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後蜀為什麼會亡國?兩位末代君主又有何異同?
我們知道唐朝滅亡後,王建在成都稱帝建立了前蜀政權,前蜀偏安一隅,經濟文化都得到了大發展,然而前蜀政權卻僅僅存活了三十五年左右就被後唐滅掉了。同樣由川蜀地方官孟知祥建立的後蜀,雖然也繁盛一時,卻也只有四十年的光陰。說來可笑,前後蜀的投降書都是同一人撰寫的:前蜀降後唐的降表是李昊寫的,後來後蜀亡時,這位先生居然還在世, 又為後蜀修了降宋的表。蜀人對李昊的投降行為十分反感,於是夜晚在他家大門上寫了 「世修降表李家」六個醒目的大字。這簡直是一個絕妙的諷刺!
其實在前後蜀時期,成都已經幾乎是全國第一繁華的城市了,它自然環境優越、經濟發達、倉稟充實、文化昌盛、百姓也安居樂業。然而就是先天條件如此優越的前後蜀,為什麼還會「亡」得這麼快呢?
原來雖然前蜀的開國之君王建很有作為, 但後主王衍卻是一個驕奢淫逸的敗家子。王建死後, 他一接位, 就置江山於腦後, 日夜宴遊, 享樂腐敗。
《新五代史》記載「衍少荒淫,…起宣華苑,有重光、太清、延昌、會真之殿,清和、迎仙之宮,降真、蓬萊、丹霞之亭,飛鸞之閣,瑞獸之門;又作怡神亭,與諸狎客、婦人日夜酣飲其中。」可見王衍不體恤民情,為了一己私慾,動用了多少民脂民膏,修建了這麼多供自己和權貴享樂的地方。更有甚者王衍還曾經讓人把他喜歡的樓宇包裹上了彩色錦緞絲綢,被稱為「重采樓」,風雨打濕了就織品,就全部換上新的,可想其自私和奢侈腐敗的程度。
另外王衍為人作風也荒淫無度,令「後宮皆戴金蓮花冠,衣道士服」,喝醉了酒就讓宮人們脫掉衣冠,更是在臉上抹上朱粉,號「醉妝」。「國中之人皆效之。」王衍經常「與太后、太妃遊青城山,宮人衣服,皆畫雲霞,飄然望之若仙。」「醉妝」這種妝容體現出王衍縱情酒色,作風極不端正,當時道教、佛教是民間信奉的教派,而王衍在青城山道家聖地為所欲為,可想其無法無天。並且這種作風上行下效,讓整個統治階級都腐敗不堪。
同時王衍還不分忠佞,不聽勸誡。史載王衍「嘗以九日宴宣華苑,嘉王宗壽以社稷為言,言發泣涕韓昭等曰:「嘉王酒悲爾!」諸狎客共以慢言謔嘲之,坐上喧然。衍不能省也。」就是說王衍在宣華苑宴飲享樂,而嘉王宗壽為人忠直,就痛哭流涕地勸王衍關心社稷百姓, 但反遭韓昭等人的取笑, 而王衍也完全不能體會到忠臣的良苦用心。所以從這以後,忠臣再也不願不敢直言, 前蜀的國勢也開始江河日下。
當時後唐新成立,國力並不強,然而後唐莊宗李存勖卻是從小追隨父親李克用南征北戰的鐵血男兒,最初李存勖並不敢打川蜀的主意,然而在知道了王衍是這種縱情酒色的昏君,知道了蜀中權貴大臣也都腐敗不堪的情況後,準備平蜀。當然他為了具體摸清前蜀的虛實,先派李嚴作為使節人蜀。李嚴回來報告說: 「王衍只不過是無知小童, 大權盡握在一班大臣手中。但此輩只知擴充家產。不知撫恤百姓。君臣上下, 窮奢極欲。依我看來, 只要大兵一到,必然望風瓦解。」後來, 唐莊宗興兵征蜀。果然從出發起, 到攻入成都, 只用了七十五天, 其勢如摧朽拉枯。
還有更可笑的,史書記載後唐魏王領兵進入成都時,王衍和滿朝權貴都嚇破了膽,一時不知所措,為了保住性命,王衍不惜低三下四直接打開城門投降,更是在升仙橋(今馴馬橋) 率朝中百宮主動迎接。一向善於「化妝」的王衍,坐了一輛白馬拉的車, 身著素衣, 下車後, 牽著用草繫住頭的羊,然後用繩子拴拉自己, 口含玉石, 車馬跟隨後面,以此苟且求生。魏王當然是下馬接受了玉石,為王衍解開繩子, 並燒了他的乘車,意思是放王衍一條生路。而王衍和一幫權貴卻不顧亡國之恨, 還在東北方向手舞足蹈對敵軍謝恩。想來這樣的統治群體,怎麼會不亡國呢?
而後蜀開國之君孟知祥,剛稱帝就對故舊將屬過於寬厚,這些大臣變得放縱橫暴,為害百姓鄉里:往往奪人良田,毀人墳墓,欺壓良善,全無顧忌。其中以李仁罕和張業名聲最壞,據猜測永陵的被盜很有可能就是後蜀初年李仁罕等人所為。
後蜀的孟昶即位初年大力整頓了朝中貪腐欺壓百姓的現象,改善了地方吏治。而孟昶本人初年也是衣著樸素,勵精圖治的。他曾興修水利,注重農桑,實行「與民休息」政策,一度讓後蜀國勢強盛,將北線疆土擴張到長安。但是他在位後期,正逢中原政權迭興之際,各家逐鹿中原,無暇顧及川蜀,正好「關起門來做皇帝」,晚年的孟昶貪圖逸樂,沉湎酒色,不思國政,生活荒淫,奢侈無度,朝政十分腐敗。
當然但凡腐敗的統治者,必定跟隨一群阿諛拍馬的無能之輩,孟昶就非常喜歡紈褲子弟王昭遠並加以重用,凡一切政務,都任由王昭遠辦理。而孟昶自己則酣歌樂舞,日夜娛樂。他為了打球走馬,強取百姓的田地,作為打球跑馬場,命宮女穿五彩錦衣,穿梭來往於場中,好似蝴蝶飛舞。孟昶嫌後宮妃嬪沒有絕色美女,便廣徵蜀地美女以充後宮。
每逢宴余歌後,孟昶都會帶著寵妃花蕊夫人,將後宮的佳麗召至御前,親自點選,揀那身材婀娜、姿容俊秀的,加封位號,輪流進御,特定嬪妃位號,為十四品。其品秩相當於公卿士大夫,每月香粉之資,皆由內監專司,謂之月頭。到了支給俸金之時,後主親自監視,那宮人竟有數千之多,唱名發給,每人由御床之前走將過去,親手領取,名為支給買花錢。
孟昶因為怕熱,便在摩訶池上(今天府廣場一帶),建築水晶宮殿,以為避暑之所。這個水晶宮殿據記載是「畫棟雕樑,飛甍碧瓦,五步一閣,十步一樓,復道暗廊,千門萬戶,紋窗珠簾,繡幕錦幃」。還另外鑿了一處九曲龍池,婉蜒曲折,有數里之長,通入摩訶池內。更是為了人為製造「水流聲」,在池內安著四架激水機器。還有水晶殿中陳設的用品,全是紫檀雕花的桌椅,大理石鑲嵌的几榻,珊瑚屏架,白玉碗盞,沉香床上懸著鮫綃帳,設著青玉枕,鋪著冰簟,疊著羅衾。可見孟昶生活作風是多麼的奢侈腐敗。
這樣作風的後蜀自然是沒什麼好下場:最終北宋建隆三年(962年)宋兵一舉攻入成都,孟昶只好投降,被遷回河南老家,後來自己心愛的寵妃「花蕊夫人」也被宋太祖趙匡胤搶走,自己也被毒死,終年才47歲。
反觀平蜀的北宋統治階級卻和被滅的地方腐敗統治階級作風截然相反:當時北宋君臣上下, 勵精圖治, 奮發向上,體恤軍情和民情。宋軍出征伐蜀時,京城正下大雪,宋太宗趙匡義親自前往送行。他身著紫貂衣, 頭戴裘帽, 突然對左右說: 「我穿著這樣的衣帽, 尚覺寒冷, 想西征將士, 還得頂風冒雪, 他們怎麼受得了啊! 說完解下帽子。差人騎馬送給主帥王全斌,然後對諸將說: 「可借我只有一頂帽子, 不能送你們每人一頂。」這使全軍將士非常感動, 所以宋軍作戰都非常勇猛。
後來趙匡胤見到了孟昶的「七寶」夜壺,十分感慨, 但他並沒有據為己有,而是讓手下人打碎了它。趙匡胤說: 用這麼多的寶石來裝飾這東西,那該用什麼器皿來盛食物呢?孟氏的所作所為這樣腐敗, 不亡更待何時?正是因為這樣的統治作風,北宋才能結束從晚唐起長達百餘年的戰亂與割據,基本實現全國的統一。
都說「落後就要挨打」,然而前後蜀的歷史告訴我們,不僅「落後」會「挨打」,「庸懶腐敗」也是會「挨打」的。「憂勞可以興國, 逸豫可以亡身。」千年前成都前後蜀政權短命的歷史又一次證實了這個道理,這一點無論在千百年前的封建時代亦或是今天的我們都同樣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