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峙位居蔣介石五虎上將之首為何被稱「豬將」?
導讀:抗戰結束後與中共重新開戰,他的官運稍有起色,擔任鄭州綏靖公署主任,統一指揮第一、第五兩個戰區部隊。但他又屢屢敗北,贏得了「豬」將軍的惡名,被蔣介石一怒之下撤職閒居多年,不再過問軍事。
「豬」將軍劉峙:位居蔣介石「五虎上將」之首
錢大鈞起步較早,但中道衰落,黃埔系將領中代之而起的是劉峙。
劉峙是聞名遐邇的「豬」將軍,長期傳為不會打仗,但其實多為誤傳。抗日戰爭以前,他在蔣介石嫡系將領裡可謂戰功赫赫,是地位僅次於何應欽的黃埔教官。
蔣介石麾下還有一個「五虎上將」之說,指北伐和中原大戰中能征善戰、戰功顯赫的五——名嫡系將領:劉峙、顧祝同、蔣鼎文、陳誠、衛立煌。這五名上將,劉峙赫然居於首位。
劉峙(左)
劉峙1892 年6 月生於江西吉安,窮苦農家出身,父親早亡,母親幾度改嫁,他少年時代顛沛流離,遍嘗人間疾苦、世態炎涼。
1907年,劉峙與眾多後來的名將一樣,有幸考入湖南陸軍小學,奠定了一生從軍的基礎。此後,他相繼進入武昌陸軍中學、陸軍第一預備學校,最後考入保定軍官學校,拿到了一張能決定他前半生輝煌的燙金文憑。
但遇到蔣介石之前,他一時依舊只能蹉跎歲月,人生之路未有絲毫起色。
1920年,劉峙擔任援贛軍第四軍四支隊一名營長,與廣西軍閥陸榮廷部隊作戰時,他身先士卒,所向披靡,受到第二軍前敵總指揮蔣介石的賞識。
能與後來的「天子」蔣介石相識於未發達之先,而且受到賞識,這是劉峙命運轉機的開始。
劉峙屢立戰功,開始嶄露頭角
四年後的1924年6月,黃埔軍校創辦,急需大批教官,此前與劉峙相識的何應欽向蔣介石推薦了他。蔣介石一聽是當年印象中勇不可當的劉峙,當即發了聘書,讓他做了一名戰術教官,不久又調他為校本部參謀處科長。
在黃埔軍校裡,劉峙除再次來到蔣介石的身邊,擁有了「廣西老兄弟」這一難得的資本,還有一個收穫便是結識了一批以後官場能互相照應、共同扶持的朋友。他與何應欽、顧祝同、錢大鈞、蔣鼎文、陳繼承等教官們緊緊抱成一團,來往密切,成為蔣介石日後建軍、打江山的忠實骨幹。
這年11月,蔣介石奉孫中山之命組建黃埔教導一團,劉峙被任命為第二營營長,與團長何應欽一起開始成為直接帶兵的教官之一。
蔣介石的八大金剛何應欽、顧祝同、陳誠、劉峙、張治中、錢大鈞、蔣鼎文、陳繼承,除團長何應欽以及陳繼承先被任命為第二營營長,隨即被劉峙取代外,其餘都依然還是並無實權的「教書匠」。
劉峙(左)
劉峙1892 年6 月生於江西吉安,窮苦農家出身,父親早亡,母親幾度改嫁,他少年時代顛沛流離,遍嘗人間疾苦、世態炎涼。
1907年,劉峙與眾多後來的名將一樣,有幸考入湖南陸軍小學,奠定了一生從軍的基礎。此後,他相繼進入武昌陸軍中學、陸軍第一預備學校,最後考入保定軍官學校,拿到了一張能決定他前半生輝煌的燙金文憑。
但遇到蔣介石之前,他一時依舊只能蹉跎歲月,人生之路未有絲毫起色。
1920年,劉峙擔任援贛軍第四軍四支隊一名營長,與廣西軍閥陸榮廷部隊作戰時,他身先士卒,所向披靡,受到第二軍前敵總指揮蔣介石的賞識。
能與後來的「天子」蔣介石相識於未發達之先,而且受到賞識,這是劉峙命運轉機的開始。
劉峙屢立戰功,開始嶄露頭角
四年後的1924年6月,黃埔軍校創辦,急需大批教官,此前與劉峙相識的何應欽向蔣介石推薦了他。蔣介石一聽是當年印象中勇不可當的劉峙,當即發了聘書,讓他做了一名戰術教官,不久又調他為校本部參謀處科長。
在黃埔軍校裡,劉峙除再次來到蔣介石的身邊,擁有了「廣西老兄弟」這一難得的資本,還有一個收穫便是結識了一批以後官場能互相照應、共同扶持的朋友。他與何應欽、顧祝同、錢大鈞、蔣鼎文、陳繼承等教官們緊緊抱成一團,來往密切,成為蔣介石日後建軍、打江山的忠實骨幹。
這年11月,蔣介石奉孫中山之命組建黃埔教導一團,劉峙被任命為第二營營長,與團長何應欽一起開始成為直接帶兵的教官之一。
蔣介石的八大金剛何應欽、顧祝同、陳誠、劉峙、張治中、錢大鈞、蔣鼎文、陳繼承,除團長何應欽以及陳繼承先被任命為第二營營長,隨即被劉峙取代外,其餘都依然還是並無實權的「教書匠」。
「先到為君,後到為臣。」等級制度嚴格的軍中是極為講究資歷的,除非有像陳誠後來屢屢得到蔣介石越級提拔的可遇不可求的少數例外。劉峙早一步成為實職營長,是後來相當長時間在黃埔系中僅居何應欽之下的緣故之一。
劉峙到軍校前畢竟有過多年的實戰經驗,與紙上談兵,僅擅長軍校計畫、教程、規章的王柏齡截然不同,在第一次東征的淡水、棉湖之戰中屢立戰功,開始嶄露頭角。
特別是淡水戰役中,當教導二團團長王柏齡臨陣脫逃,戰線岌岌可危之際,劉峙奉何應欽之命連夜率領二營官兵趕來增援,毅然下令全營上刺刀,進行猛烈反衝鋒,將正為勝利欣喜的敵軍殺得狼狽逃竄,一舉扭轉危局。
1925年8月,劉峙因功升任為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團長(此時第一軍共兩個師9個團),與三團團長錢大鈞、五團團長蔣鼎文、九團團長衛立煌同列。4個月後,劉峙又升任為第二師師長,居於軍長何應欽之下,陳繼承、蔣鼎文成為他的部下。
隨後,他率軍參加第二次東征又表現相當出色,蔣介石稱讚說:「華陽一役,為成敗最關鍵,劉團長能出奇制勝,轉危為安,誠革命前途大幸也。」
劉峙為蔣介石走上「領袖」位置立下第一功
劉峙除了善戰,還很忠誠,達到了蔣介石所需要的「愚忠」境界。
1926年3月的「中山艦」事件中,劉峙率領第二師忠實地執行蔣介石的命令,扣押了第二師和海軍中的所有黨代表及中共黨員。遭到質疑時,他老老實實說:「我也不完全瞭解,我是以校長的意思為意思,校長命令我幹什麼,我就幹什麼。」
蔣介石對此自然十分滿意。黃埔軍校薈萃四海英豪,能打仗者不乏其人,比如鄧演達、蔣先雲之輩。但既會打仗,又能「以校長的意思為意思」,不和「校長」唱反調的人,才是蔣介石需要的最理想人才。
劉峙以其絕對的忠誠,為蔣介石走上「領袖」位置立下第一功。
王柏齡一生兩次臨陣脫逃,前一個機會給了錢大鈞,還有一個機會給的是劉峙。
1926年7月北伐開始後,劉峙的第二師與王柏齡的第一師擔任總預備隊,統歸王柏齡指揮。但在南昌激戰中,王柏齡不戰而逃,蔣介石便任命劉峙接替其指揮官一職。
劉峙上任後,擊潰南潯鐵路正面的孫傳芳部。不久,他又會同其他部隊拿下江西全境,乘勝進軍浙江,攻佔杭州、進駐上海,可謂一路勢如破竹。
1927年「四·一二」政變中,劉峙又為蔣介石走上「領袖」位置立下「殊勳」。事變前,蔣介石徵詢上海警備司令白崇禧意見:需要多少部隊?白崇禧說,劉峙之第二師及周鳳歧之26軍便夠了。
周鳳歧是剛投誠的浙江軍閥(後因反蔣被特務暗殺),真正得力的骨幹只有「以校長的意思為意思」的劉峙。蔣介石「四·一二」政變後成功另立「中央」,劉峙的「擁戴」之功自然不可磨滅。
劉峙堪為「常勝將軍」 大有取何應欽代之之勢
劉峙善戰還有多次不俗表現,堪為「常勝將軍」,官運也隨之不斷高漲。
一是龍潭戰役。
1927年8月蔣介石下野後,孫傳芳乘機捲土重來,偷襲龍潭。本已返回江南的劉峙當機立斷,命令副師長徐庭瑤率部迎擊,自己從杭州起程,親率第四團趕往鎮江,指揮作戰。
不久,他又帶傷親赴前線指揮,勇猛反擊,一舉擊潰孫傳芳主力,迫使其倉皇向江岸潰退,從而扭轉了這一關鍵戰局。隨後,劉峙又率部完全克復龍潭。
劉峙因這一奇功,被蔣介石擢升為第一軍軍長,成為繼蔣介石、何應欽之後的第三任。
蔣介石正式復出後,劉峙又升任為第一集團軍第一軍團總指揮,轄有4個軍:劉峙自己兼任軍長的第一軍、顧祝同為軍長的第九軍、廖培南為軍長的第四軍、楊勝治為軍長的第十軍。
此時,何應欽因被蔣介石懷疑有異心,調任為總部參謀長的虛銜,第一集團軍由蔣介石本人兼任總司令,共轄有4個軍團,其餘3個軍團總指揮為陳調元、賀耀祖、方振武等非黃埔系將領。
劉峙由此成為繼何應欽之後軍界地位最高的黃埔教官,大有取何應欽代之之勢。
二是蔣桂戰爭中打敗李宗仁、白崇禧。
1929年3月,李宗仁、白崇禧的第四集團軍(桂系)與蔣介石的第一集團軍(中央軍)開戰後,劉峙擔任討逆軍第二路軍總指揮兼第一軍軍長,奉蔣介石之命率軍水陸並進,沿長江西上,一舉擊敗李宗仁的幹將胡宗鐸。
隨後,他佔領了桂系重鎮武漢,將胡宗鐸等人所部包圍繳械,為蔣介石打敗李宗仁、白崇禧創造了先機。隨著其他戰場相繼失利,李、白二人很快宣佈下野,逃往香港等地避難。
蔣介石特別褒獎劉峙破天荒地將新集以劉峙的字命名
三是蔣唐戰爭中打敗唐生智。
1929年12月,唐生智又通電反蔣。蔣介石鑒於當時形勢,親筆給率軍迎敵的劉峙寫信,說能戰則戰,不能戰則退回南京。
不想劉峙又一次大勝。他指揮所部先是攻城略地,隨後選擇有利陣地實施防禦,阻擊前來進攻的唐軍達一周之久。與此同時,他又暗中策動楊虎城出兵抄唐生智的後路,最終打垮了唐生智,終結了他的東山再起之夢。
蔣介石正式復出後,劉峙又升任為第一集團軍第一軍團總指揮,轄有4個軍:劉峙自己兼任軍長的第一軍、顧祝同為軍長的第九軍、廖培南為軍長的第四軍、楊勝治為軍長的第十軍。
此時,何應欽因被蔣介石懷疑有異心,調任為總部參謀長的虛銜,第一集團軍由蔣介石本人兼任總司令,共轄有4個軍團,其餘3個軍團總指揮為陳調元、賀耀祖、方振武等非黃埔系將領。
劉峙由此成為繼何應欽之後軍界地位最高的黃埔教官,大有取何應欽代之之勢。
二是蔣桂戰爭中打敗李宗仁、白崇禧。
1929年3月,李宗仁、白崇禧的第四集團軍(桂系)與蔣介石的第一集團軍(中央軍)開戰後,劉峙擔任討逆軍第二路軍總指揮兼第一軍軍長,奉蔣介石之命率軍水陸並進,沿長江西上,一舉擊敗李宗仁的幹將胡宗鐸。
隨後,他佔領了桂系重鎮武漢,將胡宗鐸等人所部包圍繳械,為蔣介石打敗李宗仁、白崇禧創造了先機。隨著其他戰場相繼失利,李、白二人很快宣佈下野,逃往香港等地避難。
蔣介石特別褒獎劉峙破天荒地將新集以劉峙的字命名
三是蔣唐戰爭中打敗唐生智。
1929年12月,唐生智又通電反蔣。蔣介石鑒於當時形勢,親筆給率軍迎敵的劉峙寫信,說能戰則戰,不能戰則退回南京。
不想劉峙又一次大勝。他指揮所部先是攻城略地,隨後選擇有利陣地實施防禦,阻擊前來進攻的唐軍達一周之久。與此同時,他又暗中策動楊虎城出兵抄唐生智的後路,最終打垮了唐生智,終結了他的東山再起之夢。
四是中原大戰中大勝各路諸侯。
1930年3月,蔣介石與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之間的中原大戰爆發後,劉峙擔任第二軍團總指揮,率部轉戰東西,斬關奪隘,屢敗對手。後來還打敗了閻錫山麾下有名將之稱的傅作義,重占濟南,再次扭轉了戰局。
四是「圍剿」紅軍打敗中共名將徐向前。
1932年6月,劉峙擔任中路軍副司令官(司令官為蔣介石),「圍剿」中共的鄂豫皖根據地,與他的黃埔一期學生、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對敵。他指揮所部步步為營,最終拿下了鄂豫皖根據地的首府新集和金家寨,迫使徐向前與張國燾匆匆千里長征。
這是鄂豫皖的第四次「圍剿」,終於得以一竟全功,蔣介石興奮不已,特別褒獎劉峙,破天荒地將新集以劉峙的字命名,改為經扶縣。
題詞:國藥昌明(題詞時劉峙時任國民黨河南省主席)
有此不敗的戰績,劉峙自然風光無比。1935年4月蔣介石首次授銜,授予他二級上將軍銜,與號稱「小諸葛」的白崇禧同列,排名第七位。黃埔系將領裡則居於第一,僅次於一級上將何應欽。
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又升任為第一戰區第二集團軍總司令。
劉峙屢屢敗北贏得「豬」將軍惡名
不過,劉峙似乎從此江郎才盡,對日作戰常吃敗仗,從「常勝將軍」變為「長腿將軍」,官銜也被顧祝同等過去的同僚與部下超過。
抗戰結束後與中共重新開戰,他的官運稍有起色,擔任鄭州綏靖公署主任,統一指揮第一、第五兩個戰區部隊。但他又屢屢敗北,贏得了「豬」將軍的惡名,被蔣介石一怒之下撤職閒居多年,不再過問軍事。
1948年5月,何應欽就任國防部長後,不忘自己這位「哼哈二將」之一,重新向蔣介石推薦他擔任徐州「剿總」總司令,掌管關內絕大部分黃埔嫡系隊伍,看護南京的大門。
蔣介石儘管看在劉峙忠誠可靠的份上接受了這一建議,但終究不放心,隨即又任命黃埔一期生、抗日名將杜聿明為徐州「剿總」副總司令兼前進指揮部主任,具體負責作戰指揮。
但在中共幾位名將,特別是擅長大兵團作戰的華東野戰軍代司令員兼代政委粟裕的運籌、指揮下,劉峙麾下先後投入的7個兵團、兩個綏靖區,34個軍,86個師,共約80萬人竟一敗塗地,被殲滅55萬人。蔣介石賴以起家的黃埔嫡系絕大部分被一鍋端,蔣介石也隨之第三次黯然下野。不久,國民黨在大陸的江山也壽終正寢。
劉峙從黃埔系的功臣瞬間成為毀滅黃埔系的罪人,蔣介石痛恨有加,一度要查辦他,因何應欽說情才不了了之。但他到台灣後,也依舊不理睬劉峙。劉峙只得流落香港、印尼等地多年,窮途末路急於餬口之際,竟以上將至尊當起了小學教員。
直到時過境遷的1953年11月,蔣介石才念及舊情允許他回台灣,並給予他「總統府國策顧問」等虛銜,算是對他過去追隨自己的慰勉。
1971年7月15日,劉峙在孤寂落寞中辭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