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堅,弘農郡華陰(今屬陝西)人,漢太尉楊震十四世孫。589年,隋文帝遣兵揮戈南下,滅亡了割據南方的陳朝,統一了全國。同年,琉球群島歸降隋朝,突厥可汗尊楊堅為「聖人可汗」,表示願為藩屬永世歸順,千萬世為聖朝典牛馬。隋文帝結束了中國長期混亂的局面,征服各族蠻夷部落,使中國又回到了和平年代。他開創先進的選官制度,發展文化經濟,使得中國成為盛世之國。文帝在位期間,隋朝開皇年間疆域遼闊...
民國時代的房地產眾籌:戰後的上海曾試點實施
最近兩年來,「眾籌」概念風生水起,科技行業、娛樂行業、藝術行業、出版行業紛紛試水,連地產公司都開始利用眾籌平台進行開發了。
眾所周知,現在地產行業最典型的眾籌方式就是在平台上發佈一個公告,詳細描述即將開展的地產項目,包括區位、面積、戶型、配置、預期售價等等信息,然後寫明需要參與者「支持」的資金數額和項目完成後的具體回報,用這種方式跟有意向的購房者直接建立聯繫,在項目還沒有開...
陳涉吳廣起義的主因:一場能夠在秦朝致命的大雨
這是秦二世元年的七月,胡亥繼承大統才幾個月時間,他還沒有把大好河山好好遊覽,一場致命的雨就在楚地稀里嘩啦下個不停。
雨把陳勝、吳廣的心給下毛了。此時他們兩人正奉命押運糧食到安徽蘄縣去,如果誤期,按照大秦法律他們將被處死——這法律也太不給人活路了,把不可抗力因素也作為處死人的一個原因。
只有反了。
不得不反了。
反了,可能還有活路;不反,只有死路一條。
...
南明政權十八年因何而滅亡的:有過哪些小政權?
關於南明政權的定義,普遍的觀點是明末北京失陷後朱姓宗室在南方建立起來的諸政權。主要有福王弘光政權,唐王隆武政權,魯王政權,唐王紹武政權,桂王永歷政權,韓王定武政權,其中影響較大的是福王和桂王政權。順治元年(1644)五月十五日,福王朱由崧在丹陽總督馬士英等人擁戴下,在南京稱帝,建元弘光。福王政權一方面抵禦清軍南下,一方面繼續剿殺農民軍。 順治二年春,清軍始攻福王。福王政權...
胡適為什麼看不起張學良?胡適為何批評張學良
導語:張學良在近代抗日史上的位置,是一個長期爭論不休的話題。在同時代的胡適眼裡,有一個與今人的慣性認知迥異的張學良。 一、自30年代到50年代,胡適對張學良的評價越來越低 1、九一八前夕,胡適告誡張學良「凡執事不敬,未有不敗亡的」 胡適長期關心時局,張學良又長期身處時局中心,故而很早胡適就曾欲對張學良有所影響。1930年9月,張率軍入關,通電擁蔣,...
漢代永巷:揭秘中國最早專門收監女囚犯的監獄
追根溯源,中國的監獄起源於夏代的叢棘,亦稱「棘叢」。棘,植物名,亦稱「酸棗樹」,多生於山中和野外,開綠色小花,葉呈橢圓形,莖上多尖刺,秋後枝幹老化,尖刺更加堅硬銳利。為了懲罰戰俘和奴隸,奴隸主就到山上砍來山棗樹,編成圍牆,將囚犯困人絲棘之中,「系用徽墨,(置)於叢棘。」到了商代監獄逐漸發展為「牢」。《說文解字》譯為「牢,閒養牛馬圈也」,也就是為了防止奴隸脫身,奴隸主將奴隸...
揭秘韓國首支赴朝特工隊:252名精銳蒙冤37年
導讀:最近,韓國《新東亞》月刊5月份一篇文章披露了朝鮮戰爭正式爆發前,韓國第一支滲透北方的部隊從組建到滅亡的悲慘命運。韓國方面認為,雖然「虎林部隊」未能完成炸毀平元線的最初任務,但引發了朝鮮當局的恐懼,鼓舞了反共人士的鬥志。韓國方面數據顯示,252名隊員中只有35人返回。 今年是朝鮮戰爭爆發60週年。多年以來,學術界一直在爭論朝鮮戰爭是哪一方打的第一槍,雖然有解密文獻顯示可能...
南京條約的條約背景:大清王朝閉關鎖國夜郎自大
鴉片戰爭前,中國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封建國家,閉關鎖國,自給自足。當時世界資本主義迅猛發展,英國成為世界頭號工業強國。為了掠奪中國的原材料,英國向中國偷運鴉片。鴉片的輸入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人民群眾強烈要求禁煙。林則徐在1839年3月到達廣州。他派人暗訪密查,緝拿煙販,並強迫外商交出了鴉片二百多萬斤。6月3日,在虎門外灘當眾銷毀,史稱「虎門銷煙」。 1840年6月,英國侵略者...
唐代中國的飲食風尚:英倫把戲千年前早已熟稔
金卮瓊斝
描寫美食的唐詩,大多採取這樣的寫法:避而不談美食本身的口感,反將食物與器皿的搭配描寫得美輪美奐,譬如「紫駝之峰出翠釜,水晶之盤行素鱗」,譬如「饔子左右揮霜刀,鱠飛金盤白雪高」。以詩藝來論,這種寫法頗有技巧,詩人什麼都不說,讀者的大腦自會完成最難的部分——將菜餚的味道幻想至最好;從現實來講,將美食盛於美器,得到愉悅的就不止是口腹而已。
酷愛生活的唐人,任何享受都不會錯...
清朝時期的紅溪慘案:荷蘭殖民者屠殺東南亞華僑
1740年(乾隆五年)10月9日,荷蘭人命令搜查所有在巴達維亞(今雅加達)的華人居民的住處。這最終演變成持續3天的大屠殺—萬餘華人被屠殺在自己家裡,先前抓獲的也在監獄和醫院裡被處死。這就是史上著名的「紅溪慘案」。
華人在東南亞的活動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在西方殖民勢力到達東南亞之前,華商在東南亞的地位一直很高。《宋史》記載:「中國賈人至者,待以賓館,飲食豐潔。」「凡見唐人至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