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泌:神仙宰相帝王之師 歷任四位皇帝的名臣! | 陽光歷史

 

A-A+

李泌:神仙宰相帝王之師 歷任四位皇帝的名臣!

2018年05月21日 唐朝歷史 暫無評論 閱讀 57 次

李泌一生經歷了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位皇帝,處在唐王朝由盛轉衰的過程中。社會環境動盪,朝廷之中複雜。有意思的是,每當新皇繼位,總是把他請到朝廷而時間不久,他又飄然遠隱。在修仙與從政、隱居名山與實現抱負之中不斷變換角色。

一、寬廣的胸懷

李泌是一個神童,很小的時候就以才學聞名遠近,以至連當時的皇帝玄宗都聽說了,特意召見了他。長大之後,讓他到東宮去輔佐太子,兩人關係相處的非常融洽。安史之亂後,玄宗西逃,太子李亨在靈武(今寧夏靈武西南)繼皇帝位(肅宗),組織對安史叛軍進行反擊。在這最需要人才的時候,李泌來到了肅宗的身邊,擔當起了肅宗軍政高參和得力助手的職責。

一次,肅宗和李泌聊起了李林甫的事情。李林甫是玄宗時的寵臣,在李亨當太子的時候幾次耍手腕想讓玄宗廢掉李亨的太子地位,這時李亨自己做了皇帝,就想出出這口惡氣。可惜李林甫己經死了,肅宗想等到收復長安之後,要把李林甫的墳掘開,燒了他的骨頭。李泌勸肅宗說:「您是一個皇帝,卻要念舊惡跟一個死人計較,這會讓天下人覺得您的心胸不夠寬廣,修養與德行都有欠缺。並且,那些跟著安、史叛亂的人也都算是您的仇人,他們知道您連李林甫都不肯放過後必然害怕您的報復,也會斷了他們歸順朝廷的念頭。」肅宗雖然知道李泌說的有道理,可還是恨恨的說:「過去李林甫連你也要算計,你都忘了麼?」李泌回答說:「我當然都記得呢。我只是想,現在太上皇的年齡也大了,如果他知道您還在記著這些舊怨,他老人家一定會心中慚愧內疚,鬱鬱不樂。若是太上皇因此而憂思成疾,這就會更讓人們認為陛下您心胸狹隘,雖然擁有整個國家,但卻容不下自己的親生父親。」話說到這個程度,肅宗總算明白過來了,抱著李泌的脖子很動感情地哭著說:「『我沒想到這麼多,多虧你的提醒啊。」這既是李泌寬廣胸懷的體現,更是他為肅宗能成為一個心胸開闊的好皇帝所做的努力。這種見識,這種勸諫。如果不是自己也具有容人的寬廣胸懷,是斷然做不出來的。

二、過人的膽識

不僅如此,為了國家的穩定,李泌還大膽介入皇族內部事務。因為他深知皇族的安定關係著政局的穩定,而政局的安定又關係著國家的穩定。在當時那個動亂的多事之秋,實在是不容許再起皇族內部的爭鬥了。

在平定安史叛軍的過程中,當肅宗想讓勇武多才的建寧王李倓當天下兵馬元帥時,李泌及時建議應該讓太子李豫(即後來的代宗,也叫李淑)來擔任此職。因為太子是虛名,而元帥有實權,如果二者分離勢必會造成政權中心的分裂,搞不好還會重新上演唐初李世民與太子李建成的慘劇。在收復了兩京之後,肅宗回到了長安,給仍在蜀地的玄宗去了一封信請他也回京,並表示自己可以再回東宮繼續當太子。李泌告訴肅宗說:你這樣請他,他是不會回來的。肅宗問:那應該怎麼辦呢?李泌於是讓朝中大臣聯名給玄宗上了一封邀請信,請他回來當太上皇,以便讓肅宗能夠盡到孝心,大臣們有事也好就近請教。果然把玄宗高高興興地請了回來,避免了兩個中心的局面出現,對於安定當時的局勢起了重要作用。

到了德宗時期,由於對太子一些事情的不滿意,德宗想廢掉並殺了太子。對於統治集團來說,廢立未來的君王自然是一件涉及許多人政治前途的大事,也必然會引起朝野的動盪。李泌通過查訪,知道太子是無辜的,所以堅決反對德宗的換太子行為,與德宗展開了一場態度強硬的爭論。不僅給德宗列舉了前幾朝皇族內部的情況,甚至當德宗說出「你這麼不聽我的話,不怕我殺了你滅你的九族麼?」這樣的話後,仍是毫不退縮地說:「我年齡已經大了,因為勸諫您而被殺,這是我的本份。現在您在氣頭上想殺太子,如果我不勸止,等到哪天您明白過來了,後悔了,就會想:我當初想殺掉兒子時,李泌卻不勸止我,真是可恨,我也要殺了他的兒子讓他難受。如果真的那樣了,我死後也就沒有人到我墳頭上去給我上香了。」這種說話方式是李泌的技巧,每當他在勸人的時埃,都從不咄咄逼人,而是如春風般讓人慢慢沉醉。所以後來德宗對李泌評論幾個宰相的風格時由衷地說:「雖然有時你的話切中了我的要害,但是你態度溫和,不像楊炎(另一個當過宰相的人)那樣盛氣凌人。我責問你時,你在言辭和道理上並不屈從,但又沒有逞強好勝的表現,其實我的心裡已經完全被你說服了,不得不聽你的意見。」經過李泌十幾次的勸諫、說理,終於使德宗明白了過來,對李泌痛哭流涕的說:「多虧了你的勸止,要不我現在後悔都來不及了。」

在歷史上,對於皇族內部的人事關係,大臣從來都是能躲多遠就躲多遠的,因為參與皇族事務,搞不好就會禍及自身,畢竟人家是親骨肉。在唐高宗想立武則天為皇后時,徵求大臣意見,名臣李績說了一句被後世廣為引用的話:「此陛下家爭,何必問外人」,這也是眾多大臣的行事準則。但李泌卻不是這樣,以其耿耿忠心,過人的才智,當仁不讓地充當起了皇室關係調停人的角色。對唐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代父子骨肉之間出現的不和諧,都是挺身而出,彌補關係,排解糾紛,從而確保了政局的安定,實在是古今歷史上了不起的人物。

三、卓越的才能

李泌其有傑出的才能,這種才能不只表現在他巧妙處理皇族的內部事務,更表現在政治軍事等各個方面。同時,在處世方面,李泌更是了不起,他四起四落,一次比一次受到皇帝的重視與信賴,雖然多次受到權臣的嫉妒和暗中加害,卻總是能夠平安無事。

在安史之亂的危機之中,面對叛軍的凌厲攻勢,李泌先是對形勢進行了正確的預測:參與叛亂的漢族人是少數,大多都是西北少數民族的人,這說明他們得不到中原地區人民的支持,所以堅持不了多久;同時,這些叛軍總是把搶掠到的財物都運回到范陽(今北京西南)老窩去,這說明他們沒有統一天下的雄心。接著,又給肅宗制訂了一個軍事計畫,讓他暫緩收復長安,用空間換時間,派郭子儀、李光弼分兩路進軍河北,攻打叛軍老巢范陽,叫叛軍進退兩難,再發動各路官軍圍攻,共同把叛軍消滅。只是由於肅宗急於想顯示自己的政績,堅持先收復長安,結果把叛軍趕到河北,形成了割據局面,使動亂多延續了幾年。雖然如此,李泌在平定安史之亂中的出謀劃策、以智謀決勝千里之外的功勞還是得到了人們的一致稱讚:武有郭子儀東征西討,文有李泌運籌帷幄,大唐王朝的再造,實在是倚仗這兩個人了。

2.jpg

此外,李泌的才能還表現在各個方面。當李輔國、元載等權臣受寵、橫行無忌時,他為朝廷選薦、保全了一批人才,中唐名將韓晃、李展、馬隧等,如果沒有李泌的保護,可能早就被殺掉了,更不用說建功立業了。至於處理當時與回紇、吐蕃等少數民族的邊疆關係,李泌更是獻言獻策,為當時李唐外交政策的主要決策人之一。對於唐朝自安史之後多次出現的藩鎮割據問題,他也是積極想辦法應對,維持著唐朝的和平安寧。其他如興屯田、辦潛運、開財源、進行人事改革等方面,李泌也是多謀善斷,屢見奇效。

四、睿智的處世之道

從來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李泌這樣的大才,這樣與皇帝有著特殊的交情,自然會引來其他一些權臣的猜忌與不滿。對他進行攻擊和謀害,而每次,他都是能及時的從政治鬥爭的漩渦中脫身而出,顯示了過人的處世智慧。他堅持與權力中心保持一定的距離。不到實在不得已的時候,決不出任宰相這樣的高位,對權力表現出了一種超然的態度。肅宗初即位時,他及時的來到肅宗身邊輔助,雖然實際上權力比宰相還大,但堅持不肯擔任官職,只是以平民的身份出謀劃策。後來肅宗非要給他個官職,才當了一個大帥府的高參(行軍司馬)。而且,動亂基本平定之後,面對李輔國等權臣的猜忌,他堅決請求離朝隱居,不問政事。以致肅宗過意不去,給他三品官的俸祿,在他隱居的衡山派人專門蓋了房子。後來,雖然代宗、德宗即位後都是馬上把他召到京師委以重任,但當他感覺到權臣相忌、危險將臨時,總是及時的引退。以他與皇帝的特殊關係,如果他權勢欲強一些,進行抗爭,也是完全有可能打敗那些權臣的。但他所追求的是做事,而不是做官,自然也沒必要為了進退榮辱去做什麼抗爭了。這種寵辱不驚的平和心態,是很值得後人學習的。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