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溥儀掌印的那些偽滿尚書府大臣的秘事揭露
在一些電視劇和歷史故事中,「御璽」常常是爭奪皇權必不可少的要素,很多精彩故事也常圍繞其展開。在民間,人們對「御璽」的認識常常是以訛傳訛,戲說的成分非常大。比如,最近熱播的電視劇《隋唐演義》中,就有一出瓦崗寨首領李密派王伯當用「傳國玉璽」換回蕭後,秦瓊、程咬金、羅成等瓦崗將領因此與李密反目的劇情。
說到這裡,想必大家會注意到「御璽」與「傳國玉璽」中的「御」和「玉」兩個字了吧!兩者有什麼不同呢?「璽」是印章的意思,「御璽」的「御」指的是皇帝個人專屬專用,「傳國玉璽」中的「玉」應該是表明「傳國璽」的材質是「玉」。由此,我們再舉一個比較現代一點兒的例子,比如一家單位既得有單位的印章,還得有法人代表的印章。單位的印章相當於「國璽」,法人代表的印章相當於「御璽」。由此,大家也就可以瞭解偽滿洲國尚書府的主要職能了,它負責掌管偽滿洲國的「國璽」和溥儀的「御璽」。
據文獻資料記載,偽滿洲國「國璽」印文圖案為85厘米的正方形,上面寫著「滿洲帝國之寶」;溥儀「御璽」是82厘米的正方形,上面寫著「皇帝之寶」。「國璽」和「御璽」均為碧綠色的玉製品,帶有蘭花紐。
根據現有的資料來看,偽滿洲國尚書府大臣是一個閒得不能再閒的閒官。第二任尚書府大臣袁金鎧是一位飽學之士,他閒著沒事常常為皇后婉容抄寫唐詩打發時光。
溥儀
尚書府大臣雖然是個閒職,但是工作卻不能有絲毫怠慢,因為他負責偽皇帝頒發的詔書、敘勳狀、任命狀以及偽滿政府所頒發的一切重要法令、章程、規則的用印工作。這些事情沒有一件是小事。大家對「敘勳狀」可能不太瞭解,它是對外交往的國書。尚書府大臣每個月月底要列表統計用印的次數和緣由,奏報給溥儀。
溥儀十分重視「國璽」和「御璽」的使用情況,因此,他對用印之事管理得十分嚴格。平時,溥儀把「國璽」和「御璽」都放在身邊,由隨侍嚴桐江保管,出宮的時候也要帶在身邊。尚書府需要用印時,由專人持尚書府大臣的「請璽牌」找溥儀取印,用完後立即還給溥儀。
偽滿尚書府共有3位偽大臣,分別是曾做過吉林省省長的郭宗熙、曾做過張作霖秘書長的袁金鎧、曾做過東北邊防軍中將旅長的清朝皇族吉興。這3位叱吒風雲的人物都投降了日偽政權,他們的人生注定會泛起波瀾。
郭宗熙在清末、民國及偽滿洲國都曾擔任要職。生於1878年的郭宗熙是光緒年間進士,1904年任長沙府中學堂監督。1909年任吉林省東南路分巡兵備道道員。1910年任吉林交涉使。1911年任吉林西北路分巡兵備道道員、濱江關監督。在清朝亡國之時,郭宗熙已經是一名副省級高官了。
民國時期,郭宗熙先後任吉林提學使、吉長道尹兼長春交涉使、吉林巡按使、吉林省長、中東鐵路督辦等職。1928年,郭宗熙被張學良聘為中東鐵路公署高等顧問。可見,郭宗熙深受當局的重視。遺憾的是,郭宗熙後來降日,成為偽滿尚書府第一任大臣。郭宗熙於1934年去世,如果他能在生命中最後幾年裡堅守民族大義,他的人生應該是很精彩的。
對於今天的長春來說,郭宗熙留給這座城市的不僅僅有他那段獨特的人生經歷,更有他在天津路3號的老宅。這棟古樸的宅院位於長春市南廣場西側一條狹小的胡同裡,其建築風格很少見,帶有一些巴洛克風格,但又不是非常典型。這棟老宅經歷了歷史的變遷,一直留存到今天,應該引起人們的重視。如能加以修繕,它定會更好地發揮作為城市歷史文化見證實物的作用。
有學者認為,張作霖出身草莽,能叱吒風雲,統一東北,經略蒙疆,進而問鼎中原,並一度操縱北京政權,所有這一切,皆因他在當時任用了大批知識分子,而袁金鎧無疑是這批知識分子中的領軍人物之一。
袁金鎧的政治仕途早於張作霖數年。在張作霖投降清政府從軍時,袁金鎧已經成為奉天省諮議局副議長。可以說,張作霖在東北的崛起與袁金鎧的出謀劃策關係很大。張作霖在取得奉天的統治權時,對袁金鎧說過:「我之有今日,皆六兄之謀。今後更望有關軍政各事多加幫忙,富貴與兄共之。」此後,袁金鎧一直在張作霖的左右,為其出謀劃策,並助張攫取了黑吉兩省。
袁金鎧對張作霖的另一貢獻就是舉薦人才。他舉薦的王永江成為張作霖的左膀右臂,當時的人們說張作霖「文有王永江,武有楊宇霆。」可見,王永江對張作霖的作用有多麼大。這裡說句題外話,張作霖曾經說過:「吾此位得自馬上,然不可馬上治之,地方賢俊,如不我棄,當不辭厚幣以招之。」能有如此深刻的認識,可見張作霖能夠從土匪成為權傾一方的東北王,也絕非浪得虛名。
吉興是愛新覺羅的後裔,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炮兵科畢業,歷任奉軍參謀處長、27師參謀長、黑龍江炮兵團長、吉林督軍署參謀長,領陸軍少將銜。九一八事變時,吉興已任陸軍第13混成旅中將旅長兼延吉鎮守使。
偽滿洲國成立後,吉興被授陸軍上將銜。當時,偽滿洲國共有12位上將。除吉興外,還有張景惠、張海鵬、張文鑄、於琛澂、於芷山、王靜修、王之佑、王殿忠、邢世廉、郭恩霖、烏爾金。
吉興為日本人賣命,多次打擊抗日武裝,這成為其人生揮之不去的污點。
吉興的壽命很長,活到了90歲。