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晚清高官曾國藩建富厚堂是大興土木嗎?
曾國藩故居富厚堂是湖南省內極為少見的規模較大、保存完好的古建築。關於富厚堂的規模,有兩種截然相反的看法。一種人認為以曾國藩的地位,建這麼一棟房子,實在太寒磣了。另一種人則認為,富厚堂太過富麗堂皇,肯定吸食了不少民脂民膏,怪不得晚清農民要造反。
這兩種截然相反的看法,哪種更接近歷史的真實呢?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曾家為建富厚堂所花費的銀兩,曾國藩有明確記載,其主體建築的花費為七千串。按照當時的銀錢比例換算,七千串大致相當於三千五百兩銀子。
三千五百兩銀子是個什麼概念呢?對於老百姓來說,三千五百兩銀子絕對是一筆巨款。三千五百兩銀子在當時可買到十多萬斤米,這些米足夠幾百人一年的糧食需要。很顯然,只有土豪家庭,才能拿出這麼多銀子,而一般的農民家庭,能有幾十兩存銀,就算小康了,不可能興建大的房子,能有土牆瓦房住就不錯了。對於農民來說,富厚堂確實是奢侈品。
但是,對於曾國藩來說,三千五百兩銀子意味著什麼呢?當時,曾國藩一年的養廉銀就有幾萬兩,三千五百兩銀子只相當於他一個月的工資不到。拿一個月工資蓋房,肯定算不上奢侈。
北京恭王府原來的主人和珅與曾國藩地位相當。兩所宅子都去過的人肯定知道,恭王府的規模與富厚堂比起來,不知道大了多少倍,那才是真正的大興土木。所以說,曾國藩建富厚堂,是符合他的身份的,算不上寒磣,也談不上奢侈。
可貴的是,曾國藩在得知家裡花了七千串建房後,在日記中表示了自己的擔心:「知修整富厚堂屋宇用錢共七千串之多,不知何以浩費如此,深為駭歎!餘生平以起屋買田為仕宦之惡習,誓不為之。不料奢靡若此,何顏見人!平日所說之話全不踐言,可羞孰甚!」
在家族奢侈風氣剛剛露出苗頭的時候,曾國藩就及時將這一股歪風剎住了!這才是大聖人的風範!試想我們現代人如果處在曾國藩的地位上,能有幾個人做到他那樣的清廉節儉?所以說,面對這樣的事情,我們首先要做的不是非議古人,而是反躬自省,從一餐飯、一件衣服做起,斷絕奢侈,這才是我們學習歷史的真正目的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