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紀事 | 陽光歷史

 



盤點周瑜之死的多種說法:哪種說法更符合歷史?

 盤點周瑜之死的多種說法:哪種說法更符合歷史?
  正史上稱周瑜「性度恢廓」「實奇才也」,范成大譽之為「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宋徽宗時追尊其為平虜伯。位列唐武廟六十四將、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作為中國人,可能好多人都以為周瑜是被諸葛亮氣死的,但那只是文學作品中的故事,至於周瑜到底是怎麼死的,網路上各種各樣的說法很多,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  第一種 被諸葛亮三而死 ---最家喻戶曉的一種說法  毛宗崗曾說用'美人陪襯大美...



古龍筆下十大最可怕的幫會 鐵血大旗門才排第六!

 古龍筆下十大最可怕的幫會 鐵血大旗門才排第六!
  古龍筆下十大最可怕的幫會:   可是,在古大俠天馬行空的武俠世界裡,不但是人物個個鮮活生動。讓人叫絕。就連江湖中的幫會也是行蹤詭秘,神龍見首不見尾。平添了幾分恐怖的氣息。下面就總結了我眼中十大最可怕的幫會:  第十名:移花宮 代表人物:邀月宮主  古龍迷對移花宮是最熟悉不過了,尤其是哪個心裡變態的邀月宮主更是令人印象深刻。只要我得不到的東西必須毀滅。還要讓他們的子子孫孫都...



曾國藩左宗棠多次鬧彆扭:一失和竟成千古遺憾

 曾國藩左宗棠多次鬧彆扭:一失和竟成千古遺憾
    曾國藩與左宗棠鬧彆扭   曾國藩是文質彬彬的理學家,城府很深,克己復禮的功夫堪稱一流;左宗棠是武健書生,有霸才而行王道,率性豪宕,不會作假,也不願作假,高興活出自己的天然本色。這兩人一寒一熱,一卑一亢,一個「以學問自斂抑,議外交常持和節」,一個「鋒穎凜凜向敵矣」,兩種類型截然相反,甚至有點冰炭不同爐。   左宗棠極受時人推重,潘祖蔭甚至在奏折中引用過民諺,「...



清廷為什麼會被民國取代?清朝末期的立憲制憲

 清廷為什麼會被民國取代?清朝末期的立憲制憲
  「民國」,顧名思義是「帝國」的對立面;「民國政治」的核心是民權與民主;「帝國政治」的核心是君權與專制。所以,「清廷為什麼會被民國取代」這個問題的實質有二:其一,「民權和民主」何以會取代「君權和專制」,成為晚清朝野知識分子的共識;其二,清廷為何自身不能發育出民權與民主,而只能被新政權取代。梳理「民權」思想在晚清朝野的流變過程,可以解答這兩個問題。  1、1895年前後,革命黨人...



解密:為何娶了陸小曼的男子都沒有一個好下場?

 解密:為何娶了陸小曼的男子都沒有一個好下場?
  20多歲的陸小曼,是京城著名的交際花。她擅長繪畫,精通英文和法文,才貌雙全,即使在21世紀的今天,陸小曼只要一登場,仍然讓無數才女黯然失色。而陸小曼偏偏又生性風流,喜歡玩弄男人。她一生中玩了三個男人,最終卻沒有讓自己玩出名堂來。  陸小曼的第一個丈夫叫王庚。這個王庚應該是中國近代最優秀的職業軍人之一。他曾留學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西點軍校,與後來的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將軍是同班同...



昭宣中興指的是哪兩位皇帝?兩位帝王的功績如何

 昭宣中興指的是哪兩位皇帝?兩位帝王的功績如何
  昭宣中興指的是西漢漢昭帝和漢宣帝時代 (約為公元前87年至前48年),此時的西漢處於恢復性穩定及發展階段。   漢武帝末年,由於長時期的攻打匈奴以及嚴刑峻法,階級矛盾日益尖銳,農民起義不斷。在民怨沸騰的情況下,漢武帝不得不下輪台罪己詔,宣佈:「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表示與民更始,發展生產,與民休息。漢武帝死後,昭帝、宣帝相繼當政,西漢歷史進入昭宣時期。   昭宣二...



梁山好漢中結局最好的人是他!梁山108將全部死法

 梁山好漢中結局最好的人是他!梁山108將全部死法
  浪子燕青——《水滸傳》結局最好的一個:燕青是《水滸傳》中的經典人物形象,綽號「浪子」,直隸大名人(今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原是盧俊義的心腹親隨,會吹簫唱曲,又射一手好箭,有百步穿楊之功,平方臘後,燕青感於政治紛爭複雜難測,便獨自隱退。  浪子燕青的出場可謂姍姍來遲,第六十一回才現身,而且身份僅是盧俊義的一個家奴。三十六天罡中,比燕青出場遲的還有關勝、張清、董平等人,但刻畫單...



揭秘:「白登之圍」開啟了中國和親的先河嗎?

 揭秘:「白登之圍」開啟了中國和親的先河嗎?
  公元前4世紀、公元前3世紀之交,活動於今日蒙古草原的匈奴,同中原華夏族的關係日益密切。秦朝時期,匈奴逐漸強大起來,經常掠奪內地的人口、牲畜、土地等,秦始皇曾經派蒙恬擊敗匈奴。楚漢戰爭之際,劉邦無暇北顧,北方的匈奴又強盛起來,匈奴首領冒頓單于以其30餘萬精銳騎兵,東敗東胡,北服丁零,西逐大月氏,重新佔據河套。  公元前201年正月,劉邦把韓王信遷到北方,封他為韓王,韓王信後來在滎...



清廷為何「爽快」接受辛丑賠款4.5億兩白銀要求

 清廷為何「爽快」接受辛丑賠款4.5億兩白銀要求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侵華。清政府與德﹑法﹑俄﹑英﹑美﹑日等11國駐華公使,於翌年9月7日在北京簽訂了《辛丑條約》。其中第六款規定,賠償各國關平銀4.5億兩,年息4厘,分39年還清,本息合計9.8億兩,以關稅﹑常關稅和鹽稅作抵押,通商口岸的常關也歸海關管理。  實際上,在條約簽訂同年的1月29日,美國華公使康格建議各國:應使賠款保持在中國的償付能力範圍裡,賠款總數應限制在1.5億...



汪精衛叛國投敵:蔣介石採取了哪些應對措施?

 汪精衛叛國投敵:蔣介石採取了哪些應對措施?
  第一反應,是對外隱瞞汪出走的消息,動用各種途徑勸其懸崖勒馬  國民黨副總裁汪精衛叛國投敵,是嚴重打擊中國抗戰的一件大事。蔣介石與國民政府如何應對,將事情的影響降到了最小?  1938年12月21日,蔣介石獲得汪精衛私自飛往昆明的消息,大為意外,「當此困難空前未有之危局,不顧一切,藉口不願與共黨合作一語,拂袖私行,置黨國與不顧,豈是革命黨員之行動乎。痛苦之至,惟望其能自覺回頭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