐在龍椅上的一個三歲模樣的娃娃眼前這一群老頭子高呼「萬歲」,頓時極度害怕,放聲哭喊:「我不在這兒,我要回家!我不在這兒,我要回家!」
一個年輕人急忙上前哄道:「別哭!快完了,快完了!」台下的王公大臣們心頭不禁「咯登」一下,頓感不祥。據說,這是新皇帝王位不穩的凶兆,是大清朝壽終正寢的預言!
不久,便有一句流言在京城內外風傳:「不用掐,不用算,宣統不過二年半。」
這個哭鬧的小孩兒就是末代皇帝溥儀,年輕人則是他的老爸——攝政王載灃。
載灃和溥儀(右立)
臨危受命:年輕的載灃如何被慈禧選中?
作為奕譞之子,載灃那股子「低調做人,高調做事」的處世風格,最為慈禧老佛爺所欣賞。赴德一行,載灃可謂不辱使命,因此一舉成名,不少國外媒體認為「醇親王誠中國之賢王也」,「比之處深宮之內不知外情之諸王、貝勒等,其相去又何啻天淵哉」!國內民眾也因此備受鼓舞,甚至有人寫詩「從今一代撐天柱,要仗吾王手自擎」,寄托了對載灃的殷切期望……
「低調做人,高調做事」,為慈禧所欣賞
載灃家世堪稱顯赫,老爸是道光皇帝第七子,慈禧昔日的身邊紅人醇親王奕譞;二哥更牛,就是光緒皇帝載湉。這樣說來,載灃一人身兼「皇孫」、「王子」和「御弟」三重角色,其身份之高貴可見一斑。不過侯門深似海,從來是非多,雖然老爸是親王,哥哥是皇帝,但他們爺兒倆卻過得並不幸福。一個終日謹小慎微,看著慈禧的眼色行事;一個整天哀聲歎氣,淪為太后掌中的傀儡玩物。正是父親和哥哥的不幸,促使載灃自小便養成了謹慎謙遜、不露鋒芒的個性。
慈禧
然而,慈禧卻偏偏看中了這位低調的小侄子。載灃不滿八歲的時候,慈禧就命他承襲醇親王爵位。之後,載灃的地位更是以火箭般速度躥升—1900年被授予內廷行走;次年晉陞閱兵大臣、隨扈大臣;1907年又進一步,受命在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成為國家最高領導班子成員之一;還沒過一年的「實習期」,慈禧就又一道懿旨,讓他轉正為軍機大臣。至此,載灃已是大清朝的第四把手,排在他前面的是老邁的慈禧、懦弱的光緒和昏聵的奕劻。而這一年(1908年),他才25歲。
慈禧為何單單看中載灃?按照載灃弟弟載濤的說法,「是因為她(即慈禧)觀察皇族近支之人,只有載灃好駕馭,肯聽話,所以先叫他做軍機大臣,歷練歷練。慈禧太后到了自知不起的時候,光緒帝雖先死去,她仍然貪立幼君,以免翻她的從前舊案。但她又很明白光緒的皇后(即後來的隆裕太后)亦是庸懦無能、聽人擺佈之人,決不可能叫她來重演垂簾的故事,所以既決定立載灃之子為嗣皇帝,又叫載灃來攝政」。
載濤的這番分析不無道理,但只點出了一半的真相。論聰明才幹,載灃的確不是皇族年輕一輩中最突出的,然而他那種沉穩內斂的個性,讓慈禧依稀看到了老醇親王奕譞的影子。要知道當年慈禧和奕 發動辛酉政變時,正是年僅21歲的奕譞,不動聲色地突然出擊,將肅順等八大臣一網打盡,從而保證了慈禧後來長達47年的穩固統治。作為奕譞之子,載灃那股子「低調做人,高調做事」的處世風格,最為慈禧老佛爺所欣賞。
赴德一行,不辱使命,一舉成名,眾望所歸
剛被慈禧重用不久,載灃便將個人能力展露無遺,證明自己既不是關係戶,更不是軟柿子。義和團運動期間,滿族士兵在崇文門內槍殺德國駐華公使克林德。八國聯軍佔領北京後,德國提出蠻橫要求,即「戕害德使一事,由中國派親王專使,往德謝罪,並於被害處樹立銘碑」。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雖然洋人的要求過分,但是慈禧迫於無奈,只得命載灃去處理這丟人的差事。
太后有令,載灃自然要硬著頭皮赴德謝罪。剛到目的地,不料德國政府又整出新花樣,說既然中方是來謝罪的,就應該「德主坐見,醇王行三鞠躬禮」,「參贊入見者均叩首」。這分明是有意侮辱載灃使團。面對德方的蓄意挑釁,載灃一改平日的謙恭作風,態度強硬地告知德國官員:「寧蹈西海而死,不甘向德皇跪拜。」僵持了半個多月,在中外輿論的一致譴責聲中,德方不得不做出讓步,答應中方「俱行鞠躬禮」。
赴德一行,載灃可謂不辱使命,因此一舉成名,不少國外媒體認為「醇親王誠中國之賢王也」,「比之處深宮之內不知外情之諸王、貝勒等,其相去又何啻天淵哉」!國內民眾也因此備受鼓舞,甚至有人寫詩「從今一代撐天柱,要仗吾王手自擎」,寄托了對載灃的殷切期望。
看來,這位平日裡沉默寡言的年輕人並非孬種,慈禧的選擇似乎沒錯。
載灃和溥儀(右立)
臨危受命:年輕的載灃如何被慈禧選中?
作為奕譞之子,載灃那股子「低調做人,高調做事」的處世風格,最為慈禧老佛爺所欣賞。赴德一行,載灃可謂不辱使命,因此一舉成名,不少國外媒體認為「醇親王誠中國之賢王也」,「比之處深宮之內不知外情之諸王、貝勒等,其相去又何啻天淵哉」!國內民眾也因此備受鼓舞,甚至有人寫詩「從今一代撐天柱,要仗吾王手自擎」,寄托了對載灃的殷切期望……
「低調做人,高調做事」,為慈禧所欣賞
載灃家世堪稱顯赫,老爸是道光皇帝第七子,慈禧昔日的身邊紅人醇親王奕譞;二哥更牛,就是光緒皇帝載湉。這樣說來,載灃一人身兼「皇孫」、「王子」和「御弟」三重角色,其身份之高貴可見一斑。不過侯門深似海,從來是非多,雖然老爸是親王,哥哥是皇帝,但他們爺兒倆卻過得並不幸福。一個終日謹小慎微,看著慈禧的眼色行事;一個整天哀聲歎氣,淪為太后掌中的傀儡玩物。正是父親和哥哥的不幸,促使載灃自小便養成了謹慎謙遜、不露鋒芒的個性。
慈禧
然而,慈禧卻偏偏看中了這位低調的小侄子。載灃不滿八歲的時候,慈禧就命他承襲醇親王爵位。之後,載灃的地位更是以火箭般速度躥升—1900年被授予內廷行走;次年晉陞閱兵大臣、隨扈大臣;1907年又進一步,受命在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成為國家最高領導班子成員之一;還沒過一年的「實習期」,慈禧就又一道懿旨,讓他轉正為軍機大臣。至此,載灃已是大清朝的第四把手,排在他前面的是老邁的慈禧、懦弱的光緒和昏聵的奕劻。而這一年(1908年),他才25歲。
慈禧為何單單看中載灃?按照載灃弟弟載濤的說法,「是因為她(即慈禧)觀察皇族近支之人,只有載灃好駕馭,肯聽話,所以先叫他做軍機大臣,歷練歷練。慈禧太后到了自知不起的時候,光緒帝雖先死去,她仍然貪立幼君,以免翻她的從前舊案。但她又很明白光緒的皇后(即後來的隆裕太后)亦是庸懦無能、聽人擺佈之人,決不可能叫她來重演垂簾的故事,所以既決定立載灃之子為嗣皇帝,又叫載灃來攝政」。
載濤的這番分析不無道理,但只點出了一半的真相。論聰明才幹,載灃的確不是皇族年輕一輩中最突出的,然而他那種沉穩內斂的個性,讓慈禧依稀看到了老醇親王奕譞的影子。要知道當年慈禧和奕 發動辛酉政變時,正是年僅21歲的奕譞,不動聲色地突然出擊,將肅順等八大臣一網打盡,從而保證了慈禧後來長達47年的穩固統治。作為奕譞之子,載灃那股子「低調做人,高調做事」的處世風格,最為慈禧老佛爺所欣賞。
赴德一行,不辱使命,一舉成名,眾望所歸
剛被慈禧重用不久,載灃便將個人能力展露無遺,證明自己既不是關係戶,更不是軟柿子。義和團運動期間,滿族士兵在崇文門內槍殺德國駐華公使克林德。八國聯軍佔領北京後,德國提出蠻橫要求,即「戕害德使一事,由中國派親王專使,往德謝罪,並於被害處樹立銘碑」。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雖然洋人的要求過分,但是慈禧迫於無奈,只得命載灃去處理這丟人的差事。
太后有令,載灃自然要硬著頭皮赴德謝罪。剛到目的地,不料德國政府又整出新花樣,說既然中方是來謝罪的,就應該「德主坐見,醇王行三鞠躬禮」,「參贊入見者均叩首」。這分明是有意侮辱載灃使團。面對德方的蓄意挑釁,載灃一改平日的謙恭作風,態度強硬地告知德國官員:「寧蹈西海而死,不甘向德皇跪拜。」僵持了半個多月,在中外輿論的一致譴責聲中,德方不得不做出讓步,答應中方「俱行鞠躬禮」。
赴德一行,載灃可謂不辱使命,因此一舉成名,不少國外媒體認為「醇親王誠中國之賢王也」,「比之處深宮之內不知外情之諸王、貝勒等,其相去又何啻天淵哉」!國內民眾也因此備受鼓舞,甚至有人寫詩「從今一代撐天柱,要仗吾王手自擎」,寄托了對載灃的殷切期望。
看來,這位平日裡沉默寡言的年輕人並非孬種,慈禧的選擇似乎沒錯。
攝政三年,給予了大清顛覆性改變,間接促成了辛亥革命
載灃上位,最為快意之事,恐怕就是將袁世凱開缺,以解袁世凱出賣他哥哥光緒之恨。這僅僅只是家仇而已?未必。之前,載灃將兩個弟弟安排為管理海軍與陸軍的大臣;之後,又成立「皇族內閣」——三種事實的邏輯實在清晰,恢復滿人對政治的主導權。
王爺上任三把火,想恢復滿人對政治的主導權,卻激化了矛盾
載灃的第一把火便是修理恭親王溥偉。
讓年富力強且權力慾極強的溥偉參與朝政,無疑於引狼入室,萬一他懷有異心,不但載灃性命難保,恐怕自己的寶貝兒子溥儀也會遭殃。所以溥儀登基後,載灃並沒有給溥偉安排任何要職。他先是任命載濤、鐵良等人為總司稽查宮廷門禁大臣,加強皇宮保衛工作,以防生變,繼而聯手隆裕太后,以宣統皇帝名義,下發詔書:「攝政王代朕主持國政,自朕以下,均應恪遵遺命,一體服從。懿親宗族,尤應懍守國法,矜式群僚。嗣後王宮百官,倘有觀望玩違及越禮犯分,變更典章,淆亂國是各情事,定即治以國法,斷不能優容姑息。」
載灃劇照
短短不及百字的諭旨,已滿含殺機。溥偉也只得知趣地退出這場權力角逐。不久,載灃順水推舟,賜給溥偉一個禁煙大臣的閒差,供他打發時光。
第二把火——向權臣袁世凱開刀。
載灃同袁世凱的矛盾由來已久。當年光緒倡導的戊戌變法,正是由於袁世凱的出賣而橫遭夭折。光緒後半生淒慘的瀛台歲月也是「拜袁世凱的告密所賜」。況且,若想樹立權威、鞏固統治,就必須握有軍權,而當時袁世凱統領北洋六鎮,天下半數軍隊聽命於他,所以不除掉袁世凱,載灃就不能獨攬軍政大權,便不是名副其實的攝政王。舊仇新賬一起算,袁世凱似乎凶多吉少。
既要奪權報仇,又不能引發政壇地震,多方掣肘,載灃也只能選擇折中之舉,讓袁世凱「下崗待業」。雖然沒有徹底剷除這一大毒瘤,但是畢竟讓他消停了一段時間,載灃也算是對清末政局作出了一大貢獻。
第三把火——處理叔嫂關係。
隆裕的能力不能和慈禧相提並論,卻事事效仿慈禧,時不時過問朝政,要求載灃向她定期匯報工作,並煞有介事地指手畫腳,給載灃下達「最高指示」。起初載灃礙於情面,盡量敷衍,後來隆裕越管越寬,居然開始私自決定軍機大臣的任免。這下子可激怒了載灃,他決定「零容忍」,不再同嫂子周旋,逕直搬出慈禧的那道懿旨,告誡隆裕:只有朝廷重大事件,太后才能出面商議,這些具體政務,不必煩勞大駕。雖然沒有明說,但隆裕心知肚明,這是載灃勸她安守本分,不要越位。隆裕為人色厲內荏,一見載灃態度強硬起來,也就不再多管閒事了……[詳細]
頒布《新訂內閣官制》,組建「皇族內閣」
接手這個國家時,大廈將傾,內廷宗室矛盾,朝堂朋黨紛爭,外部列強凌辱。尤其是已開民智的地方諸侯和地方代表,天天叫嚷「立憲」、「速開國會」,請願代表有的斷指血書,有的要到北京「自焚」,真是鬧得天翻地覆。到1911年,已是第三次請願「開國會」了,有的代表們已經開始直接叫板,發出了這樣的口號 「如不速開國會,漢唐元明末造之禍,必將復見於今日」。
載灃劇照
短短不及百字的諭旨,已滿含殺機。溥偉也只得知趣地退出這場權力角逐。不久,載灃順水推舟,賜給溥偉一個禁煙大臣的閒差,供他打發時光。
第二把火——向權臣袁世凱開刀。
載灃同袁世凱的矛盾由來已久。當年光緒倡導的戊戌變法,正是由於袁世凱的出賣而橫遭夭折。光緒後半生淒慘的瀛台歲月也是「拜袁世凱的告密所賜」。況且,若想樹立權威、鞏固統治,就必須握有軍權,而當時袁世凱統領北洋六鎮,天下半數軍隊聽命於他,所以不除掉袁世凱,載灃就不能獨攬軍政大權,便不是名副其實的攝政王。舊仇新賬一起算,袁世凱似乎凶多吉少。
既要奪權報仇,又不能引發政壇地震,多方掣肘,載灃也只能選擇折中之舉,讓袁世凱「下崗待業」。雖然沒有徹底剷除這一大毒瘤,但是畢竟讓他消停了一段時間,載灃也算是對清末政局作出了一大貢獻。
第三把火——處理叔嫂關係。
隆裕的能力不能和慈禧相提並論,卻事事效仿慈禧,時不時過問朝政,要求載灃向她定期匯報工作,並煞有介事地指手畫腳,給載灃下達「最高指示」。起初載灃礙於情面,盡量敷衍,後來隆裕越管越寬,居然開始私自決定軍機大臣的任免。這下子可激怒了載灃,他決定「零容忍」,不再同嫂子周旋,逕直搬出慈禧的那道懿旨,告誡隆裕:只有朝廷重大事件,太后才能出面商議,這些具體政務,不必煩勞大駕。雖然沒有明說,但隆裕心知肚明,這是載灃勸她安守本分,不要越位。隆裕為人色厲內荏,一見載灃態度強硬起來,也就不再多管閒事了……[詳細]
頒布《新訂內閣官制》,組建「皇族內閣」
接手這個國家時,大廈將傾,內廷宗室矛盾,朝堂朋黨紛爭,外部列強凌辱。尤其是已開民智的地方諸侯和地方代表,天天叫嚷「立憲」、「速開國會」,請願代表有的斷指血書,有的要到北京「自焚」,真是鬧得天翻地覆。到1911年,已是第三次請願「開國會」了,有的代表們已經開始直接叫板,發出了這樣的口號 「如不速開國會,漢唐元明末造之禍,必將復見於今日」。
5月8日,清政府頒布《新訂內閣官制》,裁撤軍機處,改設責任內閣,下置外務、民政、度支﹑學、陸軍﹑海軍、農工商、郵傳、法、理藩等10部。以慶親王奕劻為總理大臣,徐世昌、那桐為協理大臣,善耆、載澤、載洵、蔭昌、溥倫、壽耆、梁敦彥、唐景崇、盛宣懷等為各部大臣。國務大臣共13名,其中滿族占7名,漢族4名,蒙古1名,漢軍旗1名,而滿族中皇族又佔5名。軍政大權為皇室貴族掌握,故稱「皇族內閣」。
對「皇族內閣」的出台,立憲派的梁啟超都憤懣至極,「誠能併力以推翻此惡政府而改造一良政府,則一切可迎刃而解。」它的成立,表明清廷無意立憲,只是借「立憲」之名集權皇族,這一事件直接導致反清革命。
輸給了天意,卻順潮流遜位,讓愛新覺羅家族全身而退。
一個生不逢時、注定悲劇的末代攝政王
載灃是真心希望改革的,而且表現出非常誠懇的姿態。1909年5月,這位26歲的攝政王,在一次答謝各國使節和日本親王的皇家宴會上,與各國代表一一握手,極具親和力。他希望各國支持自己的改革藍圖,獻計獻策。這種友善而開明的面貌是清代歷屆統治者中所罕有的。
當然,載灃推行改革的目的是為了維持愛新覺羅氏的江山。當時局勢魚爛不已,問題叢生,所以改革宜緩不宜急。他先從整肅吏治、恢復經濟、訓練新軍等方面著手,以期大清國能從沉痾中逐漸好轉。不過,諸多舉措顯然已不能滿足國人的胃口。傾向改良的士紳們不斷上書請願,要求速開國會,革命人士則不時發動暗殺、起義,星火已成燎原之勢。載灃自然成為紫禁城裡最為忙碌的人,一邊同立憲派人掰手腕,希望放慢憲政進程,一邊又與革命黨人賽短跑,撲滅各地起義硝煙。
然而,一切注定都是徒勞,清朝已到了該壽終正寢的時候,這不是一個攝政王所能改變的。
辛亥革命爆發,時局急轉直下,袁世凱乘機強勢復出,牢牢掌控了軍政大權。形勢逼人,載灃絕望了。1911年12月6日,他向隆裕太后交還攝政王的印章,請求下崗。
辭呈獲准,載灃回到家裡,對家人說:「從此就好了,我也可以回家抱孩子了。」看似一句自我安慰的話,背後其實隱含了太多的辛酸與不甘。也許因為年輕,載灃的政治經驗欠缺,政治智慧不足,政治眼光有限,但是,過於嚴酷的現實根本沒有給他完全施展才能的機會。他在心裡暗暗地埋怨:上天為何如此吝嗇,只留給我不到三年的時間!
這就是載灃,一個生不逢時、注定悲劇的末代攝政王。面對命運,他唯有無奈地投子認輸。
孫中山周恩來盛讚載灃
載灃在辛亥革命爆發後主動辭去監國攝政王的職位。他後來也沒有主張對革命進行武力反抗,也沒有站出來反對宣統皇帝「遜位」。這些表現順應了時代的潮流 和人民的意願,客觀上有利於革命。到了民國以後,貴族和遺老中有人不遺餘力地進行復辟大清王朝的活動,但載灃卻始終沒有積極參與。這一點也是難得的。
載灃後來作為一個平民,作為溥儀的父親,如果他移住長春去依靠他的兒子,在人情上是說得過去的。這同溥儀去當「皇帝」是不同的,同溥傑等人為「滿洲國」效力也不一樣。但他畢竟是一位政治家,是一個反對分裂祖國的愛國者。他在日偽的統治下沒有屈從日本人的一再勸誘,堅持不去東北,在政治上同「滿洲國」劃清了界限。在這件事情上,他充分表現了民族氣節,政治膽識和魄力。這是他晚年的最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