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揭秘成年人為何喜歡「裝嫩」
剛故去的歌壇巨星邁克傑克遜,令人遺憾未能安葬在他心愛的「夢幻莊園」———這個根據傑克遜喜愛的童話《小飛俠彼得潘》中令人神往的小島打造的官邸。
如今這個社會越來越多像傑克遜一樣的成年人,有著一顆想要回歸童年的心。他們看動漫,酷愛孩童的玩具,行事帶有孩子氣,渴望回歸小時候的世界,對於這種狀態,人稱「裝嫩」。專家表示,擁有一顆童心固然可貴,但凡事都有個度,這種心態如果發展到極端,人就會沉溺於自己的幻想,拒絕長大。這種極端形式心理學上稱之為「彼得-潘綜合征」,被定性為一種心理疾病。
什麼是彼得-潘綜合征
彼得-潘是童話故事中永遠不會長大的調皮小飛俠,正如其名,彼得-潘綜合征的主要特點就是不願長大。據心理咨詢師於東輝介紹,彼得-潘綜合征在心理學上的界定還存在一定的爭議,但是可以斷定這是心智發育不成熟的症狀。
於東輝醫師說:彼得-潘綜合征在現在是很常見的現象。現代家庭以獨生子女居多,父母對子女的關愛呵護更為全面、集中。因此,在這一代人的成長過程中,對父母的依賴很明顯。有的人在面對現實出現困難的時候,就會選擇拒絕長大,依賴父母繼續的庇護。
心智成熟障礙
生活中,心智成熟障礙大概有以下幾個表現問題:
角色轉換的失敗———在人一生的發展過程中,需要經過多次的角色轉換,從孩童到成年人,從個體到家庭,從自我到為人父母。每一次角色的轉換都需要心理同步的成長。「彼得-潘綜合征就是在角色轉換過程中的失敗,是大人小孩化的問題。」於醫師分析說,在經歷從孩童轉換為成年人的18—19歲正好是面臨高考的重要時刻,由於需要應對這一挑戰,有的人就會忽視了成人化的過程,使之得不到完成。
於東輝醫師還舉例說印第安的某部落舉行成人儀式,要求必須進入森林成功捕獵。這一儀式具有明顯的標誌意味,使得對於「成年」具有明晰的認識和界限。而我們沒有這樣的區分。如果沒有足夠的重視,就會忽略已長大的轉化。
自我價值實現的失敗———華南師範大學遲毓凱教授認為「社會壓力過大,生活太辛苦,自我的價值得不到肯定也是逃避長大,想回到幼年的彼得-潘綜合征的可能原因。」遲教授說,自我價值實現很完善,被社會認可的成功人士「裝嫩」的人就比較少。
在成長過程中,如果缺少實現價值的機會,或者在實現過程中遭遇巨大的挫折,使得對自我產生強烈的懷疑,就會有逃避的現象出現。這是一種自我保護的行為,在自己無法應對,自我無法得到認可的時候希望沒有長大,不用面對。
對童年的補償心理———專家認為,「彼得-潘者」還有一種情形是童年的願望沒有得到滿足,形成了一定心理陰影,在成年以後,自己具備一定的經濟水平,就對自己予以補償。想滿足自己,重新創造自己期望的童年。
對家庭生活影響大
彼得-潘綜合征對於家庭生活的影響很大,通常無法擔負在家庭中應當具備的角色和職責。「對於孩子的成長引導作用很不好,很多會僱傭保姆來完成。」於東輝醫師介紹說,在所接觸的病例中就有這樣的例子。丈夫胸無大志,行為像個孩子,喜歡收藏電動小火車、遙控汽車之類的玩具,年齡不小了,還希望同父母住在一塊兒,不去考慮長遠的事情,總是逃避責任、逃避生活、逃避愛情,最終妻子絕望,選擇了離婚,帶著孩子獨自生活。由於彼得-潘綜合征導致了一個家庭的破裂。
另外,「彼得-潘綜合征」會對患者的人際關係產生重大影響。墨西哥心理治療協會主任羅伯托·圖魯比亞德斯告誡說,他說:「因為不能像成年人那樣處理感情問題,加上不能持之以恆,他們不太會有固定的人生伴侶。就算確定了正式的戀愛關係,對方也會拿他們當孩子看待。」
不能一輩子逃避現實
患有「彼得-潘綜合征」的人往往一生碌碌無為,他們的症狀不但會導致家庭破裂,也容易使自己為在失落中獲得暫時的滿足而沉溺於酒精和藥物。
專家認為這種病症難以用藥物治癒,惟一的辦法是接受心理治療。許多專家的共同看法是,幫助患者擺脫「彼得-潘綜合征」的最好辦法是迫使他面對現實,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後果,告訴他:「沒人有義務承擔你所應擔負的責任;你要是不去銀行交費,沒人會幫你交;你睡著了,沒人會把你叫醒……」剛開始必然是痛苦的,但情況會越來越好。
另外還要充分發揮週遭環境的影響力。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環境對於每一個人的影響都是很巨大的。「讓患者多接觸思想行為成熟的人,使之有所對照模仿。」這是於東輝教授的建議。遲教授也提出了類似的觀點。建築成熟的社交圈,對他的生活、行為進行指導,持之以恆將有明顯的改觀。
另外,周邊的人必須堅定地糾正其逃避的行為。在其逃避,尋求支撐防禦盾牌的時候要強硬地予以拒絕。如果一再滿足其幼稚,不負責任的要求勢必會造成症狀的強化,使之始終認為這種方法是有效的,因而選擇一直不面對。
總而言之,專家表示,每個人都沒有辦法拒絕長大,保持童真是美好的,適度的裝嫩也可以調節殘酷現實中的壓力。可是如果太過極端,逃避現實,逃避責任,這樣的「裝嫩」就有弊而無益了。勇敢擔當、逐步完善自我才是延續美好童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