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趙禎這個皇帝老倌不錯,為人低調,卻天生是個做官的料子。他是大宋王朝第四個皇帝,我們素來評價古代皇帝,無外乎開疆拓土、文治武功,依此推斷,宋仁宗可能什麼也不是,所以歷來似乎只有唐宗宋祖一說。其實拋開這些窮兵贖武,大開殺戒的專業嗜血族,單以承平年代,人民安居樂業的現狀衡量,宋仁宗確實不錯,其當選古代最偉大的仁君當之無愧。 宋仁宗是真宗第七子,歷史上撲朔迷離的「狸貓換...
轟炸東京:遭珍珠港之痛美國是如何報復日本的
日軍勝在硬實力,美軍擁有軟實力 「日本鬼子」! 這是中國百姓對侵佔家園的日軍的稱謂。但是在美國海軍上將尼米茲眼裡,他們可不是瘦骨嶙峋的「鬼」,而是必須認真研究的敵人。自從1598年豐臣秀吉在海上被中國明朝的軍隊打敗以來,日本軍隊還從來沒有被打敗過。然而相同的事實是,自1775年獨立戰爭以來,美國對外也沒有打過敗仗。現在,兩個都未嘗敗績的硬漢準備過招,縱然是兩敗俱傷,也必然要決...
秦始皇的女人們:秦始皇與他不為人知的女人們!
杜牧的《阿房宮賦》寫述了秦始皇后宮女子的生活:「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朝歌夜弦,為秦宮人。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雲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盡態極妍。縵立遠視,而望幸焉。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 這樣的描繪,看起來細緻生動,然而卻大體是基於文學家自己的浪漫想像。當然,...
歷史上的高考:唐代科舉不僅看成績 還要有人推薦
古代科舉考試更像「高考+公考」
提到「高考」,好像是近現代人們的專屬。其實,中國古代1300多年的科舉考試也是一種「高考」,只不過和學歷、官職相掛鉤的科舉考試更像是現在「高考+公考」的合體。
以科舉制度為主體的中國官吏選拔體系中,考試是最基礎的一環。通過科舉考試,一舉成名天下知的都是幸運兒,鬱鬱不得志或范進中舉式的悲劇人物也比比皆是。有寒窗苦讀的...
明朝長平公主淒慘結局:死時尚有五個月的身孕
1644年本來應該是長平公主一生中最幸福的一年。這一年公主十五歲,正值豆蔻華年。史載她「喜詩文,善針飪」,是一個對生活充滿熱情的女子。皇帝已經為她選定了翩翩佳公子都尉周世顯為駙馬,可惜天翻地覆的局勢讓婚禮一推再推。農民軍攻佔北京城的速度遠超出崇禎皇帝的預料。《明史》載:「城陷,帝入壽寧宮,主牽帝衣哭。帝曰:'汝何故生我家!'以劍揮斫之,斷左臂。」當時,崇禎命周皇后自縊,長平公主...
三國武將的真實武力:《三國演義》中有哪些猛將
如同大部分中國古代戰爭小說一樣,《三國演義》中的戰爭模式,「武將單挑」佔據了很大一部分。兩軍對壘,武將拍馬交鋒,戰上若干回合,一方落敗甚至喪命,於是陣腳動搖,勝利的一方就揮軍掩殺。 因此,對猛將們的武力大小排名,一直是三國迷們樂此不疲的話題。進入網絡時代後,這種爭議更加激烈並帶上了很強的陣營劃分和人身攻擊。 基本上,大多數人能夠贊成,《三國演義》中,能獨自擋住關羽張...
民國戰亂年間故宮文物千難萬險的南遷、西遷記
1924年11月5日,馮玉祥部下帶兵進入故宮,將溥儀驅逐出宮。隨後,國民政府成立故宮博物院,任命易培基為院長。
「九一八事變」後,日軍佔領東北逼近華北,平津形勢危急,故宮博物院內部開始有了將文物南遷之議。院長易培基和秘書長李宗侗翁婿二人是南遷堅決的擁護者,他們認為土地失去可以再奪回來,國家亡了可以再恢復,但這些古物一旦損壞卻是永遠不可挽回的。而輿論幾乎是一邊倒地...
解密周朝天子的飲食:竟然食用白蟻和蜜蜂等昆蟲
據《周禮·天官》描述,周天子大宴賓客,先後上菜一百二十道,每上一道菜,都要換一道醬,菜跟醬嚴格搭配,不容錯亂,而且上菜之前先上醬,有經驗的吃貨一看端上來的是什麼醬,就知道下一道會上什麼菜了。
又據《禮記·內則》描述,菜跟醬的搭配規則是這樣的:吃生魚配芥醬,吃生肉配醢醬,吃烤魚配卵醬,吃燉雞配蝸醬。芥醬即芥末醬,醢醬即肉末醬,卵醬即白蟻卵,蝸醬即蝸牛醬。
單讀《周禮·天官》,會...
蘇軾真實生平的史聞揭秘:一個客觀的中間派別
說起蘇軾,人們眼前多會浮現出民間傳說和影視作品中演繹的形象。但歷史上的蘇軾到底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呢?下面不妨對蘇軾的真實生平進行揭秘:
蘇軾(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人稱其為「蘇東坡」。漢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時為眉山城)人,祖籍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詞人、詩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詞人代表。他一生坎坷,多次被貶官放逐。...
揭秘:皇帝一年當中四季旅遊是從遼朝開始的嗎?
契丹人早期生活在蒙古草原東部,有逐水草而徙的遊牧生活習慣,狩獵、畜牧是其主要的經濟活動。契丹建國後,仍然沿襲過去的遊獵傳統,國家雖設有五個京都,但皇帝很少在京城,而是隨著季節、氣候和水草的變化四時遊徙,在其各地所設的行帳中一邊遊獵,一邊辦公,由此便產生了春捺缽、夏捺缽、秋捺缽、冬捺缽的制度。《遼史·營衛制》對這種四時捺缽情況做了比較詳細的記載:春捺缽主要是釣魚、捕鵝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