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唐朝的皇帝們是怎樣度過炎熱的夏天的 | 陽光歷史

 

A-A+

揭秘:唐朝的皇帝們是怎樣度過炎熱的夏天的

2017年02月22日 唐朝歷史 暫無評論 閱讀 92 次

  唐代京都長安的夏季異常炎熱,紀實詩人杜甫在詩中寫道:「飛鳥苦熱死,池魚涸其泥。」(《夏日歎》)又說:「七月六日苦炎蒸,對食暫餐還不能。」(《早秋苦熱》)即便到了初秋,依然熱得連飯都吃不下。在熱浪的煎熬中,那些權貴人家便去想法子避暑,主要有以下幾種措施。

  一是窖冰驅暑。每年隆冬季節,流經長安北郊的渭水河河面結出一尺來厚的冰凌,權貴人家動用民工去河面鑿冰,把冰凌鑿成長方形的冰塊,運回城中,放在宅院附近的地窖裡。地窖深廣,底部鋪上柴草,四周立有木樁,把冰塊一層層碼好之後,再用厚厚的柴草和泥土封頂,搞得嚴嚴實實,風絲不透,裡面的冰塊不會融化。到了盛夏,挖開窖口,把冰塊取出來,放在房間裡,用冷氣驅除暑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記載:「楊氏(國忠)子弟,每至伏中,取大冰,使匠琢為山,周圍於席間。座客雖酒酣,而各有寒色,亦有挾纊者。其驕貴如此也。」把冰塊雕琢成冰山模樣,頗能引發人們的聯想,心理上增加了寒冷的感覺。難怪賓客們各有寒色,甚至還有人蓋上絲綿了。楊國忠子弟還用這些冰塊交結朝臣,「每至伏日,取堅冰,令工人鏤為鳳獸之形,或飾以金環綵帶,置之雕盤中,送與王公大臣。」伏天送冰如同雪中送炭,這種交結方法不可謂不高。

1.jpg

  二是高搭涼棚。夏天屋裡如同蒸籠,太陽伸出無數條手掌,把人們從屋裡抓了出來。然而暴曬在太陽底下也不是辦法,於是人們想出了高搭涼棚的對策以遮擋陽光。

   《開元天寶遺事》記載:長安富家子「每至暑伏中,各於林亭內植畫柱,以錦綺結為涼棚,設坐具,召長安名妓間坐。遞相延請,為避暑之會。時人無不愛羨也。」不但能取涼,而且有坐具,還有名妓唱小曲,這在當時也算是高級的消夏方式了。

  三是各尋出路。夏天最難熬的當屬楊貴妃了。這位以豐滿著稱的美女,冬天她可以用手玩弄房簷垂掛的冰柱,不覺得冷;到了夏天可就傻了眼,「貴妃每至夏月,常衣輕綃,使侍兒交扇鼓風,猶不解其熱。」(《開元天寶遺事》)輕綃是一種特別薄的絲織品,一匹(約合33米)的重量才二兩半,這樣的東西做成衣服,穿與不穿相差無幾,但是她仍然熱得難受,一天到晚,讓侍女們不停地給她搖扇子。

   她還把玉石含在嘴裡,多少得些涼意,「貴妃素有肉體,至夏苦熱,常有肺渴,每日含一玉魚兒於口中,蓋借其涼津沃肺也。」(《開元天寶遺事》)這種做法其實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2.jpg

  皇上的日子也不好過,當太監們輪番扇起的熱風無法解除暑熱之後,他們想到了進山,躲到深山裡去避暑。當然不能住在山洞裡,需要在山裡建造離宮。而建造離宮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折中的辦法是簡易行事。例如太宗在山裡建造的玉華宮,只在所居的正殿上加瓦,其餘偏殿都用茅草苫頂。(《寰宇記》)

  這就是大唐王朝君臣權貴的夏季生活。要說起避暑的條件,今天的人們已經高居皇帝之上了。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