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是誰?劉邦稱帝后為何只拜祭過孔子和陳勝?
秦未社會有點兒亂,亂局的始作俑者就是陳勝。這位深沉的農民,在漫長的鬱悶中突然發力,驚醒了一個強悍王朝的萬世美夢,也讓社會大病一場。讀《資治通鑒》,應該對陳勝予以格外關注。
陳勝,秦末陽城人,家庭出身赤貧,受教育情況不祥,早期以為人扛活為生,後來又被抓了壯丁,赴漁陽戍邊。
公元前209年7月,陳勝等九百人開赴邊地,途經大澤鄉,遭遇大雨,路不能行,"度已失期,失期,法當斬。"九百人全部進入死地,怎麼辦?事實上,類似情況在秦未並不少見,集體被砍頭的事件也屢有發生,但這次不同,因為這次有了陳勝。這夥人跟著陳勝,在大澤鄉揭竿而起,實施了絕地反擊,整個社會為之震動。
從此,大澤鄉連同陳勝這兩個原本微不足道的詞兒,漸漸複雜起來,終於演變成政治符號,歷代政治家都喜歡把他們掛在嘴邊,並用來說事兒。
起義是順利的,部隊很快佔領陳縣。在這個地方,陳勝創立政權,建國號為張楚,並自立為王。半年後,轟轟烈烈的起義浪潮漸漸衰竭,隊伍潰敗,首都淪陷,陳勝也被自己的車伕莊賈所殺,起義失敗。
陳勝死後,受到了普遍尊重,名氣比生前大得多。司馬遷專門為他作傳,司馬光稱他的部隊為"兵",而不是賊。
劉邦當了皇帝後,只看望過兩位已故之人,一個是孔子,另一個就是陳勝。當然,也有反面例子,賈誼的態度就很有代表性,他認為陳勝不賢能不富有,才質平平,本事不大。
所有的評價和說法,都有道理,也都接近真相。但誰都知道,沒有人能夠還原歷史上那個真實的陳勝。時至今日,我們能做的,最多就是從個人角度,依據史料做些思考和分析,別的就不能指望了。
他是農民也是思想者,他的思考引發了這次起義,但也對起義規模和成果形成了制約。陳勝是個另類農民,特別善長思考。
一個農夫,在田間地頭說了幾句話,竟能流傳兩千多年,至今還被頻繁引用,這足以說明陳勝思考的深度、觀點的精闢。他想的最多的是富貴問題,他明白窮人致富,不能單打獨鬥,必須相互提攜,做到"苟富貴,勿相忘"。他瞭解農民,深知大多數人甘於命運擺佈,每天都在等待,等待上天賜福好運來臨。
他也深知自己的思想離經叛道,很難獲得理解和支持,所以,他發出了"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的感歎。他看到了"天下苦秦久矣"的態勢,質疑社會的種種不合理性,對天發問,"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種發問,並不是誰都可以提出的。從陳勝的思考中,分明可以品讀到靈魂的叛逆和造反的衝動。
思考成果的日積月累,讓他躍躍欲試,大澤鄉僅是個契機,換個地方,他同樣也會"舉大事"。遺憾的是,他沒有把這種思考貫徹始終,當了張楚王以後,他的思考明顯變了路數,活躍度不足。在他看來,富貴已經實現,勝利指日可待,再去想什麼富貴問題已無必要。
人們常說,思想有多遠,人就能走多遠,既然他的思考趨於停滯,那麼,他所領導的起義似乎也再無前行的可能。
他借助鬼神的影響形成了個人魅力,同時他忽略了把這種魅力擴而大之,軍心民意未能得到有效凝聚。起義是臨時發起的,沒有必要的思想和組織準備。陳勝和吳廣不過是個屯長,據考,屯長只管5個人。九百人面臨絕境,也面臨諸多變數,誰也不能確定這些人將要做出怎樣的選擇。
這時候,陳勝站了出來,通過吳廣夜學狐叫,採用藏帛魚腹的辦法,營造"大楚興、陳勝王"的輿論,形成了陳勝受命於天的氛圍,陳勝的魅力由此而生。緊接著陳勝率眾殺掉兩名將尉,設壇盟誓,攻城略地,萬眾呼應,其個人魅力也由此達到了顛峰。
如果換成劉邦,說不定就能一鼓作氣得了天下。但陳勝畢竟不是劉邦,他沒有把個人魅力擴而大之,沒有在凝聚人心方面做些功課。起義之初,陳勝打出了公子扶蘇和楚將項燕的旗號,這兩個人社會影響很大,如果旗號不變,這支隊伍必將贏得廣泛支持,不幸的是,陳勝很快就改弦易輒,亮出了自己的旗幟,從而部分地消解了民眾的參與熱情。
再看他的綱領口號。陳勝提出了兩條,一個是"壯士不死則已,死則舉大名耳",另一個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兩個意思都帶有明顯的暴發戶傾向,對於苦秦暴政、渴求安寧的底層民眾並沒有更多意義,號召力自然有限。此外,還可以考察一下他的領導行為。
陳勝稱王后,派頭很大,岳父來了,想沾沾女婿的光兒,陳勝禮節不周放不下架子,氣得老頭兒大罵一通,不辭而去。過去一塊耕雇的夥伴來了,因不懂規矩,還老是提起陳勝貧窮時的窘迫,被陳勝一殺了之,嚇得窮哥們兒抱頭鼠竄。更為嚴重的是,他還試圖以殺樹威。
葛嬰奉命去打東城,這人有點迷湖,立了一個叫襄強的人為王,當他聽說陳勝自立為王后,主動殺了襄強。此事讓陳勝怒不可遏,立馬把葛嬰送上斷頭台。類似情況還有很多,錯殺濫殺事件時有發生,後果便是部眾離心,鬥志瓦解。陳勝先後派出七撥人馬,四下裡攻城略地,以期擴大戰果。
但這些人各有打算,有的自立門戶,有的擅殺領導,還有的不聽招呼,局面失控,敗局已定。孟子認為,人和勝過天時地利。人和就能凝聚力量,成就事業。陳勝犯了此忌,人心不聚,失敗已不可避免。
他特別需要人才,他的周圍也不乏有識之士,但是他真的並不擅長發現和使用這些人。劉邦稱帝后總結過自己的成功經驗,他指出:張良、韓信、蕭何三個人都是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劉邦能在販夫走卒、無業遊民中發現並重用人才,陳勝卻不能。
這是因為,這次起義過於匆忙,歷史沒有給他提供更多時間,再加上遠離前線,他沒有機會考察幹部,最重要的還是他的確不具備識人用人的膽識和能力。事實上,他身邊並不是沒有人才。比如陳余、張耳,兩人都是魏國名士,都拒絕過秦朝的重金招聘。兩人曾為陳勝制定過奪取天下的戰略。
陳余建議陳勝不要急著稱王,最好的辦法是先立六國後人為王,為秦朝樹敵,然後快速西進,取咸陽,號令天下。這個頗具遠見的構想被陳勝棄置一旁。兩人看出了陳勝的弱點,乘北上略地之機,擁立武臣為趙王,脫離了陳勝的領導。著名儒者叔孫通在陳勝手下無所作為,在劉邦那裡卻屢有建樹。
孔子八世孫孔鮒提出一條重要建議,未被採納,從此銷聲匿跡。漢相陳平曾投靠魏咎,也就等於投靠了陳勝,因未受重用而改換門庭。陳勝用人,似無章法,大體上是碰到誰用誰。吳廣被陳勝任命為代理人(假王),在滎陽前線領導對秦作戰,但該人不夠稱職,既輕敵又不懂兵權,最後竟被部下謀殺。
有個叫周文的人,自稱善於領兵打仗,被陳勝委以重任。這個擁有"車千乘、卒數十萬的周文,與秦軍剛一照面,就全線潰敗,只好自殺。成就事業,人才為本,知人善任是聚集人才之道,知人需要智慧,用人需要膽量,陳勝顯然還不具備這種智慧和膽量。
他個性獨立,自視甚高,在批判王侯將相合法性的同時,自己也形成了為王封侯的巨大心結。獨立和高傲是陳勝精神世界的兩個基點。他耕田種地,心思卻不在牆稼;他身居燕雀之位,卻以鴻鵠自比;他質疑王侯將相,自己卻心嚮往之;他有精英的長處,也有庸人的弱點。
這些看似矛盾的東西構成了他的個性特點,也促使他對王位情有獨鍾。陳縣是孔子當年絕糧之地,老聖人曾留下了"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的精典語錄。他沒有想到,280年後,陳勝在這裡以稱王的方式對自己提出了挑戰。陳勝不是小人,造反為王也不是任意胡來(窮斯濫矣),他是在實踐一種追求,一種政治理想。
也許是心結太過沉重,對王位的求索太過急切,他堅決拒絕陳余關於緩稱王的建議,毫不猶豫地殺掉了敢立他人為王的葛嬰。登上王位是他在田梗上的夢想,也是必須面對的全新課題,他沒有經驗,缺乏預想,致使實踐中頻頻出錯。過錯之一就是過早地離開了前線。
滿足於聽匯報、下指示,施刑罰,對局勢及其發展心中無數。過錯之二是嚴重輕敵。他誤以為秦朝內亂不已,崩潰只在旦夕,因而只關注自己的尊嚴,對敵卻不做任何防禦準備。其三是忽略民生。有了根據地,也有了權力,他本可以為百姓做點事情,起碼也該有個姿態。但他什麼也沒做。
生活在戰亂中的百姓,不可能對陳勝產生持續好感。可以這麼說,作為農民領袖,他不夠成熟,作為張楚之王,他當得不夠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